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班主任講壇丨餘婧: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奠基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余婧: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余婧: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全國優秀班主任講壇

(本欄目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與《班主任》雜誌聯合主辦)

餘婧,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鋼城第十七小學教師,擔任班主任22年。

多年來,餘老師專注於幸福班級的探索與實踐,努力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奠基。面對以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為主的班級,她致力於讓學生擁有走出鄉村、擁抱城市、獲得幸福的能力。她堅持用閱讀滋養學生心靈,讓學生精神更加充實;用活動培養學生規則意識,鍛鍊學生幸福生活能力;用“幸福人生課”引導家長保持健康心態,營造和諧家庭氛圍。她所帶班級曾被評為全國文化建設先進班集體、武漢市先進班集體。工作之餘,她筆耕不輟,先後寫下100多萬字的教育手記,在各類教育媒體發表多篇文章。

餘老師曾獲武漢市教育教學創新能手、武漢市百優班主任、江城十大“我身邊的好老師”等榮譽。

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奠基

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個幸福的人。教育應該傾聽孩子的聲音,幫助他們現在成為幸福的小孩,將來成為幸福的大人。

——題記

六年前,我遇到了這樣一個班級:75%的學生是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孩子們就像一群遷徙的小候鳥,跟著父母離開家鄉,來到武漢,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開學工作異常艱難,無論是對孩子們的引領還是和家長們的相處,我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但是,多年的班主任生涯讓我深知:一個有愛的班主任能給學生一時的溫暖,一個愛心和智慧兼備的班主任則能帶給學生一生的力量,為學生的幸福成長奠基。

溫馨閱讀傳遞幸福

我深知,閱讀,近可以改變個人,遠可以改變家庭和社會。讓一個人慢慢變好,最有溫度的方法就是閱讀。閱讀是一場美妙的相遇。

1

師生共讀滋潤學生心靈

為了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在學生開學報到前,我就把一百多本精心挑選的書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書櫃裡。第一次新生家長會上,我作了“讓閱讀為孩子的成長加上一臺發動機”的報告,把閱讀的理念深深種在家長們的心中;開學第一週,我就成立“雅行家長讀書會”“小蜜蜂師生讀書會”,引導大家與書結緣。

我喜歡牽著孩子們的小手一起讀童話,用童書捍衛童年生態。幾年來,我和孩子們一起閱讀,從繪本到“笑貓日記”系列,再到《魯濱孫漂流記》《夏洛的網》《時代廣場的蟋蟀》《吹小號的天鵝》《精靈鼠小弟》等,我用一個個充滿愛的溫情故事引導學生學會做人,明白事理,獲得滋養。

當孩子們情緒飽滿地朗讀《秋天的懷念》時,自然會去關注雙腿癱瘓卻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厚重文字的史鐵生,也會關注他的《我與地壇》《病隙碎筆》等作品;當孩子們繪聲繪色地朗讀《刷子李》時,便迫不及待地找來了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當孩子們深情地一遍又一遍朗讀《雷鋒之歌》時,他們的桌上自覺地擺上了《雷鋒日記》……

下課後,學校閱覽室內、長廊、操場、草地花徑、班級“小小讀書吧”總是擠滿了我班孩子們閱讀的小腦袋,或共賞,或埋頭捧讀,或高聲吟誦,或沉思默想。通過閱讀,孩子們身上戾氣少了,大氣多了;沮喪少了,自信多了!文學已經像一條清泉,悄悄地滋養了孩子們的心靈。

2

親子共讀樹立良好榜樣

我認為只有老師、家長都愛上看書了,才能培養更多愛讀書的孩子,所以平時我經常向家長推薦好書或關於閱讀重要性的好文章,以此來影響他們。不光有孫雲曉的《拯救男孩》《養成好習慣》,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等書和文章,我還向他們特別推薦了周國平的《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和蔡春豬的《爸爸愛喜禾》。

