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嶴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文|薛靜雅

浙東寧海灣灣尾的北岸是一道長長的曲尺形山崗,祖先以此給它取名為“長山崗”,我曾經打趣寫了一句“寧海灣海寧,長山崗山長”。它的東南角海岸呈90度,突伸於海里,形似半島。山崗的北端盡頭處是峽山村。薛岙就坐落在這個東南角上,薛氏百姓聚族而居。薛岙又分上岙與下岙兩個村,上岙在崗頂,下岙在崗腳,山坡上也建滿了民房,從對岸望過來,兩村沒有明顯的分界。進入下岙村的馬路是一條沿海馬路,從鄰村蔣家村村口開始,自西向東一直貫穿到村尾。下岙村民房,縱向沿著馬路建造,橫向沿坡而建。上岙村民房集中在山頂,自頂部山窩向四周擴散而建。去上岙有一條可通車的主路,從蔣家村村尾的馬路處開始爬坡,橫穿過崗頭,再從下岙村村尾下坡,與馬路匯合。這條跨崗山路大致成了上下岙兩村的分界線。除了這條主路,上下岙之間的通道很多,起碼有七條,但都很陡,直上直下的,通不得車。沿海公路為總綱,與這些通道以及村裡的坑坑弄弄編織出一張網,薛岙全村上千戶人家就由這張網纏絡著。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炊煙裊裊,雞犬相聞,從南宋紹興年間繁衍至今,已有四千多人口。曾經在上世紀80年代,村人打破族規,竟然同姓結婚,還一時成了風尚,為的是不讓漂亮姑娘流失外村。這也導致亂了輩分,太公娶孫女,太婆嫁孫子。同姓不同族的兩人見面時說的是“五百年前是一家”,而薛岙人,同姓同族,卻是“八百年前是一家”呢!近二十年來,村人都往城裡跑,如今人已散,只剩老弱守著家園,偌大一個村莊竟也冷落了。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三四十年前,我讀小學時,薛岙還相當繁榮,那時水上交通發達,薛岙碼頭是寧海縣最大的碼頭,除這個大碼頭外,沿岸還有無數個大大小小的碼頭與道頭,各種設施一應俱全。村裡人身穿從上海買來布料做的服裝,腳穿從上海買來的皮鞋,嘴裡嚼著從上海買來的泡泡糖,看起來與寧海城裡的關係遠不如跟上海密切。一個漁村儼然就是一個港口小城市。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那時,薛岙鄉中小學堂就在上岙村,位置處於山崗的最高點。山崗上有一個小庵,薛岙人就習慣稱崗頭頂為山頭庵。學校西邊有一個水庫,叫山頭庵水庫。下岙人許多自留地也在山崗頭,大部分是在水庫西側。有人扛著鋤頭出門,鄰居問他去哪裡,他說山頭庵去,鄰居就明白了,他到山頭庵的自留地去。我的家是在下岙馬路中段位置,去上學,走的是最短的那條路,也就是離家最近的上山路,一條近二米寬的鵝卵石臺階路。路口左側是郵電局,右側是供銷社。爬一小段路,經過郵電局山牆,就是薛岙鄉政府大門口,我家正好在公社磡頭下、郵電局貼隔壁。鄉政府門口處向右拐個彎,是信用社,走過信用社前門一段平路,左拐彎上山時,右側是一長溜坐南朝北的兩層樓民房。上學路上,我都是匆匆趕路,不敢有片刻逗留。有幾年,我總能看見一位學長勤奮讀書的身影。這位學長的家是這排民房的山牆間,處於供銷社後頭,他家的道地與前面供銷社房頂差不多相平。磚瓦粉壁,石砌牆裙,黑漆木門,石子道地,道地前是供銷社的玻璃鋼瓦、人字形房頂。道地既是排屋過道,又是他家的私人空間,道地南邊,靠近磡頭的地方擺放著幾盆紅紅綠綠的花草,那是用廢棄的搪瓷臉盆裝泥土種的。每次上學經過他家山牆時,若天晴,我總能看到他手捧英語書,徘徊在道地裡,大聲誦讀。