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每天很小很小的進步,帶來很大很大的改變。這句話講的就是培養微習慣。

這些微習慣很簡單,可能你都知道,但是我還是要再重複一遍。

因為無數實踐證明,簡單的道理往往會被忽視,唯有重複才能引起重視,另外重複也能出真知,誕生新的力量。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01 列事件清單

所謂“預則立,不預則廢”。

我們每天要處理很多事情,家庭、工作、生活、學習等,如果不提前做好計劃和準備,不僅做事的效率低,甚至還會出現事情漏辦的情況。

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事情的重要緊急程度列事件清單,按照緊急重要,緊急不重要,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不緊急的順序一件件去處理,這樣才能有條不紊、事半功倍。

另外需要注意,事件清單要便於我們時刻看得見,最好是用便籤貼在辦公桌上。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02 利用好下班後的時間

曾有一篇網文很火:下班後的4小時,決定你的人生。

雖然有些標題黨,但其背後的道理卻也是真的。

白天,我們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投入到了工作當中,因為我們要靠工作獲取收入,養家,生活,築夢。

只有下班後的時間,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提升專業技能和培養興趣愛好。

提升專業技能,實現工作上的升職加薪;培養興趣愛好,實現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03 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個時期只有一個重點,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決定了我們能處理的事情有限。

人只有在專注的情況下,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事情當中,對事情進行深入全面的思考,最後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到極致。

思考最大的敵人就是混亂,將精力分散在太多的事情上,只會降低效率徒增煩惱。因為大腦裡太多信息會阻礙思考,就好像電腦的RAM塞滿了處理命令,會導致運行緩慢甚至死機一樣。

一次只做一件事,做事情講究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倘若我們好高騖遠,見異思遷,什麼都想抓住,最終就會像猴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到頭來一無所獲。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04 遇到問題找方法

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棘手的問題,這個時候可以抱怨,可以吐槽,甚至可以罵人,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想盡辦法去解決問題,因為只有問題解決了,身心才能得到釋放。

比如,在向老闆彙報工作的時候,當你說出存在問題的同時,一定要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因為老闆花錢請你來就是解決問題的,如果你只說出一大推問題,而沒有自己的建議,只會讓老闆質疑你的工作能力。

要明白,你遇到的問題,很有可能就是你躍遷的機會。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05 學會讚美他人

人人都喜歡被稱讚,這是人性。

但是稱讚要注意方法,否則就容易變成奉承和討好,結果適得其反。

兩種方法:1、肯定對方的問題;2、表揚問問題的人。

第一,肯定對方的問題。比如,您的這個問題太專業了,是我從業五年來遇到的最難的一個;再比如,您的這個問題許多人都問過,太有代表性了,如果您不問我也要替您問這個問題。

第二,表揚問問題的人。比如,哇,你太細心了,這個問題居然都被你發現了;再比如,哇,你真專業,這個點子都被你想出來了,厲害! 來,發個紅包高興一下。

心存喜樂,隨喜讚歎。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06 用行動說話

很多時候,事情沒辦成,不是你不會,而是你沒有開始。

你總是有太多的擔心,擔心做不下去,做不完,做不好,於是遲遲沒有采取行動,最後錯過了一次又一次的機會。

當你想辭職的時候,你擔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於是錯過了升遷的機會;當你想出去玩的時候,你擔心時間不夠,於是錯過了美麗的風景。

做事情的時候深思熟慮沒有錯,但是瞻前顧後,畏首畏尾,遲遲不肯行動就有錯了。想再多,說的再好聽,不如行動一次。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07 持續閱讀

閱讀的三大用處。

一是,為了消遣,工作累了,業餘的時間翻翻報紙,上上網,看看八卦新聞,或者拿一本書在手裡,純粹是為了放鬆一下。

二是,為了實用的目的,譬如說你的專業,你的職業需要你讀一些書,或者你讀一些炒股的書、養生的書。

是,作為精神生活的閱讀,通過閱讀,你感到精神上的愉悅,得到精神上的提升,從書籍中汲取精神營養,讓自己在精神上成長,內心變得豐富充實。

可以說,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成本最低的,最便捷,最有效一種方式。

閱讀不一定能改變你的人生,但是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30歲還在焦慮迷茫:成大事者,必須掌握的8個微習慣

08 持續寫作

其實,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學習寫作。但是,如果你現在隨便抓一個人,讓他去寫出一篇觀點鮮明、文筆流暢、邏輯清晰的文章出來,其實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

你只要隨便去看一看,你就會發現,中國人的平均寫作能力,是低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但是,寫作的重要性其實一直都沒有變。

說的淺一點,我們工作需要寫方案、總結、策劃、申請......其中任何一項都離不開寫作,這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必須得會。並且,如果你寫的非常好的話,很有可能就是你脫穎而出的機會。

說的深一點,寫作能讓我們和自己對話,與他人對話,寫作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命修行。

2019,踐行上面8個小習慣,期待我們在更高的地方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