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解決群眾澆地難

  

  以前群眾澆地,經常跟管水員鬧仗,不是嫌水小,就是嫌水跑了,澆一次地就惱火一次!現在管理到水渠末端,各斗渠有了量水堰,分渠有了量水標尺,澆地還給補貼,群眾現在澆地省時、省水、省錢、省人,確實比以前明白多了!”1月6日中午,乾縣梁村鎮槐家村的曹黨濤跟幾位村民冒著寒冷,正在地裡給小麥冬灌,談起“農業水價綜合改革”,他激動地說道。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曹黨濤說的“量水堰”“量水標尺”,就是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管理局在灌區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中,探索出來的好辦法。它不但解決了群眾澆地難,而且對我省實現治水思路的轉變以及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積累了經驗。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羊毛灣水庫是目前咸陽市管最大的灌溉蓄水工程,主要灌溉乾縣、武功、永壽、禮泉4縣14個鎮(社區)的32.54萬畝耕地。2017年以前,羊毛灣灌區執行的還是2004年開票到戶0.278元/立方米的水價。水價低成本運行,長期以來造成供水越多虧損越多,水利工程得不到正常維護,工程設施老化失修。加之鬥、分、引水渠道老化造成水量損失大,田間用水浪費嚴重,末級渠系管理人員報酬偏低等原因,造成了灌區群眾灌溉難、費用高、怨氣大。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2017年年底冬灌開始,羊毛灣水庫灌區作為全省農業水價綜合改革試點灌區之一,以創新灌區管理體制機制為目標,圍繞“定額管理、終端計量、完善水價、精準補貼、節水獎勵、水權分配”等內容,加快建立反映供水成本、有利於節水和農田水利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相適應的農業水價改革機制。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根據試點批覆,羊毛灣灌區對農業用水實行分類水價和超定額累進加價改革。在終端末級渠系實行分類定價,糧油作物終端水價0.394元/立方米,經濟作物終端水價0.444元/立方米。為節約水資源,加強農戶的節水意識,對超出定額部分的水量實行分四檔加價。其中定額內用水執行一檔水價;超定額用水量小於20%,超出部分執行二檔水價;超定額用水量達到20%以上小於50%,超出部分執行三檔水價;超定額用水量達到50%以上,超出部分執行四檔水價。階梯水價有效“倒逼”農民節水的積極性。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對於灌區用水戶實行定額內用水補貼,由財政直接撥付管理單位,在灌溉時各管理站按照統一糧油作物價格和超定額用水價格,根據實際用水量向用水戶收取水費。灌溉結束後,由灌區管理單位統計各用水戶用水量,根據補貼標準計算補貼費用,並在60個工作日通過銀行撥付給用水戶。2018年冬、春、夏灌已對農戶進行了水價補貼,共計補貼15253戶,補貼水費63.27萬元。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針對以前農民用水協會在末級亂加價亂收費以及剋扣水量的現象,該局對末級渠系管水組織進行了改制。以支渠為單位組建澆地服務隊,澆地服務隊的隊長由管理局職工擔任,副隊長由各管理站聘用有能力的群眾擔任,各鬥和村組管水人員由隊長和副隊長聘用,確保末級渠系組織健康有序發展。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為了確保計量準確,管理局共對灌區418條斗渠安裝了量水堰,分渠進行了標尺刻畫。同時組建了18個澆地服務隊,共有133名末級渠系管理人員,將水權層層細化到各管理站,各個澆地服務隊以及各用水戶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

  通過鬥、分渠量水堰和量水標尺的建設,滿足了灌溉精確計量的要求,群眾普遍反映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後用上了明白水,水量足了,杜絕了以前剋扣水量現象發生。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灌區被確定為試點後,他們及時組織職工對農戶的基本信息進行統計造冊,全灌區共採集用水戶信息36608戶,為後期水權制度改革和水費稽查提供依據。灌溉開始前,他們統一印製發放“水量水費登記表”,表內包括用水戶引水流量、引水時間、灌溉面積、分類水量、超定額水量、水費以及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每戶灌溉結束後簽字確認,作為收費和水費補貼的依據。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在灌溉期間,管理局組織機關全體人員組成4個監督小組,深入田間地頭,主要從改革政策宣傳、“水量水費登記表”規範填寫、水價執行和鬥口水量等幾個方面進行督察檢查,杜絕一切不規範的現象發生。

咸陽市羊毛灣水庫灌區讓群眾澆上“明白水”

  羊毛灣水庫管理局局長劉大慶告訴記者:“通過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群眾普遍反映灌溉水量比以往足了,畝均用水量減少了。灌區今年三季共計用水578萬立方米,畝均用水量102立方米,比試點前畝均用水量減少30—50立方米。杜絕了水價加價加碼的現象發生。全灌區畝均水費39元,比試點前畝均水費減少5—10元。試點後,群眾認為水利工程設施的好壞,關係到自己畝均水費,所以都能做到愛惜渠道,維護渠道,隨意挖堤取土現象大大減少。”(陝西農村報 張寶宏 記者 黃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