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早前在小米9發佈前的的預熱開始

微博上

小米榮耀的口水戰也多了起來

兩個公司的各大高管懟得也是

有來有回,樂此不彼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主要開始原因還是

榮耀老熊說榮耀V20是手機界的標杆

搭載了眾多黑科技

比如TOF鏡頭Link Turbo

而不是像小米那樣喊口號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小米這邊肯定也是坐不住

直接回懟TOF鏡頭目前並不實用

並向各位客官老爺科普了一番

於是在手機圈裡

科普這一詞便成為了大家

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對象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那麼到底什麼是TOF呢?

它的原理和目前應用情況是什麼呢?

歡迎收看本期大型科技欄目

TOF的未解之謎!

咳咳,不好意思走錯片場了~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TOF原理其實並不複雜

和紅外差不多是一個道理

就是發出光脈衝

遇到物體之後,光線反射

鏡頭通過捕捉的光線的飛行時間

並且運用簡單的公式計算

從而判斷物體和鏡頭之間的距離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而TOF元件:主要元件包含三個部分

光源(此處為激光發射器)、鏡頭

以及感光元件

這也是為什麼在測評榮耀V20的時候說

它是單攝鏡頭的主要原因

因為其它兩顆就是TOF的鏡頭組件

基本不參加拍攝工作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當然

TOF相較於蘋果的3D結構光

也是有它的優點的

首先是工作距離遠

可以獲得5米內有效的實時深度信息;

然後是適用場景廣

無論被攝物體有無特徵點

以及周圍環境較暗或者亮

都可獲得有效的景深信息;

最後是較遠距離精度高

TOF在手機與被攝物體之間的精細度

可以達到釐米級的水平

但由於手機體積的限制

缺點也很明顯

比如手機端可用的主流TOF傳感器

分辨率相對較低

只有180*240,240*320,240*480等

因此在近距離的精細度和X/Y分辨率

也會相對較低

所以跟別談遠距離的精細度了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相對於TOF的精細度

目前用於人臉解鎖的3D結構光

在精細度上,都要好上許多~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同時,TOF元件在工作時的功耗與發熱

也是相對較大的

長時間工作需要的話

需要很好的散熱條件

在手機寸金寸土的內部空間上

CPU的發熱已經很大了

加入TOF鏡頭無疑雪上加霜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最最最最主要的還是

目前基於TOF還未完全成熟

應用場景也較少

像榮耀說的3D美體功能

現在軟件用算法都能做到

用TOF鏡頭來解決這種問題

好比畫蛇添足,多此一舉罷了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目前TOF的應用主要還是在工業

現在在手機上使用

還為時過早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而且TOF最早是出現在

OPPO R17Pro

並不是榮耀V20上

拿這個當榮耀的科技標杆來宣傳

是不是有點狐假虎威了呢?

深度科普:被華為吹上天的ToF技術 和 3D美體到底是什麼?

隨著科技的進步

TOF技術相信很快就會成熟

到時候在手機上也能實現

AR特效遊戲、測距、

3D建模等等功能

那才是真正的實用性上的提升

而不是用於美體之類的自欺欺人

聊勝於無的功能上!

極客修,值得信賴的手機快修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