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有了工具該怎麼用?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作者|筆記俠

來源|筆記俠

談起商業世界的競爭,多數人認為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有人說是商業模式的競爭,還有人說是人才的競爭,以及資源的競爭、資本的競爭等等。

眾說紛紜,讓企業管理者們無所適從。

其實只有一個角度可以正確回答這個問題,並指導商業實踐,這個角度就是顧客的角度。

從顧客角度看,結論很明顯,顧客只關心品牌而不關心品牌屬於哪個企業,當然也就不關心企業擁有的資源、人才和商業模式。

比如兩個顧客在討論新產品的時候,他會怎麼問?

他會問 ,“這是什麼企業生產的嗎?”

不,他會問“這是什麼牌子的?”

再舉個例子,品客薯片是哪個企業擁有的品牌?金霸王電池呢?南孚電池呢?

我在各種場合測試,絕大多數人一問三不知,個別人因為職業關係知道它們全都屬於寶潔公司,但這些職業人士也不知道它們現在全都不屬於寶潔了:品客薯片賣給了百事可樂,金霸王電池賣給了巴菲特,南孚電池賣回給了鼎暉投資。

品牌易主很常見,但顧客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而且很多時候企業也不想讓顧客知道,比如寶潔公司肯定不想讓顧客知道品客薯片屬於寶潔。而顧客呢,他只需要記住品牌,幫助他有效進行購買決策,這就夠了。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因此,競爭的基本單位是品牌而非企業,這也正是定位理論被眾多商業人士認可的原因之一。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我與定位理論的淵源

定位理論誕生於1970年代的美國,阿爾·里斯和傑克·特勞特兩人合著了一本書叫《定位》一書,從此以後,營銷界就出現了一個繞不開的名詞——定位。後來的40年中,兩位大師陸續出版了20多本定位系列書籍,

使定位理論成為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

1990年代,定位理論傳到了中國,早期學習定位理論的不少企業家取得了很大成功。比如創立蒙牛乳業的牛根生,創立巨人集團的史玉柱,到互聯網時代,則湧現出一批學過定位的互聯網企業家,比如阿里巴巴的馬雲、分眾傳媒的江南春、小米科技的雷軍、360的周鴻禕…

在諮詢界,定位也越來越普及,在定位諮詢機構幫助下,近10來年湧現出了一批成功的品牌,比如王老吉涼茶、長城汽車、東阿阿膠、六個核桃、瓜子二手車等。

而我最早接觸定位,是因為做投資的需要。一個投資決策關乎億萬資金的生死回報,殘酷地考驗著投資人對項目的科學判斷能力,所以投資人是最飢渴的學習者之一。之前,在商學院學的知識始終沒能讓我開竅,直到看到定位理論講的“競爭的終極戰場是潛在顧客的心智”,頓時如醍醐灌頂,於是我開始深入研究定位理論。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但和其他學習者相比,投資人的學習最大的不同就是,投資人會用真金白銀去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也會有更多刻骨銘心的經驗教訓。我親歷過不少項目的灰飛煙滅,甚至是一度盈利良好的明星項目。當然,每一個失敗的項目都加快了我的學習速度。

回過頭來複盤一些失敗的項目,不能說企業的產品質量不高,也不能說企業執行力不夠,也不能說企業家不夠勤奮,但最後就是輸了。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通過學習定位理論,我知道了這些企業輸在品牌。沒能讓顧客優先選擇你的品牌,你的努力就會是白忙一場。所謂“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根源是“顧客的選擇比企業的努力更重要”,然後才是“企業的選擇比企業的努力更重要”,更關鍵的是企業的選擇要順應顧客的選擇。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包括天圖自身的發展,也受到了定位理論很大的影響。剛開始的時候,天圖什麼都投,看到好的項目就想投,結果交了不少“學費”。後來專注於消費品投資,不再像之前那樣疲於奔命。合作伙伴也知道了天圖需要什麼,推過來的項目都越來越精準了。

同時,這也形成了較強的品牌影響力,使得眾多消費品企業在融資時會優先考慮天圖,讓我們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投資了許多數一數二的消費品品牌,比如

周黑鴨、百果園、奈雪的茶、德州扒雞、鮑師傅、小紅書、蘑菇街、吐槽大會等等。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學習定位可能讓你實現指數性增長

也可能讓你跌進深坑

但這些光鮮成就的背後,是十多年的艱難探索和不為人知的辛酸。

定位理論帶來的認知飛躍,並非一日之功。因為從認識到定位理論的重要性,到真正用對、用好定位理論,中間還有無數的缺環。我自己研究定位,也推動天圖投資團隊學習定位,還推動天圖投資的企業學習定位。但毫不隱瞞地說,有正面效果,也趟過許多坑。

比如提到定位,你會想到聚焦。可以說,講定位者無不講聚焦,但聚焦也可能會讓你鮮血淋淋。如果對一個理論,你眼裡只有這一種工具,只要手裡有錘子,把一切都看作釘子來敲的話,就一定會有問題。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早前我們投了一個C企業,覺得它做得產品有點多,利潤也不高。所以建議它改一改,於是它花了五百萬請了個諮詢機構,諮詢機構跟我們觀點相似——做得太不聚焦,應該只要其中一個主打產品。

企業聽了,立即大刀闊斧做減法。結果做了以後就虧損了,認為可能是人的問題,又招了很多人才回來,結果虧得更多。

他們最後也沒轍了,更不相信諮詢機構了,不如還幹回原來的樣子,於是把砍掉的產品又重新做起來,這下反而盈利了!德魯克說過要關注意外的成功。從虧損到盈利,這中間一定做對了什麼事情。

