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 年(上)

“喜慶、吉祥、平安、團圓、發財、興隆、加官、進祿、年年有餘、長壽年豐”等等吉祥時語,隨著時間進入舊曆的臘月,統統地進入了人們的生活,年味便逐漸濃了起來。大大小小的商場超市裡堆滿了紅紅綠綠琳琅滿目的年貨,街上車水馬龍的人們都在為準備過年而忙碌著。

過 年(上)

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和重陽節等傳統節日早已被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過年的目標就是家庭團圓,年夜全家大聚會的團圓飯是過年的最高潮。

過 年(上)

中國是農業大國,80%以上的人口在農村,而且到了年關,城裡許許多多的人也奔向了農村,是呀,當年朱軍、馮鞏表演的小品裡不是說:鄉下有城裡人的爹孃啊!過年與農村有很大關係,與農耕生活有直接的關係,春播、夏灌、秋收、冬藏,過年是舊的一年勞作的結束,更是新的一年生產生活的開始,過年就是生活、生命中的“辭舊迎新”。在老百姓的生活裡,“過年”是最重要的節日,是根植於民間、傳承了幾千年的“年文化”。

過 年(上)

年畫、鞭炮、接送神、上供祭祖、吃糖瓜、拜年行禮等傳統方式,隨著歲月的變遷,已從過年的活動中淡出。比如,現在的城市裡已禁止燃放鞭炮了,年輕人對接送神、上供祭祖等風俗幾乎不瞭解也沒興趣了,如今的過年只剩下吃年夜飯、看春晚和拜年,拜年也變成了“電話拜年”、“短信拜年”、“微信拜年”了,而且近年來的歷屆春晚也不盡如人意,基本是看了後就討伐,沒有新意,幾張老面孔膩歪了觀眾的視線,網絡上對現下時興的“候鳥”式移民度假也多有詬病,一窩蜂的遷移也不可取了,過年已經成為一種越來越空洞的形式,真的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週末”。

過 年(上)

這就使我越發回憶起兒童時期那充滿童真、甜蜜、自由的過年了……。

小時候,最盼望的節日就是過年了。過年,的確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自由和嚮往,永遠是充滿了誘惑。平時少見的年糕、糖瓜、雞、鴨、魚、肉等可以美美地頓頓大吃,身上破舊的衣褲可以換上新的,可以在家裡家外玩兒命地撒歡兒,把點著的小鞭炮不停地拋向半空中,甚至還能做出一些惡作劇,而且所有提出的要求準會得到痛快的答覆……“進了臘月門兒,老師不管人兒”,沒有了束縛和管教,盼啊、盼,日子似乎過得特別慢,恨不得眨眨眼馬上就過年。兒童時的我除夕前多在外公家,每到春節,外公家就很熱鬧了,外公從天津回來過年,北京的兩個表哥也回來過年,帶回很多的雜誌、小人書和玩具,諸如《北京少年》、《紅小兵》、《紅衛兵》、《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加上我的妹妹、鄰家的小朋友,都來聽表哥講北京的故事,整個兒院裡一天到晚都是我們的天下。

過 年(上)

那時候玩兒的東西,現在的孩子們恐怕都見不到了,男孩子打尜、抽陀螺,用自行車鏈子瓣兒做成的“洋火槍”,削好的木槍托安上細鋼管做成火藥槍,那時的火藥來源一是拆開不響的鞭炮,二是採集硝、硫磺和木碳自己配,硝和木碳有地方弄,硫磺是在生產隊的拖拉機上“偷”來的,要知道那時的拖拉機都是捷克斯洛伐克、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支援的,用硫磺摩擦著火啟動。再有就是用小木板釘上角鋼,家裡煤火爐子的鐵釺作支撐的滑冰床子,這是看小人書《雁翎隊》學來的,那時的河裡一年到頭都有水,冬天就結了厚厚的冰,我們能連續滑出幾個村去。有了“槍”也就有了好人和壞人,還有雙槍李向陽、地道戰抓壞蛋、還有和鄰村的孩子們的集體對打,反正是過年了,家長也放任不管了。女孩子主要是跳房子、踢鍵子、用巴掌大的布包進玉米粒縫好用來投來投去的,是不是也叫沙包?至今我也不知叫什麼名字。多數女孩子還是跟家長學做家務了,成堆的髒被褥蚊帳床單、所有的衣櫃抽屜要重新打掃一遍,傢俱門窗要擦洗。

其實,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村,大多數老百姓家裡還是很貧窮的,所謂的掃除也僅僅是撣去灰塵而已。

過 年(上)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據說這一天是“灶王爺上天言好事”的日子,各家各戶的灶臺上都供有灶君的牌位,祭祀灶王爺多用糖瓜、炒米糖、花生糖、芝麻糖和糯米糰子之類,為得是塞住灶神之口,不講人間罪惡,世稱“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把年拜”。過了小年,連著幾天,大人們一直是忙忙碌碌,置辦年貨,印象裡那個年代相對的冷,買來的東西也能存放。到了臘月三十也就是除夕,村子裡或是家族裡,輩份高的要早早把“家堂”請好,所謂請就是在正門正廳的堂屋正中,高高地把家族中上溯多少輩的過世先人的名字牌位供上,然後前面放一張八仙桌,點上長明的蠟燭、擺上精選的三牲禮品謂之“上供”,還要敬上“天、地、人三界”的牌位。這對老年人來說,是非常嚴肅莊重的,為得是除夕夜裡要到祖上的墳地燒紙,把神靈請到家中與在世的後世子孫一起過年發財。記憶裡,這種事物應該算封建迷信活動,是應該“破除“的。外公對年禮這方面是很有研究的,老人家是村裡周姓家族輩份最高的老人之一,每年都是有板有眼地安排這些物事,我年齡小時啥也不懂,後來外公離休回家的那些年裡,老人上了歲數腿腳不方便,所有都是我去幫助安排的,外公有一本民國時候出的豎排版的線裝古書,大概叫《民國白話尺牘》,很詳細地講解那個時代的好多比如婚、喪、嫁、娶以及信札往來等等的禮法。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