為什麼選周國平和蔡春豬的書呢?因為他們在孩子遭遇不幸時始終沒有放棄,用自己的行動和擔當詮釋著“父親”這個角色。外來務工家長一般不太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往往放任自流,我希望他們能重視自己身為父母的角色,用心陪伴孩子。以前,有的家長休息時間喜歡打麻將、喝酒,現在則會靜靜地陪伴孩子們一起讀書。家長們通過閱讀,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習慣,併為孩子們做出了良好的榜樣。李昊東媽媽說:“餘老師用閱讀滋養了兩代人。”

現在,哪怕家庭生活環境仍十分簡陋,但每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書櫃,很令人感動。我曾看到家長出攤賣菜,孩子就坐在熙熙攘攘的菜場裡靜靜地看書,這是人間最動人的一幅畫面,他們是在努力用閱讀改變命運。

讀著讀著,學生們慢慢變得安靜、文明、友善、寬容了,多年紮根、篤定的閱讀培養了孩子們身上的善根和浩然正氣,也讓孩子們變得樂寫、善寫。他們在作文中抒懷,在感動中自省,在自省中自然自在地得到精神的成長。

在享譽湖北的楚才作文競賽中,我班先後有16人次獲獎,有20多人次的作文變成了鉛字,有10多個孩子建立了自己的寫作公眾號。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裡,寫作的夢想已悄悄種下……

畢業前夕,我們班精心編輯了一本作文集,全班孩子一個都不少,若干年後,這本作文集一定會是我和孩子們心中最美的風景、最好的回憶。一本書,大千世界;一支筆,妙筆生花;一間教室,別樣精彩!

多彩活動撒播幸福

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是學生道德和生活的引路人。

剛接班時,我便遭遇嚴重“挑戰”:孩子們在教室門口瞎躥瞎跳、班級秩序混亂;他們特別喜歡扯皮拉筋,每天為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少則破皮,重則流血,我每天為在班上處理這些矛盾糾紛而疲憊不堪。更讓我憂慮的是,孩子們身上的這些問題如果不得到及時的引導和糾正,今後行為會有所偏差,未來的生活勢必陷入動盪與不安,難以與人友好相處,更難以融入社會,收穫幸福。

1

班級幸福公約培養規則意識

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和規則意識,將會給其未來的發展造成許多障礙。為此,我和孩子們精心制定了“幸福班級公約”:“不管別人對不對,自己要做對;不管別人好不好,自己要做好!做一個好孩子,讓爸媽幸福;做一個好夥伴,讓同伴幸福;做一個好學生,讓老師幸福!”我希望孩子們將其銘記於心,實踐於行。

這幾句話雖然看起來簡簡單單,我們大人做起來有時候都會感覺很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日復一日的訓練,慢慢地,孩子們學會了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和換位思考。

我將理性的師愛和溫柔的母愛有機融合,讓愛與規則同在。低年級通過“童謠育行”的方式,讓孩子們逐漸學會遵守規則;通過“寫字育心”的方式讓孩子們學會靜心;通過“班級盆栽和養小動物”的方式涵養孩子們的性情。

春遊的時候,我引導孩子們學會文明有禮,什麼都不要留下,只留下一串香香的味道,這種味道就叫教養;上下樓梯的時候,我引導學生靠右行,永遠為他人和自己留一條生命的通道。教育,就是一切為了學生的幸福,也要為學生未來幸福生活奠基。

2

系列心靈成長課程引領精神成長

和城市孩子相比,我班孩子從父母那裡得到的指導真的很有限。但學生的每一個成長階段都會面臨未知的困惑,他們的成長不能等待,所以,我努力讓教育走在學生髮展的前面,開展了系列心靈成長課,引領學生精神成長。如,“正確與手機交朋友”“悅納自己,納悅小夥伴”“每天進步一點點”“心懷夢想,量力而行”等。

我們甚至對《明朝那些事》中的偉大人物進行討論、分析,讓孩子們說說自己最喜歡的是誰。孩子們暢所欲言,有的說喜歡徐達,他嚴於律己,不擺架子,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有的說喜歡于謙,要學習他做一個正直的人,有披荊斬棘、迎難而上的決心,不同流合汙的勇氣和視死如歸、不怕犧牲的精神。