我們必須要找出並吸取這個教訓,覆盤之後就發現:認知聚焦運營聚焦是兩件事,認知聚焦是在顧客腦袋裡有一個鮮明的品類,想到這個品類就會想到你。

運營聚焦有不同的含義,有可能是跟企業戰略

糾結在一起,更多的是提升運營效率。比如,如果你的品牌做的是一個有季節性的品類,然後只聚焦一個產品,那麼你的生產能力、團隊效率就很低。這家C企業就是做運動飲料,夏天賣得好,冬天運動少,買運動飲料就少了,以前還賣大麥茶等,所以一聚焦就虧損了。

所以我們認識到,做減法是遠不夠的,只做減法確實會變得更輕鬆,因為少做了一些事情,但更重要的是做減法之後是不是釋放出了資源去做加法。其實焦點上的加法更難,需要創造力,創造力是更稀缺的能力。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在聚焦的過程中,如果不是大刀闊斧般的企業變革和戰略調整,那麼儘量是先立後破,哪怕是諮詢機構,哪怕是我給你的建議,你都要先去試一試立不立得起來,才能知道砍多少,不然的話會把自己砍得鮮血淋淋。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其實,學習的最大成本,不是學費,也不是時間,而是學了錯誤的知識,還把它付諸實踐。有多少企業花了百萬、千萬諮詢費,卻買回來一個自殺方案?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科學的理論應當工具化、清單化

正如定位圈人士所吐槽的,“定位一學就會,一用就錯”,一些定位大咖則以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而沾沾自喜。這種狀況說明定位理論還不夠完善,因為我堅信科學理論應當具備的可驗證性、可重現性,甚至可以工具化、清單化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所以我開始通過這些走過的坑、見過的坑,慢慢總結了一些清單化的工具,比

如品牌三問、品牌起名四要、品類命名八字決、二語三性廣告法則、品類三界論、戰略四階段、配稱的操作要點等等,我希望通過這些工具能讓更多的創業者少走彎路。

我也開始在許多創業社群講授升級定位課程,讓不少學員在實踐中真正感受到了定位理論的威力。比如,廣西志公教育創始人上過升級定位課之後,明確了企業的定位,實現了400%的年增長

志公教育是廣西一家做公務員考試培訓的教育機構。剛開始的時候,發展勢頭非常猛,但到了15、16年,速度就開始放緩,其實資金、團隊都沒問題,但市場就是增長不上去了。志公的創始人李勇當時跟我描述的感覺就是,“我們一個小企業犯了大企業的錯誤,組織變得臃腫,沒有活力,利潤大幅度下降。”

後來我就建議他,創業一定要明確品牌定位。

怎麼找到品牌定位呢?我濃縮成了“品牌三問”

1、“你是什麼?”

2、“有何不同?”

3、“何以見得?”

志公在第一步定位還是做得不錯的,主營公務員考試培訓,主要做廣西市場,競爭對手就是中公教育和華圖教育。

但是到了第二問、第三問:“有何不同?”“何以見得”,李勇就開始答不上來了。

李勇提到他曾在桂林分校的時候,聽到一個客戶的諮詢:“你們跟中公華圖有什麼區別啊?”工作人員列舉了“老師好、通過率高”等優勢,但客戶聽完並沒有多大的觸動。

其實,李勇說的那些優勢,每一個競爭對手都可以這麼說,消費者憑什麼會相信你呢?

很多人研究定位,都說要搶佔消費者心智,但是究竟要搶佔消費者哪一部分心智呢?我認為,尋找自己的定位不是無中生有,博人眼球,而是要運用外部思維。

什麼是外部思維?就是站在外面,用別人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也就是說,你要站在顧客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產品,把他們對你已有的認知提取出來,然後一一分辨,找到對你最有利的形象,然後強化它。

這樣做的原因就是,定位不是追求新奇獨特,而是要找到一個方向,集中在這個方向上積聚品牌力。而志公教育,一個做了七年的品牌,總有一些力量沉澱下來,這七年的品牌力不能浪費。更重要的是,這樣找到的定位,和消費者原本對你本來的認知非常接近,他們就更容易接受,而你自己本來的優勢也更容易放大。


馮衛東:即便有了定位的“錘”,也不能見釘子就敲


於是,志公找到了被很多學員反覆提及的關鍵詞:“廣西本土”,作為自己的定位,並做了一個最艱難的決策:把其它外省的分校統統砍掉。從2017年1月1號開始,志公的官網上不再出現除廣西以外的任何介紹。

果然,從目前結果和市場反響來看,志公今年實現了400%的年增長,有些特別的項目增長了4倍,最高是10倍。而且這還只是應用的第一年,將來的影響會更大。

基於市面上多數“一學就會,一用就錯”的定位知識,筆記俠和高維學堂聯合管理資產規模超170億、成功投資周黑鴨、小紅書、瓜子二手車等知名品牌的天圖投資CEO馮衛東,打造出了在商業實戰中得出的升級定位課程——《馮衛東·升級定位24講》。

在升級定位課程中,東哥會直截了當地告訴你,什麼才是企業經營的核心成果,一本萬利的好名字遵循哪些規則,怎麼用品牌三問快速梳理自己的品牌定位,又如何全面把握聚焦背後的邏輯、避免教條化……這些知識能讓你一一避開名字的坑、廣告的坑、商業模式的坑、聚焦的坑。

為了讓更多餐飲人走出定位誤區,讓定位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有工具可用。《馮衛東·升級定位24講》現已在勺子課堂上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