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豬佩奇教壞孩子,家長紛紛叫停並呼籲停播該劇,你怎麼看?

冷靜的帥鍋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來幾年前喜羊羊與灰太狼熱播,但是因為有小孩仿照動畫片“燒烤同伴”、“拿著雨傘從陽臺跳下去”等動作,然後家長紛紛呼籲停播該劇。

如今又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卻還在埋怨都是動畫片的錯。舉個例子,如果你每天吃很多飯導致長胖,你難道要怪飯太好吃了嗎?

其實,大多數家長的出發點可能是好的,家長們無非是想讓自己的孩子們生活在一個良好的環境,健健康康地長大而已。

但是家長們是否應該冷靜地看待這個問題,生活中有太多的未知數,家長根本無法時時刻刻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任何傷害,也無法猜測到孩子小小的腦袋裡到底在思考什麼,也不知道單純的他們下一步會做出怎樣的舉動。

就好像我們常說的,既然我們改變不了環境,那就讓我們去適應環境一樣。家長無法預料一部簡單的動畫片會給孩子們帶來怎樣的影響,但是家長可以在孩子看動畫片時教導孩子,什麼樣的行為在生活中是不可行的,是危險的。

試問家長如何能杜絕孩子去接受不好的事物?

雖然家長的出發點都是為孩子們好,但是看待問題還是需要理智一些的。家長可以去引導孩子接受新事物,認識新事物,但是不可以阻止孩子去接觸新事物。這部動畫片之所以現在受到歡迎,應該是有他的可取之處的。

動畫片是孩子們兒時的一種美好的幻想,每個人都有一個童話夢。動畫片也是孩子學習的一種方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說,孩子們看這部動畫片,可以學習小豬佩琪一家的樂觀、灑脫、率真的一種生活態度。凡事不能只從壞的方面思考問題。

所以家長們應該理性一些,與其想方設法地去阻止這些動畫片播放,還不如多教導自己的孩子,向他們多灌輸一些生活經驗,讓他們的思想逐漸成熟起來,提高對事物的判斷,和對生活的認知。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聽到這個新聞,說真的,我覺得家長們有些“矯情”了。一個動畫片能夠那樣風靡全球,必定有它成功的道理,到了中國,你可以說它水土不服,但它能夠適應世界各國,說明它傳達的價值觀,傳達的教育意義是得到公認的。

我大概也看了一下家長們的吐槽,實際上,這些家長朋友想想自己小時候怎麼度過的就應該能夠釋然一些,其實我們的孩子很可憐,他們很少有機會接受到我們小時候那樣的環境和條件了。可能有朋友會說,現在時代進步了,社會發展了,孩子們應該適應新時代的環境,這個沒毛病。但是所謂我們“舊時代”的那些玩法,其實才是真正符合一個生命個體自然成長規律的,也是孩子最需要的東西。70、80後的家長朋友們,有多少朋友,除非是孩提時代遭遇重大變故的情況,正常的家長成長起來的孩子,有多少朋友敢說自己的幸福指數不如現在的孩子高的?我們那個時代雖然物質條件相對匱乏,但它為一個孩子的童年生活卻提供了更適合的環境和條件,在精神的幸福上秒殺當下的孩子。


反觀小豬佩奇,它用一家小豬做主角,也映射了一點,人如果能做到像小豬身上的某些習性那樣去生活,可能才是最能解放人性,實現一種真正的返璞歸真,將人這個“高級生物”徹底融入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中去,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一種灑脫、快樂,無憂,率真,純潔的生命狀態。

家長們思維一定要更加開放一些,不要用自己主觀的權衡標準去約束孩子們的一些“孩子行為”,孩子如果沒有了孩子樣,反而是更可怕的。我知道即便我這樣說了,很多家長仍然是不以為然,至少仍然會反對自己的孩子生活中出現“小豬”的種種“不良行為”,寧願孩子是個“小大人”,因為這樣能得到普遍的認可。所以,這樣孩子也就被淹沒在了芸芸眾生中,繼續著自己的《平凡之路》。平凡之路沒什麼不好,諷刺的是,幾乎每個家長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不平凡的,那我只好表示無語了。


少兒財商碩羽爸


最近這個話題都快成熱門了。說實話,一開始我很贊成家長和小朋友一起來看這部動畫片,因為豬爸爸和豬媽媽在面對佩奇和喬治犯錯時,從不會打,不會罵,不會吼叫,而是從正面去引導他們。



