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信託機構不能成為一些股東或集團圈錢的工具

2月28日,銀保監會信託部主任賴秀福在銀保監會吹風會上表示,最近在研究、起草、完善《信託股權管理辦法》《資金信託管理辦法》《信託資本監管辦法》等比較重要的文件,這些制度的安排是著眼於以前10多類文件規範的精簡,奔著規範和有效服務長遠原則考慮的。

賴秀福要求,信託機構要做到“三個堅決”:堅決不做監管套利的工具,堅決不做限制性領域融資工具,比如殭屍企業、限制性行業等等,堅決不做股東圈錢的工具。信託機構永遠做真正的信託機構,而不能成為一些股東或集團圈錢的工具。

賴秀福指出,目前信託行業資產規模僅次於銀行,信託業在中國的金融資源配置中發揮了不同的作用。截至2018年末,68家信託公司管理資產規模22.7萬億元,比年初下降了3.54萬億元,同比穩中有降。其中,事務管理類信託規模13.25萬億元,比2018年初下降2.4萬億元,同比下降15.33%,下降的絕大部分是監管套利、隱蔽風險的通道業務,通道的亂象整治效果明顯。同時主動管理業務在整體結構中呈現上升的勢頭,結構得到優化,也符合預期。

賴秀福表示,近一兩年來,信託行業組織開展了全面自查和現場檢查工作,重點整治包括監管套利、隱蔽風險類的通道業務,進一步規範交叉金融業務,強化信託公司股東行為管理等等,對相關信託公司進行了行政處罰,超過2000多萬元,懲治人員達1000多人次,信託市場的亂象得到了有力遏制,行業風氣得到了好轉,市場秩序顯著改善,牢牢守住風險底線。

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賴秀福表示,信託具有融資功能,顯示出獨特的優勢。鼓勵信託公司積極進行股權投資、基礎產業投資、投貸聯動、併購重組、資產證券化、國企混改。2018年末,投入實體經濟的信託資產規模是16.21萬億元,在整個信託資產規模中佔71.37%,同比提高6.88%。

在制度建設方面,賴秀福指出,最近在研究、起草、完善包括《信託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等一系列文件。賴秀福表示,當前有幾個比較重要的制度,分別是《信託股權管理辦法》《資金信託管理辦法》《信託資本監管辦法》,是契合信託業發展要求來完善的工作安排。這些制度的安排是著眼於以前10多類文件規範的精簡,奔著規範和有效服務長遠原則考慮的。

賴秀福還表示,《信託公司流動性監管辦法》去年已經開始起草了,也徵求過有關方面意見,目前在進一步配套。但還要把前面三個辦法出臺,再相應將流動性指標跟著資金信託、股權等管理辦法微調。

關於下一步工作的總體安排,賴秀福表示,要堅持強服務和防風險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堅持在尊重市場,依法監管的基礎上,實現推動信託業迴歸本源,服務實體,服務人民的定位,聚焦去亂象、去嵌套、去通道、去剛兌、防風險、補短板,要求信託機構做到“三個堅決”:堅決不做監管套利的工具,堅決不做限制性領域融資工具,比如殭屍企業、限制性行業等,堅決不做股東圈錢的工具。信託機構永遠做真正的信託機構,而不能成為一些股東或集團圈錢的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