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大奸臣阿合馬的斂財手段

元朝大奸臣阿合馬的斂財手段

我們今天從元史中就搜尋當時的經濟政策,第一位映入眼簾的是回族人阿合馬(烏茲別克斯坦)。元史對此人的評價是擅於斂財、禍國殃民,毫無疑問的被列入元朝奸臣榜首位。此人從何處來至今都是個謎團,民間傳言是跟著察必皇后遠嫁而到了蒙古。因緣巧合之下可能和忽必烈是幼師的玩伴,1262年阿合馬官居大元帝國財政部長。

阿合馬的主要政績就是斂財,明朝修的元史大罵的鹽鐵專賣就是阿合馬的主要發明。我們根據史料來回憶一下這些苛政的具體實施方案。1262年,阿合馬通過系列政治手段在徐州一帶取得了一批鐵礦。阿合馬利用這些生產資料開始了大鍊鋼鐵運動,一年之內就生產生鐵上百萬斤,鑄造農具幾十萬件。

元朝大奸臣阿合馬的斂財手段

一個壟斷企業的成功一般只要把持住生產源頭,財富就會源源不斷的流入經營者的腰包。阿合馬的過人之處就是生產、銷售一把抓,並且通過權利強買強賣。並且很有創意的做了一個超前的營銷策略,以舊換新。從字面很容易理解內容,只是操作手段有點拿不出手。舊農具幾乎是白送的方式流入阿合馬手中,新農具麼比以前的價格高出一倍以上,不好意思壟斷的以上就是別無分號只此一家。最狠的是法律規定,不使用官方農具者大牢伺候!更狠的是阿合馬公司賣鐵器的交易媒介是糧食,元朝發行的紙幣不要。

我們看看這個鐵器公司給阿合馬賺了多少錢,經營一年後阿合馬上繳朝廷利潤就達到四萬石糧食(一石=120斤)。而鐵器公司當時的經營範圍只是區區兩州,這幾百萬斤糧食可以想象斷了多少人的活路!

鐵器專營之外還有一個斂財利器,那就是鹽稅。1264年阿合馬把眼光轉向了人人需要的鹽巴,他規定各地方政府必須嚴禁私鹽買賣。為了避免地方官執行打折扣,阿合馬核算了一個數字。他根據各地方政府的人口,按照一定量化標準攤派給個地方政府繳稅標準。毫無疑問,鹽稅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鹽稅改革之前,元朝鹽產量為三十萬斤朝廷收入七千餘兩白銀。阿合馬改良鹽稅當年,產鹽五十萬斤,鹽稅收入一萬兩千餘兩白銀。十年後,產鹽達到了兩百萬斤,鹽稅收入達到了七萬兩白銀。

元朝大奸臣阿合馬的斂財手段

這些錢都是從來百姓的生命擠出來的血液,忽必烈有這樣一個理財磚家就可以四處征戰,蒙古鐵騎所到之處秋風掃落葉。如果大家覺得阿合馬這些手段斂財已經忍無可忍了,那麼下面的貨幣改革實在不知道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其所為。

公元1275年,大元帝國征服了南宋江山。面對江南花花世界,阿合馬舉出了殺手鐧貨幣掠奪南宋財富。第一步廢除南宋紙幣,與此同時為了表現大元帝國的大氣可以用中統鈔兌換舊幣。兌換比例為1:50,這個價碼還是比較仁義的做法。中統鈔發行之初大院帝國規定了其與黃金的兌換比例,也就是說中統鈔就是紙黃金。而南宋紙幣隨著國家滅亡已經淪為廢紙,但是阿合馬本身就是一個奸詐小人,他留有後手。

元朝大奸臣阿合馬的斂財手段

第一步,回收各地方兌換處貴金屬儲備。第二布除中統鈔外其他元國紙幣。第三步加急趕印中統鈔去江南採購物資。這三步棋招招入骨,步步敲髓。江南花花世界的財富,就這樣被合法的轉移到了帝國國庫。而江南人民只留下了一張張做工精美的中統鈔工藝品,中統鈔已經從本質上完成了蛻變。從錢變成了紙!

中統鈔在民間成為了廢紙,但是阿合馬的嫡系卻成了真正的金銀。公元1282年,阿合馬被一個叫王著的人刺殺。平時被阿合馬淫威淹沒的聲音開始反擊,當忽必烈知道詳情之後採取了開棺鞭屍的處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