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早前在小米9发布前的的预热开始

微博上

小米荣耀的口水战也多了起来

两个公司的各大高管怼得也是

有来有回,乐此不彼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主要开始原因还是

荣耀老熊说荣耀V20是手机界的标杆

搭载了众多黑科技

比如TOF镜头Link Turbo

而不是像小米那样喊口号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小米这边肯定也是坐不住

直接回怼TOF镜头目前并不实用

并向各位客官老爷科普了一番

于是在手机圈里

科普这一词便成为了大家

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对象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TOF呢?

它的原理和目前应用情况是什么呢?

欢迎收看本期大型科技栏目

TOF的未解之谜!

咳咳,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TOF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和红外差不多是一个道理

就是发出光脉冲

遇到物体之后,光线反射

镜头通过捕捉的光线的飞行时间

并且运用简单的公式计算

从而判断物体和镜头之间的距离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而TOF元件:主要元件包含三个部分

光源(此处为激光发射器)、镜头

以及感光元件

这也是为什么在测评荣耀V20的时候说

它是单摄镜头的主要原因

因为其它两颗就是TOF的镜头组件

基本不参加拍摄工作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当然

TOF相较于苹果的3D结构光

也是有它的优点的

首先是工作距离远

可以获得5米内有效的实时深度信息;

然后是适用场景广

无论被摄物体有无特征点

以及周围环境较暗或者亮

都可获得有效的景深信息;

最后是较远距离精度高

TOF在手机与被摄物体之间的精细度

可以达到厘米级的水平

但由于手机体积的限制

缺点也很明显

比如手机端可用的主流TOF传感器

分辨率相对较低

只有180*240,240*320,240*480等

因此在近距离的精细度和X/Y分辨率

也会相对较低

所以跟别谈远距离的精细度了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相对于TOF的精细度

目前用于人脸解锁的3D结构光

在精细度上,都要好上许多~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同时,TOF元件在工作时的功耗与发热

也是相对较大的

长时间工作需要的话

需要很好的散热条件

在手机寸金寸土的内部空间上

CPU的发热已经很大了

加入TOF镜头无疑雪上加霜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最最最最主要的还是

目前基于TOF还未完全成熟

应用场景也较少

像荣耀说的3D美体功能

现在软件用算法都能做到

用TOF镜头来解决这种问题

好比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罢了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目前TOF的应用主要还是在工业

现在在手机上使用

还为时过早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而且TOF最早是出现在

OPPO R17Pro

并不是荣耀V20上

拿这个当荣耀的科技标杆来宣传

是不是有点狐假虎威了呢?

深度科普:被华为吹上天的ToF技术 和 3D美体到底是什么?

随着科技的进步

TOF技术相信很快就会成熟

到时候在手机上也能实现

AR特效游戏、测距、

3D建模等等功能

那才是真正的实用性上的提升

而不是用于美体之类的自欺欺人

聊胜于无的功能上!

极客修,值得信赖的手机快修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