若下雨,他就掇把凳子坐在門檻內捧書誦讀。這位學長瘦高個,白淨瘦長臉,衣服也穿得乾淨利索,看起來甚是秀氣,十足的書生。我們兩家沒有任何交集,大人可能認得,而孩子就成了陌生人。我至今都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後來有沒有升學,有沒有讀大學,都一概不知。但他無形中成了我學習的榜樣,每每看到他勤奮的身影,我就會加快腳步趕赴學校。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那位學長家的後磡上,又是一長溜朝南民房,靠近路邊有一個菜園子,紫花木槿樹籬笆,園子裡種著各種菜蔬。繼續爬坡,房子開始變得稀疏,以平房為主,前院也變得更大。這時我不直接上山,向左拐進一個院子,來到同學英子家,叫上她一起上學。英子一般也已經在家等我。然後兩人從她家院子的東側小路上山。小路不再是鵝卵石鋪砌,而是粗製的石階路。不久就走出了村子,沿路是高高低低的自留地。爬到山頂,是一長塊大草坪。逢夏天雨日,我們不走草坪的隆起處,專走凹槽地。碧草溝裡,積著清澈的雨水。穿著塑料涼鞋的我們匆匆踩踏在溝裡,草柔柔地撫摸雙腳,癢癢的,水滑滑地流過腳背,涼涼的。逢下雪天,我們就專挑雪厚的地方走,留上幾串彎彎曲曲的腳印。走過草坪,向北一抬頭就能見到學校大門。我們就在一小段下坡路上,飛一般衝向學校。我倆經常算是早到的學生,不一會兒,整個校園就書聲琅琅了。結束上午的課,家在下岙的孩子,又匆匆下山趕回家吃午飯,吃完午飯又匆匆上山讀書。等到下午放學,孩子們就像從籠中放出來的鳥兒一般,飛出校園,四散開來,藉著結伴做家庭作業的名義,各自找樂子去了。那時散學早,下午大概只上兩節課,所以玩的時間很充裕。夏天時節,下午散學後,還能跑到海里刨一籃瓜子蚶回家呢!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我放學後去的最多的地方是英子家。她家開著一個糕餅作坊,聽說是祖傳的。有兩間寬敞的平房,東間分隔成前後兩室,前臥室窗臨前院,後廚房門開後院,西間就是作坊。走進前廊門,迎面就是作坊。當中放著一張大大的本色杉木板面案,面案後靠北牆有一個高大四方的磚砌烤爐。下午放學到英子家,也往往是她父母正忙著做糕點的時候。在做的,正烘烤的,已出爐的,滿眼都是糕點,屋子裡瀰漫著糕點的香氣。英子的母親總是笑容滿面的,見我來了,一定會很客氣地遞給我一塊剛出爐的熱熱的糕餅。有長方塊小白糕,吃起來軟軟糯糯,味道清甜,略有點黏牙。這種糕會敲上一個紅印,用正方形白紙包裝,十塊糕一封裝,他們再整封整封地批發出去,不搞零售。有硬板糕,形狀與小白糕一致,因為摻了紅糖,呈土紅色,製作工藝也不同於小白糕。這種糕用力一咬,“嘎嘣”一聲,硬而不韌。慢慢咬,細細嚼,一塊糕可以吃上很長時間。還有土黃色的糖霜餅,薄薄圓圓,小碗碗口大小,一面撒著雪白的糖霜粒,吃起來特香特脆,比硬板糕好吃,但不如硬板糕禁吃。我往往先添添糖霜粒,然後才慢慢小口啃吃。如今回憶起來,這些糕點的味道好像還留在嘴裡一般,依然聞得到那時的香,嘗得著那時的甜。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我接過英子母親給的糕點,就與英子跑進她家臥室做作業玩耍。那時作業少,三下五除二,不一會兒就完成了。接下來大把時間就可著勁地玩。英子還有一個弟弟,他也跟著我們一起玩。窄窄的臥室擠著一大一小兩張簡易木床,臨窗的牆角處疊放著三個舊木箱,窗下放著一張八仙桌,緊靠著小床。