而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看了這部動畫片,學的淨是不好的毛病。比如說,踩水坑,學豬叫,喬治的口頭禪“討厭”等等,還有些家長認為,佩奇很自私,擔心孩子看了會跟著學。



我個人認為,踩水坑,學豬叫都沒什麼可擔心的,小朋友可能會覺得這樣好玩兒,我家小朋友有段時間也這樣,但我沒做太多幹預,現在,他的這些行為已經完全消失了。我之前也在建議家長陪孩子看動畫片,這樣可以和孩子有共同話題,促進親子關係,還可以在發現動畫片中的不對的地方,適時糾正。



有一集,豬爸爸帶佩奇和喬治去參觀他的辦公室的時候,佩奇和喬治在貓小姐的辦公區的所作所為,讓我非常吃驚:為什麼豬爸爸會不阻止?難道他不知道這已經給別人添麻煩了嗎?並且,我個人認為這是浪費紙墨的行為。所以,我在陪孩子看的時候,我告訴他:“寶貝,你看佩奇和喬治這麼做是不對的,他們這樣很浪費紙和墨水,還有啊,他們把紙搞得到處都是,貓小姐還要辛苦收拾,這就給別人添麻煩了。如果想嘗試呢,一次兩次就好了,不能一直玩個不停。”他同意的點點頭:“嗯,對的媽媽。”我也相信他聽懂了。

沒有任何一部動畫片是十全十美,沒有瑕疵的,家長也不要指望靠動畫片來教育孩子。動畫片可以看,家長在挑選的時候需要下功夫,但同時也要做好引導工作。


T哥孃親


我小孩非常喜歡看動畫片,小豬佩奇,朱琪光頭強都會看,有的時候也非常苦惱,走路的時候他也會經常去踩水坑,在家裡翻箱倒櫃找零食吃。現在很多孩子早熟都是因為這種動畫片,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別強,而且5到12歲是她記憶能力最強的時候,基本上可以做到過目不忘。

小豬佩奇教壞孩子,我們不能說是教壞孩子,他都有十足的好奇心,他只是在模仿而已,他們海內有判斷好壞的能力。作為孩子的家長,我們要適當的引導,看到孩子不正確的行為的時候,我們要自己並告訴孩子正確的方式該怎樣去做。

如果孩子做出一些行為是錯誤的,家長又沒有及時的指正,長久下去就會形成不好的習慣。停播動畫片這種方法,我認為是不可取的。小孩子不看動畫片,她又會被其他事物所吸引。動畫片我們可以給他看一些,不能用成人的思維去判斷動畫片的好壞,因為動畫片的製作方思維也有一定的侷限。

小孩子沒有識別好壞的能力,回想一下,我們小的時候也會經常明明知道是錯誤的,但還要去嘗試一下。當時是什麼樣的心理呢?為什麼會這樣呢?既然爸爸媽媽告訴我們,這件事情是錯誤的,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嘗試呢?

每個小孩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只是這個錯誤是大還是小?做為家長在做好父母教育責任的時候,不能剝奪了孩子的試錯權,我們要給孩子試錯的機會。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你認為小豬佩奇會教壞孩子嗎?如果停播該劇過後,你會給孩子看什麼樣的動畫片?歡迎在這裡分享。


培訓師楊景雲


如果不是我的小女兒喜歡看小豬佩奇,我都還不知道有這動畫片呢。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也說幾句。說得肯定不對,萬一說對了,你們關注拍磚就好了。

對於家長呼籲停播《小豬佩奇》,我覺得是小題大作,完全沒有必要。

幼兒看卡通是天性。孩子們對未來世界的很多認知,包括語言的學習,都是從看動畫片開始的。

動畫片色彩鮮明,語言簡單,故事短小,動作誇張,是孩子啟智的好東西。

動畫片一般都是從孩子的角度來看世界,表達自我的。

我女兒才2歲多,她喜歡說:這是什麼?你在幹什麼?謝謝你。

我發現她的很多語言是從動畫片學到的。時不時她會說出一些有意思的詞彙。什麼大功告成之類,很明顯大人沒有教過,是從動畫片潛移默化接受的。

她喜歡看《小豬佩奇》《熊出沒》還有小黃人的動畫片。

動畫片不能用我們成年人的角度去評價。只要動畫片沒有包含恐怖鏡頭,沒有色情暴力成分,就可以了。如果按照我們成年人的理解,光頭強與《貓和老鼠》都有很多危險動作,是不是也要叫停呢?

