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最近,

中年老母親們的日子似乎很不好過,

因為“扎心”的事太多了:

前有當爹的“詐屍式育兒”;

後有給熊孩子輔導作業引發心梗;

寧可給不滿10歲的娃徵婚……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不過,一位校長的講話卻讓許多中年老母親得到了安慰,主持人孟非也忍不住在微博上轉發評論稱:“反正是寬慰到我了……轉發的一定是給爸媽的。”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這段精彩的校長講話內容如下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慢養。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讀書的資質,有的孩子沒有。

沒有資質的孩子是用來報恩的,因為讀書特別好的,將來會去美國、英國、加拿大,見面只能靠視頻,讀書沒資質等我們老了可以常伴左右,今天載我們去吃牛肉丸,明天載我們去吃海鮮,想想真美好!

說到底都別再羨慕別人家有什麼樣的兒子或女兒,很多事情冥冥之中早已註定,不必太過強求。用心教育、陪伴成長,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共勉!


家長稱:“兩個小時的家長分享會,只記住了林校長的話: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這段講話最近也刷爆了朋友圈。

有網友表示,

要把這段話保存下來,

輔導自家孩子做作業之前先讀三遍

贊成方

肖瑞含:羨慕自己有最好的爸爸媽媽。

萱草忘憂7603 :保存下來,每次輔導作業之前讀三遍!

世界盡頭姐獨行:是的,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人生,不一定非要成功,生活快樂很重要,每天享受自己的工作,生活,家人,能陪伴左右,生活不是給別人看的!

Morphy羞澀女孩:我不算最聰明、我也不好看、我也不是富二代……但父母對我的諄諄教誨、給了我生命、我應該學會感恩,不抱怨不羨慕其他人優越的環境,隨遇而安……學會知足學會滿足。

花開到白頭:同意。為人父母后,才發現,求的只是他,健健康康快快樂樂長大,一生順遂。


但還有網友反駁稱,

這種觀點在現實生活中並不成立:

沒資質的娃也能賺到錢嗎?

賺不到錢的話,

海鮮牛肉丸又是誰買單?”

反對方

蔥花也是花呀哎:沒資質海鮮牛肉丸的錢哪裡來?

紅色滴蘿蔔綠色滴纓:沒有讀書的資質也可以有賺錢的資質,沒有賺錢的資質也可以有上進的資質,就是別養個啃老族和懶惰鬼出來,否則別說海鮮牛肉丸了,連饅頭都不會給你買一個……

嚕嚕豬2012:要能吃得起海鮮牛肉丸,還要有時間陪你去吃,而不是常年無休,疲於奔命那種。

百曉生1115:牛肉丸和海鮮的錢都是爸媽出麼?

Getting_To_The_Top:不出國的也不見得能陪在父母身邊,不用出門打工。能陪在身邊的也不見得天天買得起牛肉丸和海鮮。當然富二代除外。

YUYOoooooo:然而父母就怕沒有讀書資質的 長大也沒錢請他們天天吃牛肉丸吃海鮮。

有辯證性思維的網友則表示

話說的不無道理,但有點片面。

一來,不是所有優秀的孩子都背井離鄉;
二來,在如今信息化高度發達、交通便利的時代,父母和子女一年只見一次的畢竟少。
但如果娃學習不好,或者遊手好閒,那父母才真得煩到老。



但是,

陪讀吼孩子真的會有用嗎?


做作業太慢被吼,

一年級娃竟跪求媽媽:“請你饒過我!”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段子成真,南京一位媽媽陪娃寫作業竟然腦梗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家長與孩子輔導學習共生關係圖》網上熱傳……


學習往往成了破壞親子關係的罪魁禍首。


吳女士的孩子在南京一所小學上一年級,用她的話說,只要進入寫作業環節,“吼娃”便是家常便飯。最嚴重的一次,孩子竟然直接在她面前下跪。那一剎那,吳女士整個人都懵了!


“當天的作業要求孩子把每道口算題讀3遍,還要記錄時間。因為孩子比較磨蹭,讀得慢,我急起來了,要求她反覆讀。她邊哭邊讀,情緒越來越不好,就‘撲通’一下跪在了我面前,求我放過她。”吳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當時心都要碎了。經過這一次“跪求”,吳女士慢慢變得“佛系”,儘量不跟別人去比。


考試91分,

孩子竟然給媽媽寫檢討書


其實,每次考試總有一些孩子會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沒考好。很多家長認為自己比孩子更難受:“我們急得捶胸頓足,他(她)卻是無動於衷”。其實,當考試失利時,孩子的內心都是很難受的。


檢討書

媽媽:

這次語文考試試卷發下來了,我不敢拿給你看,但是我知道,我也藏不住卷子,最後還是瞞不過你的火眼金睛。

老師讓我先寫一封信給你,在這裡,我先把我複雜凌亂的心情整理一下。

媽媽,我這次還是隻考了91分,我們班這次有18個同學考了滿分。上次我考了90分,當我把卷子拿給你的時候,你皺著眉頭,瞪大眼睛,問我們班有多少個滿分的。

我說有16個同學考了滿分,你當時就氣急敗壞,一下子把試卷拍在桌子上,說“你怎麼這麼笨?其他同學都能考滿分,大家都是一樣的老師教的,別人能考滿分,你為什麼就不能考?”

