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世界:8種“死而復生”的動物

撰文:Caitlin Etherton


奇妙世界:8種“死而復生”的動物


南秧雞是一種原產於新西蘭的不會飛的鳥,50年來人們一直以為這種鳥早已滅絕,直到有人再次發現它們的蹤跡。你可以在野外(劃皮划艇遠距離觀看)或動物保護區看到南秧雞。

攝影:Mark Longley,Alamy Stock Photo

隨著氣候變化、棲息地喪失和其他因素將越來越多的動物置於危險之中,我們已經習慣於聽到有關物種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的消息。但是一些精明的生物似乎又“死而復生”。下面就來看看“拉撒路物種”吧。拉撒路物種是一個由大約350種似乎“死而復生”的物種組成的物種群,就像拉撒路從墳墓中復活一樣。

其中一些物種依舊神出鬼沒,我們無法知道是樂觀地準備重新發現它們,還是準備送別另一個“孤獨喬治”。還有一些物種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恢復。有了保護意識,再加上妥善的照料和和負責任的旅遊業,更多的“活化石”可能會真正的活下去。

下面是備受大家喜愛的8種拉撒路物種以及如何看到它們,一起了解下吧。

費南迪納巨型陸龜——加拉帕戈斯群島

2019年2月17日,巨型陸龜復原計劃在費南迪納島上發現了一隻雌性費南迪納巨型陸龜。科學家認為它已經100多歲了,但自1906年以來就沒有人見過費南迪納巨型陸龜,因此在“滅絕”期間它可能一直處於蟄伏狀態。費爾南迪納島周圍的蹤跡和氣味表明,它可能並不孤單。這位幸運的女士被帶到雷列那繁育中心,在繁育中心它可以避免費南迪納島不穩定的熔岩流的威脅,不用擔心加拉帕戈斯鷹的攻擊。

Adventuresmith Explorations提供為期8天的加拉帕戈斯群島環遊之旅,遊客不僅可以看到費南迪納巨型陸龜,還能在費南迪納島周圍海域看到企鵝、海鬣蜥、鯊魚、蝠鱝、海馬以及海龜。此外,雷列那繁育中心定期對遊客開放,還可安排遊客前往聖克魯斯島參觀達爾文研究站。

百慕大海燕——百慕大群島,楠薩奇島

儘管科學家認為百慕大海燕已經滅絕330年了,但1951年又有36只海燕被再次發現。令人高興的是,經過半個世紀的精心照料,百慕大海燕的繁殖對從18對增加到131對,去年共有71只雛鳥長成成鳥。“這是一種持續的恢復。在這個時代,棲息地減少和破壞使越來越多的物種處於危險之中,而百慕大海燕的恢復則給全世界瀕危物種的復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保育員Jeremy Madeiros說道。

每年11月,可以跟隨Nigel Pollard船長搭乘百慕大奧杜邦協會的遊船觀看百慕大海燕,Nigel Pollard船長保證“看到飛行的百慕大海燕是一種改變一生的經歷”。或者在4月份的幼雛繁殖季節,跟隨百慕大動物學會一起遊覽楠薩奇島。在這個季節,保育人士會拜訪百慕大海燕的新家監控幼鳥。

裡海馬——密蘇里州、加州

裡海馬有著和所有拉撒路物種的一樣的傳奇故事:1957年,美國人Louise Laylin嫁給了一位伊朗貴族。婚後他們迅速回到德黑蘭。Louise Laylin創立了一個兒童馬術中心。當地的馬脾氣太暴躁,於是Louise和朋友前往偏遠的裡海山區,並在那裡發現了三匹被認為是已經滅絕的馬,之後把它們帶回了Norouzabad。

小巧可愛的裡海馬依舊是理想的“第一匹馬”,孩子們可以獨立地對其餵養、裝馬具和騎乘。在密蘇里州的聖路易斯市郊外,梅菲爾德農場提供提前預約的裡海馬騎馬服務。此外,裡海馬保護協會的主席Gene Gilbert在加州洛杉磯的Enterprise Farms也舉辦參觀和週末騎行活動。

腔棘魚——南部非洲、印度尼西亞

1938年,博物學者Marjorie Courtenay-Latimer在南非的一個魚市上救起一條57公斤重、光彩奪目的腔棘魚,結果引起了軒然大波,她經常開玩笑說,早知道這樣就“把那條該死的魚扔回海里了”。