我們就圍著桌子,撲克接龍,鬥烏龜,算24點,取線繃,擲竹棒,擲石子,縫布娃娃;我們還將被單當披風,將大床當舞臺,模仿越劇演員唱戲玩……不到天色晚下來,不回家。英子父親愛種花草,她家院子裡種滿各種花。道地南邊,靠近磡頭處,種著一排粉紅色月月紅,四季花不斷,春夏兩季更是花滿枝頭。道地西面牆腳下,有一大叢菊花,深秋時節各色菊花盛開,紫紅色居多。還有紅紅的雞冠花、開小喇叭花的夜飯紅等等。我家沒有院子,但喜歡花,咋辦呢?在英子家剪得月月紅、菊花的花枝,或抖下雞冠花細如針屁眼的黑亮的種子,或摘取夜飯紅滾圓如黑豆的種子,回到家,也找來破臉盆,裝上泥土,扦插的扦插,播種的播種。天天等著它們發芽。等到冒出針尖似的點點嫩芽時,激動得不得了。但往往是沒等到開枝散葉,結蕊成花,就枯死了,好不傷心。小學拍畢業照那天,我與英子插滿一頭的月月紅到學校拍照。這張畢業照永遠留住了我們粉嫩似月月紅的光陰。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放學後還常去薛岙祠堂玩。薛岙祠堂位於水坑弄底,上下岙兩村交界處。水坑弄靠近村東頭,是兩村之間僅次於主路的一條重要通路,下岙境內是一段鋪在溪坑上的石板路,人走在上面會“鏗鏗”作響。祠堂坐落在一個呈環抱型的山窩裡,靠山面海,這個地方應該是薛岙發族之地。一條小溪從上岙流瀉下來,經水坑弄流入寧海灣。我總是想象800年前,沒人居住時的長山崗風光,一定是古木森森,百草豐茂,飛流成瀑,清溪入海,群鷗翔集,野鳧戲水,烏石山青,碧海沙白,明媚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先祖為避世亂卜居此地,就是被這裡的風光所吸引,把它視作世外桃源。一直到我父輩出生,長山崗依然是桃樹漫山,聽父親生前說起,他是吃著蟠桃長大的。小時候我家的短條凳也是桃木做的。隨著人口增多,能建房的地方都建了房,甚至還鑿山起屋。如今已是滿崗民房。所以我還經常想象百年前的薛岙村:一到春天,半島上芳草鋪地,桃花盛開,那又是一番景象,應該是先人照著《桃花源記》精心打造的美好家園。扯遠了,但說起祠堂,我就會莫名地想象薛岙的上古,想象祖先們的生活。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上下岙共用這個祠堂,供奉著薛氏祖先。同學明子家就住在祠堂邊。明子輩分大,我得叫她太姑婆,叫她爸媽太太公太太婆。約上幾位同學,先到明子家做作業,一做完就跑進祠堂嬉戲。除正月裡做戲的幾天外,平常日子,祠堂都是空蕩少人的。正堂里長年擺著許多牌位,大小不等,有雕龍刻花上了油漆的,有簡單到幾塊白板合成的,貌似牌位也分三六九等。這地方陰森可怕,所以我們一般不敢靠近的,儘量避開來。我們在戲臺棚頂打大斗小翻,模仿小卒跑龍套,學丫鬟走路,甚至學悲情戲裡遭誣陷入獄的白衣清官,跪在地上,晃盪著腦袋,就差一根拖到地的長辮子了。在廂房裡追追跑跑,老鷹捉小雞,玩得滿頭大汗。戲臺“出將”“入相”的後房是演員穿戴戲服描眉化妝的地方,演戲時,孩子們是進不去的。現在是孩子們的天下了。與這個空間相連的是左右兩個閣樓,閣樓裡經常放著幾口黑油油的壽棺,有時還堆放著一些雜物。我們就在閣樓裡玩摸幽甏(捉迷藏)。膽大的男孩子在祠堂裡摸幽甏時,還會藏進棺材讓別人找尋。我們女孩子是不敢的,曾經聽到過一個真實故事,單想想就心生恐懼。說的是某一天,天已大黑,一位師傅開著一輛拖拉機奔跑在路上,拖拉機載著一口棺材。有一個路人攔下車求他帶上一程。中途下起了大雨,這位路人不得已躲進棺材避雨。不久,又有人攔車請求搭上一程。拖拉機師傅沒有拒絕,也讓他上了車。風大雨大,不一會兒這個人就渾身溼透。他心想,這棺材一定是空的,何不躲進棺材避一避風雨呢?