《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作者 / 手骨


今天,張雲雷在熱搜榜上掛了整整一天。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從參加《歡樂喜劇人5》當選隊長,到被曝和回應退賽,這位德雲社流量擔當的一舉一動甚至一顰一笑,都能迅速成為焦點。

“張雲雷,你給我下來。”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在第二期節目中金靖點名要單挑張雲雷,結果以409VS460的成績敗下陣來。

有網友對比分感到不服,認為金靖的作品更新潮和有趣,此事也引發了很多討論。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這是被安排了嗎?對此爭議,總導演施嘉寧告訴網娛君:“所有喜劇人在舞臺上的對戰選擇都是他們自己的決定 ,比分也是現場觀眾投出來的。”至於是否提前知情,他表示:“比賽前他們可能會告訴我選誰。但就算跟我說了,在現場氛圍下也不一定會這麼做。看完對手演的咋樣,每個人的心思也會變的。”

由於賽制改變,越往後名額越來越少,“強刺激下選手心態會變得不穩定,也由此激發了真人秀劇情。”《歡樂喜劇人》第五季返場喜劇人盧鑫、玉浩也承認:“我們從沒把它當成一檔綜藝,它就是一個比賽。”

至於是否公平?

“公平都是相對的,但流量也是客觀存在的現象。”

金靖辣目洋子等新網紅能激活《歡樂喜劇人》嗎?

“有爭議是好事兒,總比沒人看沒人討論強吧。”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雖然對金靖淘汰感到非常可惜,但讓“金靖參賽”已經是施嘉寧力排眾議“要來”的新面孔。對電視觀眾來說,金靖名氣不夠,但對網友而言,她能精準戳到年輕人的嗨點和痛點,引發共鳴。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至於成績不敵張雲雷,施嘉寧認為迷妹熱捧德雲社是新媒體時代的產物,流量之所以成為流量是具備時代因素和社會因素的,"業務最好的演員不一定就是最紅的。”這是對演員在不同方面的肯定,都是值得尊重的。

從節目角度而言,改賽制和增加新面孔是《歡樂喜劇人》第五季從內容上做出的明顯突破。

除了金靖,《歡樂喜劇人5》找到辣目洋子助陣開心麻花,有人直言助演搶了主演的風頭,那為何不直接請這種新晉網紅參賽?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施嘉寧很實在:“步子不敢邁得太大。”

一方面,網紅往往因為把某一特質放大到極致,憑作品和人格魅力圈粉,作為助演能“錦上添花”。但他們普遍不是喜劇演員,很多都是非科班出身,很難支撐整整一季12期的喜劇綜藝,沒有充分的準備和強大的內容支撐就可能會減分 。

另一方面,從整體數據看,網絡口碑和收視表現往往是不一致的。比如辣目洋子等人在網絡備受好評但並非收視最高點,而小沈龍在本季的脫口秀雖然引起了網友不同角度的評論但在收視方面卻也可圈可點。對節目組來說,《歡樂喜劇人》是一檔電視綜藝,既要考慮城市中各類觀眾,接地氣是第一位的,同時也要兼顧網友的口味。

對節目組而言,最需要保障多元性,至於如何配比只能不斷摸索。

喜劇人自我迭代:張雲雷更自信了,葉逢春進步巨大

目前,《歡樂喜劇人5》已經播出五期。施嘉寧覺得效果都在預期內:“不低也不高,但比第三第四季要好。”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想重現第一第二季的巔峰很難。前兩季出現的時候一切都是新的,觀眾覺得新穎和興奮,但隨著觀眾審美的提高,期待也越來越高,當後續創新沒那麼快那麼大的時候,觀眾心裡有落差是必然的。

基於此,《歡樂喜劇人5》的核心使命變成了:“變中求生,不是像前兩季冒得有多高,而是我們走得有多遠。”至於終極目標則是為觀眾輸送新喜劇人,“為差一口氣的喜劇人提供一個舞臺。”

縱觀五季《歡樂喜劇人》,第一代喜劇人選手如沈騰賈玲,靠自己和背後團隊多年的積累,使出渾身解數創造了很多經典作品,名氣大漲。如今第一代已站穩腳跟全面進軍影視等新領域,但第二代頭牌選手後繼無人,選手作品品質“三荒”等言論甚囂塵上。

事實果真如此嗎?施嘉寧舉了一個例子:“沈騰大火前上過四年的春晚,但都沒有達到目前的熱度。”換句話說,明星選手需要更大量的打磨和修煉。以《歡樂喜劇人》第五季邀請的很多往季選手為例,不止是“沒人上了”或簡單地翻炒回鍋肉那麼簡單。喜劇行業在更新,曾經青澀的後起之秀也在自我迭代。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據他回憶,相比第四季,本季葉逢春張雲雷的進步尤為明顯。以前葉逢春是內向和害羞的,但經過上一季舞臺的歷練和啟發,與不同藝術品類碰撞後,葉逢春的作品水平直線上升。再以張雲雷為例,他也比上一季變得更自信和自然了。“在覺得自己的作品還沒有達到與人氣相符合的情況下,這麼努力是一個好事情。”

沈騰賈玲只有一個喜劇人的春天在哪裡?

曾幾何時,《歡樂喜劇人》被當作一個造星IP。

有人拿《歡樂喜劇人》人氣選手的後續發展做對比,比如第四季的節目冠軍賈冰,當年也登上春晚,但不如沈騰賈玲等人紅火。

某種程度來說,這或許是市場浮躁的表現:每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一個標杆性人物,甚至一個天才的出現。但每個人的發展是綜合因素共同決定的,好作品需要時間,好的喜劇人同樣如此。“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沈騰那樣,每個時期都踩在點上的。不和其他人比,和自己比,賈冰經歷了《歡樂喜劇人》後,在圈內圈外的影響力和口碑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其實,當第四季節目中郭德綱說出“屬於賈冰的時代已經到了”時,賈冰這個名字已經在喜劇行業的大舞臺上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席之地。

施嘉寧分析了做默劇出身的葉逢春,“以前他們缺乏平臺和舞臺的時候,提升是比較慢的,作品也不那麼驚豔。“但上了第四季後,他們看了很多別人的東西,這一季是真的開竅了。”這也應證瞭如郭德綱那句話:從量變到質變,“喜劇人需要開竅。”

行業的崛起並非一個綜藝IP能扛起來,這也與當下喜劇人的生存土壤有關。《歡樂喜劇人》選手相聲新勢力的盧鑫告訴網娛觀察:“這次《歡樂喜劇人》結束之後,綜藝可能還會是參加,但競技類的可能不再參加了。”他們深切地感受到,參加這類節目一定是沒法提前很久準備的,需要不斷追蹤新熱點才能免於淘汰。


《歡樂喜劇人》做到第五季,下一個沈騰賈玲在哪裡?


“在打完一場硬仗後,如果還沒恢復好體力又要去打一場硬仗,一旦做不到最佳狀態,你可能慢慢地會對自己產生懷疑,這個挺可怕的。”為此,他們要求自己多多回歸劇場和生活,從中汲取營養和創意。至於喜劇人如何突破職業瓶頸?玉浩以偶像產業做對比,“喜劇人在臺上每一個作品一定是耗費全部心血和精力的,但也正因為你們一定要離觀眾距離近,你是很難成為偶像的。”

誰知道呢?張雲雷或許算一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