科學家們腔棘魚是6600萬年前那場導致恐龍滅絕的大災難的受害者,因此早已滅絕。不過,在全世界90種有記載的腔棘魚中,有兩種至今仍活躍在深海中。前往開普敦的兩大洋水族館,觀看互動腔棘魚展覽,親自尋找腔棘魚吧。此外,水肺潛水員在坦桑尼亞、肯尼亞、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科摩羅的近海海域以及索德瓦納灣和印度尼西亞的布納肯國家海洋公園都看到過腔棘魚。

南秧雞——新西蘭

南秧雞是原產於新西蘭的一種不會飛的鳥,在探險家在峽灣國家公園的歐貝爾湖附近發現南秧雞之前,這種鳥已經消失近50年了。自那時起,南秧雞復甦計劃已經在七個島嶼和幾個內陸地點(其中許多接待遊客)為這些紅嘴鳥建立了避難所。2018年,三十隻南秧雞被釋放到野外,這是100年來的第一次。

劃皮划艇前往莫圖塔普島看南秧雞,或在奧克蘭乘坐渡輪前往蒂利蒂利馬唐伊開放避難所,這裡曾是臭名昭著的南秧雞“Greg”的家。志願者Kay Milton提醒遊客,在進入蒂利蒂利馬唐伊島之前,要保存好食物,同時檢查裝備和鞋子是否有入侵的昆蟲和植物物種。

恐怖小蜥蜴和睫角守宮——新喀里多尼亞

法屬新喀里多尼亞群島位於澳大利亞海岸附近,這裡擁有全世界最多樣化的珊瑚礁結構,心形的紅樹林沼澤,以及兩個拉撒路物種。2003年,有人在松木島附近的一個小島上看到了恐怖小蜥蜴 (因其鋒利彎曲的牙齒而得名),但上次發現則要追溯到1827年。1994年,相比之下更可愛的睫角守宮在松木島上被再次發現,而人們普遍認為這個物種已經滅絕一個世紀了。此外,人們還在格良特爾島的雨林中看到它們。要想找到這兩種爬行動物,最佳選擇是劃皮划艇和在環繞松木島徒步行走:當然,最好還是帶上潛水設備。

突角囊蛙——厄瓜多爾,喬科森林

突角囊蛙只棲息於喬科森林原始的、古老的叢林樹冠中。喬科森林是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生物學家Alejandro Arteaga稱這裡“棲息著大量獨特的、色彩斑斕的發光動物,急需保護”。喬科森林中棲息著350種兩棲動物,其中60%是當地特有的,還有許多尚未被發現(Arteaga已經發現了18種新物種)。


奇妙世界:8種“死而復生”的動物


雖然這些突角囊蛙拍攝於亞特蘭大植物園,但實際上在厄瓜多爾喬科森林的青蛙步道上可以看到野生突角囊蛙。

攝影:Brad Wilson,Getty Images

2018年,Tropical Herping保護組織的成員再次發現了突角囊蛙。這種物種極其不同尋常,雌性突角囊蛙揹負著發育的胚胎育兒袋,其胚胎直接孵化成幼體,而不是蝌蚪。Tropical Herping公司提供為期10晚的“一百種物種觀看之旅”,帶領遊客穿越明多地區、喬科森林和亞馬遜雨林,探索厄瓜多爾的1065種動物物種。(旅遊費用的5%用於保護佔地0.56平方公里的喬科雨林。)在雨季的新月期間,在青蛙步道上散步是個不錯選擇。

草原西貒——格蘭查科平原

就像腔棘魚一樣,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是通過早期的全新世化石記錄才對草原西貒有所耳聞。1974年,在《國家地理》雜誌組織的一次研究考察活動中,康涅狄格大學的生物學教授Ralph M. Wetzel在塵土飛揚的格蘭查科地區發現了這種形似豬的地方物種。格蘭查科是巴拉圭、阿根廷和玻利維亞三國共有的一片偏遠地區。

雖然野外確實存在瀕危的草原西貒,但其棲息地有時可覆蓋9.7平方公里,而且它們常在矮小的多刺叢林中活動,以躲避美洲豹、美洲獅和當地獵人的傷害。最容易看到草原西貒的地方是CCCI保護中心的草原西貒保護區和巴拉圭查科地區中心的小型家庭旅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