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过分善良,有时候“愚善”会害了孩子

善良不仅仅是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应该持有的一种态度,也是我们必须永远秉承的一种文化精髓。心怀善良的人不仅能经常给别人送去温暖和感动,还能让这个世界充满阳光。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必然也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来回应我们。所以让孩子保持正直和善良是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坚持的重点。

但是我们发现,即使我们始终怀有一颗善良的内心,也要根据情况适时表露。如果你的善良未必能带来好的结果,或者有的时候你的善良被对方曲解和利用,我们就应该换一种姿态来面对他人和事物。让孩子始终保持善良,但是不要始终用善意面对所有事物。尤其是以下几种情况,会让孩子的善良变成“愚善”。

不要让孩子过分善良,有时候“愚善”会害了孩子

1.对方一味索取、自身不知道改变

我们始终教育孩子要善待身边的人,这样才会赢得别人的肯定和好感,这也是帮助孩子寻找更多朋友的关键所在。当其他小朋友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行动不便、文具没带的时候,我们可以教育孩子帮助他们。

但是如果对方把索取变成了一种习惯,并且丝毫不知感恩,这种时候请收起你的善良。因为你的善良换来的不是对方的感恩和理解,而是源源不断的索取和压榨。我曾经遇到这样的孩子,他每天将父母的零花钱买零食吃掉,然后所有的文具都问同学索要。此时的善良相待,换来的只是更多的索取,而其本身从不知道改变。

不要让孩子过分善良,有时候“愚善”会害了孩子

2.当自己遭受不公待遇的时候

孩子在学校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分发零食或者奖品的时候,偶尔会有那么一两个强势的人侵吞别人的那一份。而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孩子会出于忍让和善良礼让对方。

善良的人总是愿意把自己的那一份利益让给别人,但我们应该让给有需要的人,而不是让给那些侵占他人利益的人。此时的礼让和善意只会助长对方的无礼和贪婪,让对方错误的行为和想法得以扩张。

不要让孩子过分善良,有时候“愚善”会害了孩子

3.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时候

近年来拐卖人口和孩子的事件时有发生,而不法分子采取的主要手段就是利用监护人的疏忽和受害人的“善心”。不法分子往往会伪装成弱势群体寻求帮助,而最终上当的往往是那些心地善良之人。

这个社会很复杂,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各种坎坷,让孩子提高警惕和防骗意识非常有必要。让孩子施展善心的时候留一个心眼,而增加防骗能力和意识也变得非常重要。善良可以,但是不要愚善,请首先学会保护好自己。

不要让孩子过分善良,有时候“愚善”会害了孩子

结语:如果人人都怀有一颗善心,那么世界必然充满温馨和阳光。让孩子多一份善心和爱心,不仅能够给世界送去一份爱,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多跟孩子普及一些生活常识,让孩子学会鉴别“真善”和“愚善”。因为善良的本意是为了让对方更好,而不是被对方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