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留給人類的禮物

作者|馬化騰


按:2018年3月14日,偉大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waking)辭世,長眠於威斯敏斯特教堂,與牛頓和達爾文為鄰。本文是馬化騰先生致敬霍金的紀念文章,收錄於霍金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中,馬化騰先生從教育、科技、文化的角度講述霍金為我們帶來的思考和啟迪。霍金遺作《十問:霍金沉思錄》2019年3月將由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霍金留給人類的禮物

《十問:霍金沉思錄》

霍金博士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奇妙的世界。我幼年時喜歡 遙望星空,對浩瀚宇宙的奧秘十分好奇。對於我這樣的天文 愛好者來說,霍金關於宇宙種種問題的回答,很大程度滿足 著我們的好奇心。但是,他帶給我們的遠遠不止於此。在我看來,霍金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現代人應該如何去思考、面對和 創造未來;如何以赤子之心面對宇宙,在困境中不失去信心、樂觀以及對人類的愛;如何點燃自己的想象力與好奇心,成為照亮人類前進道路的亮光 ...... 這些都是他留給我們最好的 禮物。

在霍金的文章中,我找到了一些線索。他能為我們帶來那麼多禮物的原因,除了過人的天賦,還有良好的教育。他特別提到,十四歲時碰到的一位老師,如何鼓勵自己創造性地 思考。他承認,“每個傑出的人背後,都有一位特別的老師”。我相信,未來的教育需要更多特別的老師,來呵護每一個孩子的想象力與好奇心。像霍金這樣好奇“宇宙如何運行”的孩子,只有不斷得到鼓勵,才能克服重重困難,最終發現前人未知的奧秘。這是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基礎。

霍金還把目光投向更深遠的未來。他對人類是否能善用科技心存擔憂,尤其今天我們已經掌握了毀滅人類自己的技術,我們就不得不參與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賽跑: 人類善用科技的智慧必須勝過日益強大的科技。我認為,確保人類在賽跑中獲勝的關鍵在於,未來的孩子們是否能夠擁有一雙相互協調、同等強壯的“腿”:科技與文化。這是未來 教育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騰訊作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科技 與文化公司正在深入思考的方向。

霍金不僅僅是一位向我們傳遞科學知識的學者,他對於未來人類命運的思考和關切本身,就是人文教育的典範。他 給未來的年輕人留下一連串待解的問題:生命如何在地球上誕生?意識究竟是什麼?我們在宇宙中是孤獨的嗎?可以說, 這些問題既是科學問題,也是文化問題。對於未來,我與霍金博士一樣樂觀。我也相信,無限的星空一定蘊藏著解決我們生存問題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