更多的學生則和我一樣,特別喜歡王守仁,表示要學習他的正直、堅韌,無論環境好壞,都不放棄自己的理想,要把正確的事情篤定地做下去。我們還情不自禁地齊讀了從書中摘錄的這句話:“你還很年輕,將來你會遇到很多人,經歷很多事,得到很多,也會失去很多。但無論如何,有兩樣東西,你絕對不能丟棄,一個叫良心,另一個叫理想。”

我們就通過這樣的方式引領學生深度思考、自我反思、積極進取,提高學生的自我認識和自我約束力。我願意通過這六年,讓他們的心中更多一分溫情,而不是堅硬;更多一分明朗,而不是灰暗;更多一分自由,而不是束縛;更多一分美好,而不是世故,讓孩子們獲得一種與人和諧相處的能力、一種獨自一人也能快樂的能力、一種遇到誰都會幸福的能力。

3

集體活動鍛鍊學生能力

勞動教育一直貫穿我班主任工作的始終。每個節假日到了,我都引導孩子們學會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說到設計勞動作業的初心,我僅僅有一個樸素的願望,希望孩子們將來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學會自己整理衣物,照顧自己,在外打拼餓了的時候,不是僅僅點個“美團”或者“餓了麼”了事。

當然,如果從中學會基本生活技能,學會擔當、責任和愛就更好。六年過去了,孩子們人人都能做一手好菜,並且學會了付出愛。幸福是什麼?是你恰好愛吃,我恰好會做。不是嗎?

一個孩子的歸屬感和自信應該在集體活動中成長和鍛鍊。因此,每一次的活動,我們班孩子都全員參與。現在,孩子們集體榮譽感爆棚,身上滿滿的正能量總是能夠震撼人心。集會時,他們安安靜靜不喧譁;活動時,他們積極參與釋活力;比賽時,他們努力拼搏放光彩……

紅歌比賽,我們班的《明天您好》獲全校特等獎第一名,讓所有在場老師感動得流淚;朗誦比賽,我們班孩子們朗誦的《少年中國說》慷慨激昂,深深感染了每一位聽眾。

家校共建見證幸福

家庭好了,教育才會好;父母好了,孩子才會好。一個有責任感的老師,應該是文明的火炬,不僅照亮學生,也照亮學生所在的家庭以及周圍的環境。

帶著一顆虔誠的心,我走遍了這些孩子們的家庭。十里鋼城,90個休息日,2個筆記本, 45個家庭……這一連串的數字,清晰地記錄了我的家訪足跡。

1

“幸福人生課”為家長傳遞正能量

在家訪中,我瞭解到,不少家長因為生活艱難,平時喜歡抱怨,喜歡斤斤計較,遇事衝動好鬥,而家長的負面情緒又不知不覺影響了孩子。我深知,只有轉變家長的不良心態,讓他們給孩子時時傳遞正能量,才能讓孩子們成長為善良的人,對他人有所敬畏,對生命足夠珍視,既不鄙夷他人,也不妄自菲薄,積極健康面對當下的困難,學會堅強,不放棄希望。

為此,我為家長們精心準備了“幸福人生課”。為了給家長們上好課,我閱讀了大量心理學、社會學等書籍,查找了許多資料。每週五晚,我都會和家長在網上準時相約。我要為苦痛的家長送去安慰,為迷茫的家長送去開導,傳遞教育的溫度……我希望家長們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情緒管理,學會遵守規則,學會寬容。我告訴家長,人的生存狀態不能輕易改變,但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可以營造,父母要儘量給孩子創造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

有一次,我們班開家長會,我發現有一位家長沒來。經瞭解得知,他因為做生意與別人發生了爭吵,在家裡生悶氣,耽誤了參加家長會。那個週五,我的“幸福人生課”主題臨時改成了“世界這麼大,讓他三尺又何妨”。我為家長講了清朝大學士張英的故事。