“你看看,這個題目又做錯了,你就不能用點心嗎?這麼馬虎,一錯再錯。”

“這麼簡單的題目也不會做嗎?你是不是我生的?”

這一次,我拿卷子給你看,肯定又要被你一頓狠批,然後這周的零花錢減半,電視也沒得看了。

媽媽,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這麼笨,我真的很笨嗎?就像你說的,都是一樣的老師教的,為什麼差別就這麼大呢?我每天也完成了家庭作業,

可是我怎麼努力,每次考試都這樣,我也很洩氣,可能我真的就是很笨吧。

媽媽,你為了讓我上更好的學校,你換了工作,來到這裡租房陪讀。我知道你很辛苦,為我付出了很多。

可是,媽媽你知道嗎,每天晚上,我寫作業累了,站起來想活動活動,你就趕緊跑過來問我:“作業寫好沒有?先把作業寫好了再休息”。我就說我要喝水,你就說:“別動,要什麼直接喊媽媽就行了。“我說想去上個洗手間,你就說我一寫作業就事多,說我注意力不集中,可是我的眼睛真的很痛,我想休息一下都不行嗎?

媽媽,我感覺我時刻被你監控著,每天一遍又一遍重複著你給我下達的命令,我感到很累,我越來越覺得學習沒有意思。

媽媽,你總是說我寫作業磨蹭,天天催促我寫快一點,可是我已經很快了,那個字,我寫得再快一點就很潦草了。

媽媽,你總是說我懶,可是我每個週末要上英語、鋼琴、美術、圍棋班。

我只有下課回家後,可以先看一會電視,吃過飯就得開始寫作業,每天晚上寫到11點。如果考試沒有考好,我還得寫檢討和總結。我覺得我已經不懶了啊。

媽媽,你總是說“現在不努力,看你長大以後怎麼辦?就跟你爸爸一樣吧”,我不知道長大以後會怎麼樣,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可是奶奶說我爸爸現在也很好的啊。

對於孩子的難過,很多家長看在眼裡,卻深感無奈。

想想孩子呱呱墜地,他們就是可愛的小天使啊!是什麼把他們變成我們大人眼中的“煩人鬼”?!還不是所謂的學業壓力、家長的焦慮!

有家長說,學習成績並不能代表一切,孩子的教養、內涵、社交能力、創造力往往會給將來的前途帶來更多價值。


北京四中原校長劉長銘有篇雞湯文,流傳很廣,呼籲家長:請鼓勵你的孩子做一個幸福的普通人。


摘抄幾段給大家看看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讀書不好的娃是來報恩的!校長一段話刷爆朋友圈,孟非也狂轉!


我們中國家長和西方家長相比最大不同點就是我們無法接受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對絕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就是現實。

於是,我們為了追求那些我認為虛幻縹緲的目標,就產生了許許多多我們今天看起來本不應該產生的現象。

大家可能聽說過現在奧數已經開到了幼兒園,幼兒園已經開始分快慢班。所以今天我們社會上有更多的現象說明,我們更加看重的是"搶跑"。

其實人生是一場馬拉松,我們可能都看過馬拉松比賽的場景,其實起跑的時候誰站在第一排、第二排根本不重要。

甚至跑完了一萬米誰在第一、誰在第二也不能決定哪一個就是最先達到終點的。

但是,今天許許多多的家長都在拼命地“搶跑”。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家長,像今天中國學生的家長如此的熱衷於“搶跑”。

回想起來我們30多年來靠搶跑培養了這麼多尖子學生、競賽的獲獎者、金牌得主,可我們並沒有看到當初我們期望的從他們之中產生很多科學領域的大師,至少現在還沒有。

所以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孩子都有這樣的過程,開始出生的時候有很多夢想,希望孩子上一個好學校、有一個好成績,慢慢我們的期望逐漸降溫。我們期望這個孩子能夠正常畢業、升學、就業、將來能夠成家、生兒育女、生活穩定、工作穩定、別下崗。能夠在三、四十歲的時候身體健康、家庭和諧、進入老年希望孩子孝順,最後你不能動的時候,所有最初的夢想都沒有了,那時候的夢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邊給我倒一杯水。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路都是這樣的一個過程,最開始有非常高的崇高的理想,但是最後當我們已經垂老的時候,才真正明白其實我們很多時候的培養都是不正確的。

當然,

達到這樣境界的老師、學校和家長,

並不多!


一旦和周圍的人一對比,

大多數人還是慌了神。


其實,孩子的培養,

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


但是,考試沒考好,

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挫折,

希望有個地方可以療傷,

溫暖的家庭、父母的臂彎

是他們最先想到的地方。


而此時,

父母要與孩子好好溝通,

陪孩子一起積極面對挫折。

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