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冷知識——阿拉比卡的名字來自何方?

阿拉比卡的學名到底是怎麼制定的呢?

咖啡原產於非洲地區,但是⋯⋯古埃及、羅馬、希臘的歷史資料一直延續至可蘭經和聖經,卻對咖啡這個字意,隻字未提,一直延續到西元9世紀,波蘭名醫拉齊(al-Razi,西元865——925)才在《醫學全集》提到可治療頭痛的“布恩”(Bun),這是人類史上最早敘述咖啡特性的用語,也是咖啡最早的名稱,埃塞俄比亞至今還是稱咖啡為“布納”(Buna)。埃塞俄比亞的“布納”主要的產地來自於西南部的咖法森林,有學者專家認為Kaffa 是後來Coffee的字義來源。

咖啡冷知識——阿拉比卡的名字來自何方?

也有另外的學者專家認為,土耳其人將阿拉伯的“美酒”語音Qahwa轉成較順口的土耳其發音Kahve,並藉由“美酒”的語音來形容咖啡。所以,咖啡的字意源頭也許是Kaffe 或Qahwa。一直到1601年,Coffee才會出現在英文的文章中呈現。

終於⋯⋯阿拉比卡正式被定名了,到了17世紀的中葉,歐洲才有咖啡館的出現,18世紀後,荷蘭、法國、英國的歐洲列國逐漸驚覺咖啡的龐大商機,靠著武力強大的優勢,偷盜取也門地區的咖啡樹種,再移植到印度,印尼和中南美洲殖民地,一舉打破回教徒壟斷咖啡栽種植的局面。一直到1753年才有了舉世聞名的學名⋯⋯Coffea arabica L.,這種不但可提神醒腦,提供不同的香質又可讓人愉悅的植物,就是我們大家耳熟能詳的阿拉比卡種的咖啡樹。

咖啡冷知識——阿拉比卡的名字來自何方?

我想要一杯阿拉比卡咖啡!

很多媒體的廣告宣傳中,常會出現“100%阿拉比卡”這樣的字眼,這也導致了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認為阿拉比卡=高品質咖啡,這也成了諸多咖啡從業者之間歷年不衰的一個梗。

原產於非洲埃塞俄比亞的阿拉比卡(Arabica),水果風味突顯,口感細緻優雅,是主要精品咖啡的來源,並且咖啡因含量較低,只在咖啡重量的0.9——1.5%,品質與價值最高,是現在飲用咖啡消費市場的主要物種,而且佔全球產銷量約60——70 %。

咖啡冷知識——阿拉比卡的名字來自何方?

第二個咖啡物種叫“羅布斯塔”(Robusta)又叫坎尼佛拉,他來自於中非和西非,佔全世界產銷量約30——40%。

僅次於阿拉比卡,以羅布斯塔的風味頗析說明,雜苦味重、滋味單純,而且咖啡因含量高,佔咖啡豆重的1.8%——4.2%,早期都是以主供應速溶、三合一或罐裝咖啡的低價市場。

第三個咖啡物種叫“利比裡卡”,原產至於西非,它的風味較嗆騷味更重,僅佔全球咖啡產銷量1——2%,經濟價值完全不高,在國內市場,乏人問津。

咖啡冷知識——阿拉比卡的名字來自何方?

但遺傳學研究有重大突破,科學家認為尤更尼歐狄是阿拉比卡的母源,而羅布斯塔很可能是阿拉比卡的父源。

擁有四套染色體的稀罕咖啡物種

具體來說,阿拉比卡的科學位階是:植物界-被子開花門-被子開花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茜草科-咖啡屬-真咖啡亞屬-紅果咖啡組-阿拉比卡種。

咖啡冷知識——阿拉比卡的名字來自何方?

阿拉比卡卻是咖啡屬底下103物種中,最特殊的一個。唯一的四倍體物種植物(有四套染色體),並且自花授粉,優勢是咖啡因較低,味譜不但細膩而且乾淨,其他的102個咖啡物種,均為二倍體的植物(有兩套染色體),並且異花授粉。所以阿拉比卡是咖啡屬中,較為珍貴的物種。

咖啡冷知識——阿拉比卡的名字來自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