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故事|傳說,泰山山門的造型,源於一隻繡花鞋

■編輯:大臉貓 熱線電話||5369528、5369523

這歷來啊,就有人把泰山分為是人鬼神三界。怎麼劃分的?是說啥的都有,咱老夏聽老輩人說啊,現在的泰安城,財源街以南算是鬼界,也就是靈山大街這一塊。而這個岱宗坊啊,就被當做神界跟人間的分界線。

也就是說啊,你過來岱宗坊,可就算是進了仙境了。自然這岱宗坊也就成了泰山的山門。可為什麼要以岱宗坊作為山門呢?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您看看,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所以啊,老夏今天就要給您講一講,這個關於岱宗坊的傳說。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這每一個山都有自己的山神,唯獨泰山不一樣,是山上住了個老奶奶,山下住了個老爺爺,他倆啊都是泰山神。有人說,噢,我知道了,他倆是兩口子。那純粹是胡說八道。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老奶奶是碧霞元君,而老爺爺呢,是東嶽大帝黃飛虎。相傳啊,他倆是兄妹關係。因為都相中了泰山這塊福地,所以在當時封神的時候,也就封神榜那時候,逼得那封神榜姜子牙也犯了難,最後沒辦法啊,二人是相約共掌泰山,一個在山上,一個在山下。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可是這山上跟山下,又怎麼劃分呢?於是啊,這事還得請這個姜太公來當裁判。畢竟他是管封神的嗎,起碼那也是個人事局的局長,安排人事那絕對的權威啊。

可是,這姜子牙老先生本身呢,也想自己獨佔泰山,沒尋思半路被這兄妹倆橫插了這麼一槓子,把泰山搶走了,自己撈不著了。本來心裡就有點著急,於是啊就想借機,治治這個碧霞元君。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誰都想多佔點地方,於是啊,姜子牙就對老奶奶說:“元君吶,你若嫌這地面小,咱們可以再做商量嘛。”

這老奶奶趕緊問:“那,怎麼個商量法?”

姜子牙不慌不忙的說:“你可以找件東西來,往山下那麼一扔,這東西落到哪兒,你就管到哪裡。你看,行不行啊?”

老奶奶心想:就憑我的本領和力氣,扔個百八十里的那沒問題啊。便答應了:“噢,好,就這麼辦,你可得說話算數,絕不反悔。”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可是扔什麼合適呢?其實,姜太公是早就想好讓她扔什麼了,就等著老奶奶問呢。這一問,老薑可就發話了:“依我看,要扔,你得扔個別人沒有的,只有你自己有,這樣,我們下山去找也有個憑證,不會弄錯。我看你穿的這繡花鞋別人就沒有,你就扔它,又好找,別還不敢不認賬。”

老奶奶一聽,心想:對啊,我把一隻繡鞋扔下山,一隻拿在手中,誰敢不認賬呢?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於是想到這裡,便脫下了一隻繡鞋,用上全身的力量,朝山下扔去。這一扔,可就中了姜子牙的奸計了。您想想,這繡鞋能多沉呢,任你扔的力氣再大,那也是輕飄飄地,慢悠悠地落下去。

扔完繡鞋以後,姜子牙和碧霞元君以及其他各路神仙,趕緊一起趕到山腳下,找到了那隻繡花鞋,只見那隻繡花鞋是跟常上頭朝下插在地上,形似一座小小的坊門,他們這一算里程啊,從這地方到極頂,只不過20來裡地。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這時啊,碧霞元君才知道中了姜子牙的計,但有言在先又不好反嘴,只好默認了。再往後來,人們便在這裡建起了一座石牌坊,取名叫岱宗坊,成了登泰山的起點。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要不說泰山是個好地方,各路神仙為了搶地盤,那也算是機關算盡。泰山也流傳著,其實爭泰山的時候,在當時,說什麼呢?有一個傳說,是佛爺和老奶奶之間對決,你看又換了,但是啊結果都一樣,佛祖最後也失利了,以至於如來佛祖是大動肝火,一怒之下把山頂的松樹是盡數拔起光,您看這氣啊,順便登山的盤路一股腦就扔下去了。而這松樹啊,是落地生根,也就有了今天這18盤兩側的對松山的奇景。

而佛爺因為實在是太留戀這泰山的美景了,於是就在山後的玉泉寺落了戶,所以到今天這玉泉寺當地人還叫它佛爺寺。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不管這傳說的版本如何,總之,最後的贏家都是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也就說明啊,碧霞元君在我們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因為泰山人在心裡都認為自己是老奶奶的子孫。正因為有了泰山老奶奶的庇護,泰山呢才會穩如磐石,天下才會國泰民安。

听故事|传说,泰山山门的造型,源于一只绣花鞋

音頻:老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