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送走天高雲淡的秋季,我們迎來了霧霾厚重的冬季。近期,受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範圍重汙染天氣影響,濟南霧霾籠罩,空氣質量下降。許多高樓與地標性建築都若隱若現,城市街景籠罩在一片朦朧之中。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霧霾是一種特殊的物質。相對於水體汙染和固體廢物汙染,霧霾是彌散的,四處流動的,影響範圍之廣,是其他汙染物不能相比的。面對霧霾,好多寶爸寶媽早已開始默唸散霾咒“大風快來,大風快來…”。Why?當然是擔心咱們祖國的花骨朵——家裡的寶貝們,傷在霧霾的毒手之下。

身處霧霾之中,家長們應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怎麼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對孩子們的傷害值呢?

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Mark一下這些,霧霾天裡,“霧”必給寶寶們做的防護攻略吧~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霧霾對於孩子的傷害為什麼大於成人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01

兒童的身高相對矮,更容易接近汽車的尾部和地面的揚塵,暴露的機會遠遠多於成人。

02

兒童的呼吸頻率和心率較快,相比成人會吸入更多的PM2.5。

03

兒童的體表面積和體重之比要大於成人,吸入PM2.5後身體內的有毒物會高於成人。

04

兒童的鼻腔還未發育成熟,過濾霧霾中有毒汙染物顆粒和病菌的能力較弱,會導致更多毒害物質侵入體內。

05

兒童自身免疫力相對於成人要低,往往不能及時清除體內的有毒物質。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如何幫助孩子預防霧霾傷害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01

霧霾天避免外出

在空氣汙染嚴重時,孩子應儘量避免外出。家長應選擇空氣清新的時候,再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居家保持空氣流通、清潔。

02

外出戴口罩

霧霾天如果一定要外出,應該給孩子戴上合適的口罩。

03

外出歸來及時洗臉

孩子外出歸來後,有害物質容易吸附在臉部皮膚上,建議及時用溫水將附著在皮膚上的陰霾顆粒洗淨,還可以使用生理鹽水噴霧清理鼻腔。此外,外出和戶外活動以後,儘量多飲水,這樣可以加快PM2.5的代謝,通過尿液排出體外。

04

合理飲食鍛鍊身體增強抵抗力

在飲食方面應合理搭配,讓孩子吃多種多樣的食物,保證寶寶均衡攝入各種營養素,以增強寶寶自身的抵抗力。

另外,家長應多帶孩子做運動,提高肺的供氧能力,促進骨生長及神經內分泌的控制與調節功能等,從而提高人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大氣汙染對孩子身體健康的影響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造成霧霾的主要元素PM2.5並不是全部的汙染指數,它只是大氣汙染評估裡面的6個要素之一,其他的5個要素分別是一氧化碳、鉛、二氧化氮,臭氧和二氧化硫。這裡的每一項都和孩子的健康息息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題為《空氣汙染與兒童健康:規定清潔的空氣》的新報告檢查了環境(室外)和家庭空氣汙染對兒童健康的影響。

主要調查結果:

空氣汙染影響神經發育,導致認知測試結果偏低,對心理和運動發育具有負面影響。

即使暴露水平較低,空氣汙染也會損害兒童的肺功能。

全球15歲以下兒童93%暴露於超出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指南的PM2.5濃度,他們當中包括6.3億5歲以下兒童和18億15歲以下兒童。

在世界各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98%的5歲以下兒童暴露於超出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指南的PM2.5濃度。相比之下,在高收入國家,52%的5歲以下兒童暴露量高於世衛組織空氣質量指南。

世界40%以上人口(其中包括10億15歲以下兒童)暴露於主要因使用汙染性技術和燃料烹飪而造成的高水平家庭空氣汙染。

2016年,大約60萬例15歲以下兒童死亡可歸因於環境和家庭空氣汙染的共同影響。

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50%以上5歲以下兒童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系由源自烹飪的家庭空氣汙染以及環境(外部)空氣汙染所導致。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面對大氣汙染,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霧霾對兒童危害遠大於成人!這些防護攻略你知道嗎

1.

從日常小事做起踐行低碳環保。減少煙塵排放。不隨意焚燒垃圾秸稈,不燃用散煤,少放煙花爆竹,抵制露天燒烤。

2.

堅持低碳出行。儘量乘公交出行,或合作乘車、步行、騎自行車,不駕駛、乘坐尾氣排放不達標車輛。

3.

選擇綠色消費。優先購買綠色產品,不使用汙染重、能耗大、過度包裝產品。厲行節約,節儉消費,循環利用物品,參與垃圾分類。

4.

鼓勵和引導使用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產品和再生產品,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對生活廢棄物進行分類放置,減少日常生活對環境造成的危害。

5.

油品升級。汽車尾氣是霧霾的主要來源之一,治理霧霾,油品升級勢在必行。

【關注“小崔說健康”,專注健康科普知識宣講,每天學一點健康知識,讓你遠離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