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回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收到信後,大受啟發,主動與對方和解。

一段時間後,我發現那個家長變得平和了許多,人也漸漸開朗了。

我講的事例有時還來自於近期發生的重大事件和熱點新聞。如,通過與家長討論北京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讓大家學會遵守規則;通過交流武昌火車站附近爆發的惡劣殺人事件,讓大家學會控制情緒……我希望家長和孩子們就這樣被浸潤、被感染,學會修己安人,逐漸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態。

我認為,這種幸福成長課是家長們需要的,也是他們過去所缺少或沒有的。通過幸福人生系列課程,一個個家長變得平和了,一個個家庭變得和諧了。中國夢始於家庭夢,每個人前進一小步,匯成社會前進的一大步。教育變好,社會變美,需要的正是每個教育人的努力。而家訪和幸福人生課讓這一切變成了可能。

2

特別關懷溫暖困難家庭

一年級下學期末,小怡爸爸被診斷出了肝癌。更殘酷的是,爸爸住院期間小怡也被診斷出巨結腸。為了把借來的錢留給孩子治病,爸爸毅然放棄治療,離開醫院回老家等待死亡。

我得知消息時正值暑假,在小怡媽媽哽咽的哭聲裡,驕陽下的我渾身冰涼,努力攥緊了她的雙手,多想此刻把全身的力量都傳遞給她,和她一起撿拾這個鮮活的生命!我安慰她不要放棄,要相信生命的奇蹟,我會和她一起努力。

當晚,我含淚向武漢晚報寫了一封四千字的求助信,這封信也深深打動了當時的幫扶記者喻敏。當求助消息登出的那天,愛心像潮水一樣湧向了小怡,最終籌集了9萬元讓她順利做完手術。

如今的小怡,身體健康,能歌善舞,還成了校園裡的播音小天使,自信的笑容經常掛在臉上。在我的關心下,她媽媽也進入青山巾幗家政公司做鐘點工,能夠養活自己和孩子,後來還進入公司管理層,如今她也會為新員工上“幸福人生課”呢!

現在,家長們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們深深地愛著我們的班級和我。在我生日那天,全班家長悄悄給我過了一個盛大的生日。當燭光燃起,生日歌唱響時,我早已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了……在家校緊張關係刷爆朋友圈的今天,我班學生家長們卻把我寵成了公主,讓我感到滿滿的幸福。

在家長的良好配合下,畢業時六(1)班成為一個“傳奇”,學生們以懂事、能幹贏得大家的交口稱讚!老師們都說,這是他們教過的最棒的一個六年級。孩子們在家庭裡,是矛盾的調解員;在社區,是熱心公益的小小排頭兵。我深信,將來他們也會是社會上的好公民。

我知道,班主任的深度決定教室的尺度,班主任的氣度決定教室的容量!當你一直向著好的方向努力,一直篤定地做好該做的事情時,就會吸引到好的人、好的事,他們等在前方,安慰你過往所有的辛勞。整整六年,我用一顆愛心和慧心,用溫和有力的方式,改變著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讓他們有了自己的夢想,也讓他們看到,除了像父輩一樣打工、做小攤販、開小超市,他們的人生還有另一種可能……

我們一起經歷著人生中艱難又美好的六年,收穫的不僅是分數,更是在共度難關時所擁有的堅韌、頑強和那麼多溫暖人心的記憶。

遇見並不一定就幸福,但我們可以創造幸福!多年以後,如果我的學生能夠時常回憶起我們在一起的那些日子,回憶起來感覺很美好很幸福;如果那些點點滴滴對他們的行為方式和人生際遇產生了影響,那就是我最大的職業幸福!

如今,我又相遇了一班新的小天使,我依然會以一種虔誠的姿態站在童年的天空裡,目光如蜜,凝望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

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余婧: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全国优秀班主任讲坛丨余婧: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欄目:全國優秀班主任講壇

作者:餘婧 湖北省武漢市青山區鋼城第十七小學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