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大學生都不知道的“生存法則”

我相信每個人的身上都有獨特的閃光點。

八成大學生都不知道的“生存法則”

圖|網絡


如果再有人和我說,到了大學就好玩了,我會想打人,可打完還得再親一口。

以下是我大學經驗的收集與總結,希望能對你起到一些的參考作用。祝你的大學,是有趣的。

一、基本法則

1文件處理

很多人用電腦玩遊戲玩的溜,可真正要用電腦處理一些基本文件和表格卻顯得扭扭捏捏,束手束腳。

日常和工作裡,文件處理已經成為了像呼吸一樣自然的事情。寫文件或做表格都是熟能生巧的事,在一些小事或枯燥的工作裡能迅速讓你脫穎而出的,可能就是一個小小office

大學第一年就有要學計算機,但一週一節課根本做不了什麼,有時間還是要考個計算機二級的,算是大學裡必要卻並不很受重視的一個證。

2時間控制


大學開過不少會,最讓我疑惑的一個現象就是,說好8點開會,但有些人覺得他7點59分到就虧了一樣。最讓人無法理解的是,有些人覺得來得太早,顯得這個人好像很傻。

要清楚一樣事情,大學裡大多數人家裡都沒礦,想要什麼都只能自己去爭取,所以通向未來的每一步都很關鍵。這十分鐘,就是宣誓,我已踏出了我的第一步。

另外好的時間觀有兩個好處,一個是提前十分鐘到場會讓你一直以自己最好的狀態出現在他人面前。第二就是覺得踏實,代表著你的優秀和自信,代表著你已經準備好了。

如果收到消息,今晚八點開會,那麼心裡默默提醒自己一下:7點50的會,不能遲到。

3工作反饋

有一種情況很讓人崩潰,當你將一份信任投注到一個人身上,讓他做一件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日常工作裡,有答應下來的事情的話,第一個約好時間,我能在哪個時間給你回覆,那麼到點了不管事情做沒做好,都要給個回覆和反饋。

具體怎麼反饋可以打個比方:部長安排我去買一個東西,那麼我首先要反饋的是“我大概什麼時候去買”。然後,到了事先說好的時間,買好東西后,需要反饋的就是“我所買好的東西和發票的照片”,最後和部長說一下,我已順利完成任務了,over。

事無鉅細,反饋第一,這就是一個人處理事情的基本素養。

八成大學生都不知道的“生存法則”


二、進階法則

1如何自處?享受孤獨

如何自處是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總擔心被孤立,因此當身邊的人都在玩遊戲的時候,你沒法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樣就會面臨焦慮,遊戲玩了那麼久什麼事都還沒幹。

這個時候就得換個思路來,那就是趕緊跑,去散步也好,到圖書館去也好,也可以逛逛超市買點吃的,你會發現,你會很快平靜下來。平靜下來後,找個安靜點的地方,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這個過程需要不斷給自己心理暗示“我得做完這個事情後才能玩遊戲或看劇休息一下”。

其實這一切就是分辨和選擇的過程,不斷和自己所處的環境作鬥爭的確會很痛苦,但是,不願做死水一攤,掙扎著撕開環境的束縛就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經歷一個過程,慢慢的變得和身邊大多數人都不一樣,會越來越脫離自己原有的圈子。這一切你根本不用在意,因為:

做好自己,無礙他人

2多照鏡子,看見自己


人,或多或少都會幹些蠢事,又或者是被別人當做蠢貨。然後我就在想,假如我自己覺得自己很帥,可別人老說我醜,那麼我到底是帥呢還是醜呢?

於是我就想到了,黃渤好像有點醜,但他的電影很帥,馬雲也醜,但他的事業很帥,很多人都是這麼覺得的。那麼討論自己帥不帥這個事情,本身好像跟自己和他人的評價都沒有太大的關係,最帥的應該是:“我能活出自己最好的樣子來”。

就像我們覺得黃渤帥的時候,是因為他歌唱的好,演戲也一流,而我們不行。他成為了最好的他,而作為對比的我們就顯得有些米粒微光了。

知道如何自處後,最重要的就是清楚的自我認知。但凡理解到最好的自己就是能散發最強光芒的,不用思前想後,猶豫不決,想做的事先做了再說。

最後當自己轉身後,不管身上是帶著傷還是踩著狗屎,依然能在人海里享受清淨,留給這世界,一個自娛自樂的笑容,這就是,自我。

八成大學生都不知道的“生存法則”


三、終極法則

1實習就業

你有實習工作經歷,那麼畢業後找類似工作崗位肯定就更具有競爭優勢。

所以實習儘量要找偏實用類和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就比較好,這類工作工資和福利都會比較理想。

還需要儘量爭取一家大型的公司或知名點的企業,然後至少實習半年時間。

在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一般公司招人在看簡歷的時候,出來關注專業和資格證書以外,最看重的還是實習經歷,有大公司和知名企業的實習經驗會讓你面試者對你更具認可一些。

這個就類似於狐假虎威的效果,沾了強企光環,那麼在面試官那裡自然就會留有更深的印象。

另外,在更成熟的體系裡也能學到更多小公司裡所學不到的東西。

2簡歷書寫

應屆畢業生簡歷裡面最被看重的幾個點依次是

院校學歷(幾本院校)、專業實習經驗資格證書是否任職班級或學校的組織幹部

實習經歷這是可以最直觀判斷個人能力的依據,所以對於實習經歷的描述,要儘量簡潔精要,最好出現一些專業名詞,這樣更顯你的專業性。

為什麼說至少要在企業實習至少半年以上,因為一般企業的試用期都得三四個月,半年也是正常的,連試用期的沒過的人,是不會被重視和作參考的。

3資格證書

資格證書最基本的兩個就是英語四級和國二(專業性很強的不做此例參考)。

這個是判斷你學習態度的一個重要依據,對於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的大學生來說,公司最看重的還是一個學習適應能力和態度,能把這兩個證拿到的人,多少在學習和態度上還是值得參考的。

是否任職班級或學校組織的學生幹部,這主要考慮到一個人的心態。能任職學生幹部起碼在面對生活上,你擁有積極的心態,因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夠容忍一個懶散的醬油瓶存在。

公司本就是一個利益體,不符合團隊利益的一切都會遭到排斥。

4大學之路


苦逼的大四,讓我對大學生活的脈絡漸漸清晰起來,為什麼大一要參加學生會,競選班委,大二留任爭取更進一步的發展,大三沉寂一年,做些兼職。

這一切到了大四,到我正式面對職業生活的起步時,可以讓我更從容的做出選擇,在面對面試官時,能自如清晰的表達。

也就是過去幾年積累的一切其實都在這最關鍵的一年用上了,就像武俠世界的主角,集各路基本功法於一身通曉其意,融會貫通,終成一代名士。

每一份的努力和選擇,都能改變我們的未來,每一絲堅持和積累,都會在某一刻迎來突破。

這幾年,每年都有八九百萬的應屆畢業生湧入人才市場,僧多粥少是每個時代永遠的主題,怎麼走?怎麼做?

參考終極法則:奮行思變,無畏前行。

八成大學生都不知道的“生存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