孩子模仿是天性。孩子模仿佩佩豬跳泥坑、學豬叫,大人耐心給孩子指出——人要乾淨,人是不能發出豬叫的。

相信孩子開始好奇貪玩,慢慢也會改正的。

只要孩子喜歡看,即使小豬佩奇是學習卡通,是學英文的,那又有什麼關係呢?

所以,不要聽所謂專家的危言聳聽。如果按照專家的標準,所有的動畫片都該停播了。

作為家長,做好兩點就可以了:

1.控制觀看時間。不要讓孩子沉迷電視,一般每天要控制在兩小時以內。

2.做好正面引導。對於孩子表現出來的某些不良模仿言行,要及時糾正。

能夠播出的動畫片都是經過相關部門審核過的,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

6歲之前的孩子看動畫片,有模仿也很正常的,家長沒有必要被搞瘋了。

至於幼兒園老師的困擾,那是因為那老師沒有走進孩子內心。

如果每個孩子都乖巧伶俐,天賦異稟,要你幼兒老師幹嘛?

——謝謝你的關注/點評/轉發!


小李滔滔


每部動畫片都有它自己的方式來教育。






用戶63979908659


小豬佩奇不是完美的,但是說他教壞小孩要求停播我覺得也太誇張了吧。


我女兒今年三歲,她也非常喜歡看小豬佩奇。說實話最開始我自己看的時候也非常的擔心她會學豬叫跳泥坑,畢竟這兩件事在動畫片裡出現的頻率太高了,而且孩子的模仿能力不是一般的強。

不過後來我發現她對學豬叫完全沒興趣,但是對跳泥坑確實是一直心心念念。


這讓我一度也感覺到十分的為難,自動腦補了很多小孩在泥坑中滾來滾去的形象,可是後來一想,哎,現在哪來那麼多泥坑讓孩子去滾呢?而且真的去滾一滾就變成壞孩子了嗎?這明顯是自己太焦慮了呀。

後來我專門給女兒買了一雙小雨靴,在下雨之後會帶他到小區裡面走一走,讓他穿著雨靴在水裡踩一踩,孩子玩得很高興,並且也沒有要求坑裡打滾兒。


更重要的是小豬佩奇裡沒有特別不適於兒童觀看的因素,比如暴力,三觀也算挺正的。有很多東西讓我這個成年人看了也很有感觸呢,比如怎麼做不焦慮的家長。

總的來說,凡事有利有弊,如果有不好的地方家長才更要做好引導,不能什麼事情都讓動畫片背鍋。


漠小西育兒時間


你好,我是100教育的老師,你的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一部作品非常受目標用戶的歡迎都不是偶然的現象,也沒有絕對的好和不好,我認為不應該只看到了不好的一面就單方面的叫停該劇,是不是應該正確理解和分析之後再回頭看是不是一部有意義,值得讓孩子學習的一部動畫片。

我們先從幾個問題來分析一下吧~

1.《小豬佩奇》為什麼這麼受小孩子喜歡?

我看過之後發現,該動畫片情節設置很簡單,每集時間很短,就5分鐘左右,內容很好理解,大家開心快樂、其樂融融。每集發生的故事也都是現實生活可能會發生和遇到的事情,在不知不覺中讓你感覺愛與幸福,而不是單純的只是在說教,尤其是針對家庭教育,遇到一些問題該怎麼處理等等,其實對家長的啟發都很大,我自己是感觸挺深的。

2.《小豬佩奇》是否是對孩子有意義的一部動畫片?

