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爾尼諾事件形成顯著影響全球熱帶和副熱帶地區

自去年6月起,赤道中東太平洋海表溫度偏暖範圍逐漸擴大,9月進入厄爾尼諾狀態。根據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監測,截至2019年2月底,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偏暖的範圍、強度和持續時間,已達到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的標準。儘管此次厄爾尼諾事件較弱,但對全球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影響顯著。

厄爾尼諾是指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高,從而影響大氣環流的一種自然現象。在此次厄爾尼諾事件中,赤道中太平洋海溫總體要強於赤道東太平洋。就我國而言,這種海溫情況導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常年偏強偏西偏北,從而有利於引導低緯度大量水汽向我國輸送。同時,冬季中高緯度冷空氣活動過程頻繁、強度較強,冷暖氣流主要在江淮至江南地區交匯,造成當地降水明顯偏多,出現持續陰雨寡照天氣。

氣候專家分析,入冬以來,南亞和澳大利亞北部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美國南部降水異常偏多,均與厄爾尼諾事件有關。

國家氣候中心根據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氣近期演變特徵以及國內外多家氣候動力和統計模式預測,未來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繼續偏暖狀態,預計此次厄爾尼諾事件將持續到2019年春季,仍然有利於引導水汽向我國東部地區輸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