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安徽省人大代表陆应平:“小而美”社区养老模式破解民生痛点

人民网合肥1月16日电( 叶传增)大观区是安庆市老城区,现有60岁以上人口5.45万人,占总人口19.5%,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空巢化趋势明显,养老问题成为全区最大民生痛点之一。如何解决“养老难”问题?两会期间,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庆市大观区委书记陆应平向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讲述了破解之法。

“近年来,大观区以提供更加优质、经济、方便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为目标,探索推进‘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政府来兜底’的‘小而美’社区养老建设,着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陆应平说。

陆应平介绍,所谓政府兜底,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设好养老硬件设施。据了解,大观区投资1200万元,在城区建设居家养老服务站23个,在农村建设农村幸福院22个,实现45个村(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投资1100万元在3个乡镇建设农村敬老院1所,建成床位332张,实现五保老人100%供养。

除了政府投资建设,大观区还在政策上对养老服务业发展予以支持。比如,对于租赁公有房产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前三年租金予以免除,三年后租金减半;对正常运营的社区养老服务站给予每年3-5万元的补贴;对新开发建设的小区,按照新建的住宅小区每百户20至30平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并作为规划审批和验收的前置条件。同时,建立健全床位一次性补助、运营补贴和财政收入增长挂钩机制,每张床位一次性建设补助5000元、每月补助600元,养老服务奖补资金投入年均增长40%以上。

“政府强保障,社会唱主角。”陆应平告诉记者,大观区采取“公建民营”“委托运营”“共助民营”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机构服务理念、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满足不同人群的低、中、高端养老需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人,大观区从多方面精准提供养老服务菜单:对不想离家的老人,提供定期上门康护护理、家政服务、老年用品配送等一条龙服务,让老人足不出户在熟悉的环境下安心养老;对于需要康复服务的老人,由养老服务站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专业化病患陪护及康复护理服务;为单独在家生活不便、有孤独感、子女不放心的老人,提供社区全托养老或日间照料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大观区还将互联网技术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全面推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互联网+”服务模式,依托“云+网+端”大数据平台,建立起老人健康管理、定位服务、紧急报警、一卡通等微系统,实时跟踪老人的安全、健康、文化娱乐等动态信息。

“通过电脑或手机终端平台,监护人可实时掌握老人的健康信息及生活状况,服务站适时提供或调整专业化服务,第三方医疗机构第一时间掌握老人健康安全的动态信息,从而对老人进行及时有效救助。”陆应平细数智慧养老服务的好处。

据介绍,未来大观区还将积极探索“医养融合、以养为主”为核心的健康养老专业服务途径,努力构建集医疗、养老、康复为一体的社会化养老新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