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譯者的話:

島國刃具因質量佳、完工度高,

漸漸被大家所熟知與接受。

與它一同的,還有島國的

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得益於中日兩國都使用漢字,寫在磨刀石或其外包裝上的漢字,能讓我們迅速對它產生基本的認識;但也正因如此,給我們去深入瞭解這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產物,設置了一道無形的障礙。就連筆者自己,時常也會望文生義,產生誤解。

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圖1」產於京都砥各種砥石

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圖2」京都砥石商標

再加上天然砥石不同於標準化生產的人工砥石,其本身便是自然的產物。每塊砥石的差異性與因人而異的使用體驗,就足以讓我們摸不著頭腦。使用天然砥石時也需要一定的知識累積與實踐經驗,並與它進行反覆磨合,逐漸瞭解石頭的“性格”後,才能更好的發揮出天然砥石的功效。

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圖3」天然砥石採挖現場

前言

天然砥石在日本全國幾乎都有分佈,但其中被稱為「合砥」的天然砥石卻只在京都出產。鎌倉時代至今,合砥一直被用來對刃物進行最後一道精細研磨。

接下來就合砥的歷史與地質學方面的成因做一些簡單的介紹。

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雖說合砥的採挖最早可以追溯到平安時代「公元784年至1192年」,但天然砥石的興起保守估計可追溯到八百年前的鎌倉時代「公元1185年至1333年」。這可以從重要文物『神護寺領繪圖』「1230年」中描繪砥取峰的畫面中看得出來。

建久元年「1190年」本間籐左衛門從當時幕府將軍源賴朝手下掌管砥石的大臣那裡得到許可,允許他在鳴滝、梅ヶ畑、高雄山這幾座砥石礦山的中心處採挖合砥。

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圖4」鳴滝產合砥

現今家庭中使用的磨刀用品,一部分仍是傳統砥石,再有便是更方便快捷的磨刀器。雖說砥石仍是家庭的必備之物,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砥石的使用頻率也越來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無需研磨的陶瓷刀,或是各種刃具的研磨服務等等。

然而對於尚處在腰間佩刀的武士時代的日本而言,研磨工具是十分重要的日常用品。從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公元1336年至1867年」,本阿彌家族一直以刀劍研磨、刀劍鑑定為家業,服務於當時的幕府階層。

之後本阿彌家族從當時的掌權者德川將軍處,得到了鳴滝、高雄、栂尾等五座砥石礦山的管理支配權。本阿彌家族也一直從事與砥石和刀劍相關的行業,直至明治維新時期。「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

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圖5」研磨作業中的 本阿彌光遜

當時的天然砥石,有一部分是專供特權階級研磨武士刀所使用的特級品,另外還有一些,是存在一些瑕疵、被淘汰的普通品。這一部分普通品被本阿彌家族拿來,以低價推銷出去。本來專屬特權階級享用刀劍砥石,逐漸被匠人用來研磨木工工具與剃刀。

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圖6」較窄小的剃刀用砥石

雖說是被淘汰下來的瑕疵品、普通品,但較之普通匠人用來研磨木工工具的砥石,其性能仍要優越許多,有效的提高了刃具研磨所能達到的鋒利度。隨著這種天然砥石在建築、工藝等領域「使用刀具的行業」的影響力逐漸擴大,開採砥石的區域也從日本丹波地區向滋賀地區擴大,產出量日益增多。

天天然磨刀石「日本稱砥石」文化

「圖7」各地出產砥石

這種從古代開始就與日本人生活密切相關的合砥石,是怎樣形成的呢?

下面就讓我們結合地質學來做一番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