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年:人物傳記的國家態度、制度態度、個人態度

《黃大年》之前,上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科學家人物傳記,是1979年的《李四光》。

2018--1979,兩部電影的跨度是,39年。

1979--2009,一部電影,和黃大年回國的跨度是,30年。

黃大年30歲入黨,50歲回國,逝世時58歲。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

黃大年:人物傳記的國家態度、制度態度、個人態度

煽情的劇情,代表國家的態度:肯定、尊敬、弘揚。

反派的設定,代表制度的態度:索要鉅額違約金不許帶走一張紙的英國公司、照章辦事的中國城管、恕不奉陪的項目同行。

人物的臺詞,代表個人的態度:我就是大師,如果我不是大師,我不著急,我最討厭的三個字是“慢慢來”

國家態度,是大勢。

借勢而為,事半功倍。

2008年的千人計劃是大勢,2018年的中美關係是大勢。

黃大年:人物傳記的國家態度、制度態度、個人態度

制度態度,在利益。

不管國家態度如何,科學研究的目標落實靠多方協作,名利的分配,是必須講情商的,當你手中沒有懲罰的權力時,就妥協。否則刁難你的可不是小人,都是高人和官人。

個人態度,憑遠見。

認識到,科學是有國界的。

在科學領域,自己的個人水平一流,國家的整體水平三流,是對國家發展最不利的局面。

才可能,回國來砥礪。

黃大年:人物傳記的國家態度、制度態度、個人態度


【花絮】

天氣和司機,代表旁觀者的態度。

雪,雪,雪,電影裡雪一直在下,讓人心糟。

大年病倒,雪中等他的司機,哭著說,造完了。又哭著說,烏鴉嘴!讓人黯然。

黃大年:人物傳記的國家態度、制度態度、個人態度


【備註】

龍標:2018年895號

電影中黃大年的英語臺詞配音,實在是不能認同,太刻板了,辜負了演員的情緒表達。

現實中的主人公,在英國生活工作了18年。

1992公派出國留學,2009年底回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