他就大著膽子掀開蓋子,正想翻身進去時,突然從棺材裡坐起一個黑乎乎的人來,大大地嚇著了他。哪知這一嚇可不得了啊,竟然嚇得這個人氣絕身亡了。後來打起官司,拖拉機師傅與兩名搭車路人各承擔一份責任,三三開。真的是好心辦壞事啊!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將近吃晚飯時,孩子們離開祠堂,互相道別,各自回家。走出水坑弄,就是大馬路。弄口左側是一塊空闊的場地,該場地名曰“薛岙草壇”,是一個露天的海鮮交易市場(那時還是自捕自銷的)。也是村民集結議事的地方,村中大小消息、好事歹事,往往是從這裡傳出去的。當我走到弄口時,草壇已是人影稀疏。弄口右側有一家小店,古舊的房子,低矮的店門,店堂內黑乎乎的泥地,高高的木櫃臺,光線有點暗。假如那天我兜裡有幾枚角子,就一定進店去,買幾顆小糖吃吃。印象中,櫃檯內總站著一位大姐姐,國字臉,白皮膚,齊耳短髮,齊眉劉海,穿著白底小碎花的確良襯衫,講話聲音不像普通女孩子那樣尖細,有一點點寬厚。後來我問起村人,這位大姐姐嫁在哪裡。誰知她出嫁只一個月就自殺離世了。可憐可嘆!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離開小店,向西走幾步就到了小賣部與小吃部。它們是在馬路邊一所小小的四合院內。該四合院雖建於晚清,但沒有雕樑畫棟,除石板明堂、石板牆裙外,其餘甚簡樸。在民國時代,曾經走出過一位名震寧海的人物,他叫薛國盛,後來去了臺灣。有關他的故事,在此不作詳述。小賣部兩面開門,朝向院子開的門,應該是房子原有的,一面長長的板壁,板壁上開著一道雙扇門與幾個窗戶。朝向馬路開的門,那是為了做買賣,後來開闢出來的排門,門可以脫卸。排門上了紅色油漆,在我的記憶裡,顏色已退,漆面斑駁。小賣部裡商品很豐富,主要賣各種南北貨。油鹽醬醋糖,桂圓荔枝幹,一應俱全,店堂地上放滿榨菜甏醬豆腐甏,還有辣包菜、什錦菜、榨菜腦等醃製食品。管理小賣部的是靜的母親,短髮圓臉,膚色紅潤,身材中等偏下,體形微胖,背部略微有點駝,走起路來,向前衝,左右擺動,卻又紮實穩步。靜比我高一屆,讀書很好,也是我學習的榜樣。小吃部在北房裡,走進院子大門,需要穿過石板明堂。小吃部主要經營早點,大餅油條,麥糕饅頭,還有糖糕、羊角鉗。天沒亮,阿娥婆與亞娟就在小吃部的燈光下忙開了。這兩家店,放學路上,我一般不會進去的。只有母親差懶買東西,或者早上買早點時才進去。家就在供銷社旁,母親一般很少差我跑那麼遠到小賣部買的。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路上,還想去看看8歲前生活過的老地方。那裡有一口如深潭的大井,兩排各有十多間屋的老房子。但實在太晚,天都快暗下來了。沿路家家飄出飯菜香。我就不再磨蹭,一路狂跑,屁股顛著書包,飛速經過糧站碼頭,十九間頭,最後跑到供銷社的高磡下。這時總能望見母親在家門前的馬路上翹首等我了。當我跑到母親身邊,母親就會笑著嗔怪我:“嬉得介晏個,菜都冷無氣掉了!”

薛岙讀小學時的歸家路上~

放學後,我還經常走村西頭的那條路下山,路口兩旁,右側是鹽站,左側是薛岙衛生院。與家住那一片的同學結伴同行,有時拐進同學小君家玩,她家院子裡種的蘿蔔特甜,有時到小文家玩,抑或小杰家玩,他們的父母都處世通達,待人和氣……哦,歲月悠悠,這一切都已定格在了三十多年前的某一天,許多往事如影片般儲存在腦海裡。篇幅有限,不再述說,留待今後慢慢道來。

□ 發佈:王海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