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爺”三部曲:完整的蝙蝠俠人設!

自2012年8月,蝙蝠俠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上映後,時至今日,DC再也沒出過一部“姥爺”的電影(2016年出的《“姥爺”戰大超》不算“姥爺”的單獨電影)。

“姥爺”三部曲:完整的蝙蝠俠人設!

樂哥推測:DC和諾導,已經通過三部曲完成了蝙蝠俠的人設,重塑了蝙蝠俠的銀幕形象。如果過度消費這一IP,反而不美,甚至有狗尾續貂的嫌疑。

“姥爺”三部曲:完整的蝙蝠俠人設!

以下是樂哥對自己推測的論述:

第一.《蝙蝠俠》三部曲,完整地交代了布魯斯的認知、情感、意志的形成、轉變及確立的過程!

首先是布魯斯對於恐懼的認知轉嫁過程。

布魯斯因為童年陰影,非常恐懼蝙蝠。在接受忍者大師訓練期間,恐懼得到了強化和釋放。回到哥譚市後,他已經克服了內心的恐懼,並把對“蝙蝠”的恐懼轉嫁給了哥譚市所有的壞蛋。

“姥爺”三部曲:完整的蝙蝠俠人設!

其次,是對犯罪情感的轉變。

父母被殺害後,布魯斯也曾經歷過短暫的迷茫。後來被忍者大師“洗腦”了一段時間,回到哥譚市後,經過管家、瑞秋、戈登等人的正面強化,完全否定了思想中“以暴制暴”的錯誤認知。結合父親和忍者大師對待犯罪的兩種極端態度,布魯斯覺得,公平公正的司法體制,才是罪犯的剋星。也就在那個時候,他萌生了退意。

最後,是蝙蝠俠“黑暗騎士”意志的形成。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小丑在與蝙蝠俠的博弈過程中,其實有數次已經佔據上風。布魯斯因此“惱羞成怒”,憤怒使他暴露出了一些人性方面的弱點。(我有一篇文章專門介紹這部分內容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最愛的人離去、想通過司法體系讓哥譚市重回光明的計劃慘勝、被所有人誤解……。影片最後,看到維護正義的蝙蝠俠被司法體系內的警察追殺,心裡堵堵的,說不出的難受與諷刺。

第二.既然故事已經講完了,那麼,我就先下了。——“姥爺”事了佛衣去,深藏功與名。

從瑞秋離世開始,布魯斯其實已經開始厭倦化身為“蝙蝠俠”的生活了。他知道,自己不可能一輩子隱藏在黑暗中,更不可能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就能維護整個哥譚市的安寧。所以他把希望寄託在了哈維與戈登身上,希望公正的司法體制,能降低整個哥譚市的犯罪率。結果,事與願違,一生之敵——小丑,這個時候跳了出來,粉碎了他的所有希望。

“姥爺”三部曲:完整的蝙蝠俠人設!

收拾完小丑,布魯斯已經是身心俱疲,他只是一個凡人,也會受傷、也會破產、也會倒地不起、也想過正常人的生活。於是,在最後,蝙蝠戰機帶著核彈飛向大海的時候,他藉機功成身退,為三部曲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總體來說,《蝙蝠俠》三部曲,已經完成了布魯斯的全部人設。他有隱藏的秘密,有不想提及的過去,有人性的弱點,有心中的真愛……。最最重要的一點,蝙蝠俠,跟我們一樣,也會累,也會老去。

所以,按照DC的德性,近幾年肯定是不會再出“姥爺”的相關電影了。

目前來看,DC的《守望者》、《蝙蝠俠》三部曲、《海王》等作品非常不錯,整個DC宇宙也在慢慢復甦。希望能看到一個和漫威不一樣的宇宙。

喜歡的小夥伴請點關注,我們一起侃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