我們家小孩子四歲,先不說這部動畫片是否會為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再看動畫片的時候我是堅持讓孩子看英文原版的,最初的目的也很簡單,就是想給孩子一個英語環境,孩子比較小,沒想他能對動畫片有什麼深層次的理解,但是效果卻是立竿見影的,一次偶然的時候,孩子竟然給我背誦了裡面的一段對白,發音純正,當時我就很驚喜,後來觀察了一下,孩子會在觀看的時候,模仿裡面人物的對話,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於我這個孩子家長而言還是非常喜出望外。

而就動畫片本身而言,在細節的處理上也非常講究,例如豬父母要求孩子們睡覺的時候牆壁上時鐘都是在七點,樹立良好時間觀念和家庭規則;

父母對孩子的很多行為重在鼓勵,而非先入為主的上來就說“不”,並且會積極參與到孩子們的活動中,畢竟行動是最好的教材。

又比如,豬媽媽的生日,豬爸爸給豬媽媽放假一天,和孩子一起為媽媽準備生日驚喜,又是準備早餐,又是做蛋糕,折騰了一天,最後豬爸爸送給豬媽媽的生日禮物是兩個人的單獨約會。

看著爸爸媽媽穿戴一新去赴浪漫的事約會,孩子心裡也會埋下一顆種子,這對他們未來自己建立家庭提供了一個模仿的範本,核心就是父母的互相尊重和彼此相愛。

對於孩子來說,爸爸愛媽媽,會給他們最大的安慰。

3.孩子看了動畫片有什麼不良的習慣?

就像題主問題裡所描述的那樣,並且我也看到了很多相關的報道,但是總結起來其實是對孩子是行為上的影響比較多,比如題主提到的“模仿佩佩豬跳泥坑、學豬叫”等等,但是我們家寶寶沒有出現過類似的現象,所以我也不好妄想判斷,但是,我認為孩子正在成長階段中模仿的時期,這個時候孩子在接觸這種對他日常行為有影響的事物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對孩子有正確引導的義務和職責,所以不應該只是簡單粗暴的叫停一部動畫片。因為家長不能阻斷孩子成長過程種一切不利因素。家長也應該學會如何去教育和引導孩子成長。

所以綜上所述,利還是大於弊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得有讓她開心的並且有教育意義的事物出現,作為家長應該高興才是,細想一下,已為人父人母的我們,童年看過的動畫片不都是我們幸福的回憶嘛,所以孩子開心快樂,並能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不必這麼細思極恐~


100教育1對1


我家孩子最喜歡的動畫片就是《小豬佩奇》,我不覺得會教壞小朋友,相反《小豬佩奇》是一部非常好的家庭教育動畫片。



《小豬佩奇》故事圍繞一隻名叫佩奇的小豬以及她的家庭和朋友展開,佩奇還有一個弟弟喬治,這很符合現在很多的二胎家庭。人物設定很鮮明:

1、佩奇:一個可愛的小豬,愛打扮,喜歡跳泥坑

2、喬治:活潑又調皮,性格非常感謝像現實生活的小男孩。

3、豬爸爸:雖然有點迷糊,但是對於佩奇河喬治是非常疼愛的。

4、豬媽媽:是一個非常賢惠溫柔的媽媽。

一家四口相親相愛,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小事,讓孩子們明白一些最簡單的道理。我是陪孩子一起看的《小豬佩奇》,也經常給孩子念小豬佩奇的繪本,我覺得這個系列還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比某些喊打喊殺,髒話連篇的動畫片真的好太多。


至於現在有些家長認為會教壞孩子,我覺得根本上還是家長自己的原因,很多時候,孩子還是要靠父母引導的,我家孩子也喜歡跳泥坑這個劇情,我給她買了雨衣雨鞋,在雨停的時候讓他跳跳小水坑,她很開心,同時我會告訴她注意事項,告訴她什麼時候能跳,如果跳就需要穿雨鞋,(這個在動畫裡也是有的,佩奇要跳泥坑媽媽每次都會提醒她換靴子)


天天媽媽育兒說


個人覺得小豬佩琪挺好的,閨女很喜歡看,不過孩子不能總是看電視,一天看電視的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內,現在上幼兒園了,家裡基本上沒開過電視。

孩子天生就會模仿,這並不是孩子的錯,我覺得還是家長過分誇大了這種模仿,就像孩子不看小豬佩琪,她也會見到水坑去踩踩,看看狗狗可能會去學狗狗叫一樣,孩子有一個過渡期,只要家長適當的引導,孩子是知道是非的。



模仿是人的一種本能反應,當孩子模仿的很像的時候,孩子是很有成就感的,他不光模仿電視動畫片的動作,說話,家庭成員的一言一行孩子一樣會模仿,我們在討論動畫片的不好的同時,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我們自己的言行舉止是不是也給孩子帶來了影響,有沒有教給孩子是非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