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約談富士康:從冰冷到熾熱,背後意圖,劍指何方?

——特朗普約談富士康:從冰冷到熾熱,更深意圖在於“圍點打援”?

據CNBC新聞網2月1日消息,富士康在一份聲明中寫道,“本公司和白宮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討論,美國總統特朗普還和本公司CEO郭臺銘進行了私人談話,富士康會繼續推進面板工廠的建設計劃。”富士康還在聲明中重審“建設威斯康星州硅谷”的承諾,並“期待擴大在美投資、繼續在當地擴招”。隨後特朗普還在推特上“補刀”:和我談完,富士康就傳出這樣的好消息!(新浪新聞2月2日)

特朗普約談富士康:從冰冷到熾熱,背後意圖,劍指何方?

富士康到底有多著名,以至於特朗普親自出面與之談話?富士康的著名是當然的,也是不容置疑的,可以這樣說,中國人甚至是全世界,每個人手裡拿過的品牌手機或者筆記本,都可能在富士康的流水線上轉過一圈,因而,富士康就是全球OEM的老大,所以,特朗普要親自出面與之談話。

而對中國人來說,富士康之所以著名,並不是因為它的來料加工貼牌生產的OEM方式,而是它每幾年一個輪迴的員工跳樓事件。因為這些跳樓事件,使富士康家喻戶曉,不管是打工仔,還是打工妹,都對富士康有著雙重的認知,即是愛,又是憂。

從2013年的新聞可以看出,富士康員工的跳樓事件層出不窮,最高峰的時候,竟然在一年內完成了“四連跳”。因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富士康員工的連環跳樓事件和背後的工作壓力,以及半軍事化的管理,當然,歸結在一起,就是不尊重勞動法和員工權益,而這,才是富士康最“著名”的方面。

特朗普約談富士康:從冰冷到熾熱,背後意圖,劍指何方?

而對於美國來說,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對這種低端OEM的方式不屑一顧,因為美國工人對勞動法非常看重,如果有不遵守勞動法前科的企業在美國招收工人,是件很難的事,再加上這種低端人海戰術的OEM生產方式,既無自己的技術含量,又無自己的知產權,在美國本來就不受青睞,因而,美國政府從來不把它放在眼裡的重要位置。

事實上,就在1月30日,郭臺銘助理胡國輝接受路透社採訪時透露,富士康在威斯康星州的建廠計劃可能將要“縮水”,尤其是其面板工廠,或將遭到擱置。他給出的理由是:在美國建造先進顯示器的成本過高,“我們在此沒有立足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在特朗普與郭臺銘進行私人談話之前,富士康確實是受到了冷遇,而在這種冷遇之中,郭臺銘助理胡國輝進一步表示,與其在美國生產液晶顯示面板,不如先在中國生產,然後運往墨西哥進行組裝,再將成品進口美國。顯然,富士康在美國已經走到了灰心的邊緣,退堂鼓是一定的了。

特朗普約談富士康:從冰冷到熾熱,背後意圖,劍指何方?

然而,特朗普為何又火速約談郭臺銘,表示出極大的挽回呢?其實,這事並不簡單,一方面是,特朗普要保住自己的威信以及連選勝算,就要解決大量的就業問題,而富士康這樣的企業,雖然既無技術含量也無知識產權,但卻可以吸納大量的低端就業人口,而就美國的就業統計結構來說,從數據上並不區分高端與低端,但對特朗普來說,這會更好,因為就業數字的上升,就是他執政能力的表現。

另一方面,特朗普正在全力圍攻中國的一些特定企業,如華為等高端企業,而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心裡會畫出這樣一幅有待確定的“思維腦圖”:即如何將富士康與華為等高端企業連結在一個平面上,使它們之間產生特朗普想要的某種相互制約的效果,這有助於現實特朗普圍攻一些中國特定企業的既定戰術,即“圍點打援”。

換言之,如果富士康接受了特朗普私談的全部內容,那麼,反而是給特朗普吃了一顆定心丸,但特朗普的意圖遠遠不止於此,因為這是特朗普的連環用意,因此,特朗普還一定會對富士康來一次更加明確的私談。其目的也基本不出左右:既然接受了美國的挽留,那就要做出點實際行動。

特朗普約談富士康:從冰冷到熾熱,背後意圖,劍指何方?

因而,特朗普下次與富士康的私談,定會亮明底牌,那就是不能接受華為等一些特定企業的OEM訂單,在美國的富士康肯定不能,但特朗普的最終目的,是要求在世界各地的富士康都不能接受這些企業的訂單,這意味著中國自己的企業不能接受中國特定企業的訂單,因而,特定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會大幅上升,甚至會失去相當的市場份額,和斷掉相當程度的市場銷售路徑,而這才是特朗普想要的“圍點打援”效果。

因此,特朗普火速約談郭臺銘,促成富士康在美建廠計劃大轉彎,這表明,特朗普為了打壓中國一些特定企業,從外圍大範圍佈局,已經過渡到了近距離針對性佈局,直接地說,就是把局布到了中國企業與中國企業之間,而他卻可以隔岸觀火。但對中國企業家的群體智慧而言,特朗普可能有些過於自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