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歐最大的中國城,血汗之地普拉託

南歐最大的中國城,血汗之地普拉託

普拉託(Prato),意大利中北部城市。位於托斯卡納大區,亞平寧山脈西北麓,臨比森齊奧河,東南距佛羅倫薩16公里。

中世紀早期,普拉託先後被拜占庭帝國和倫巴底人佔據。當時普拉託已是羊毛和紡織業中心,因此到1351年,城市落入佛羅倫薩共和國手裡。

十九世紀末普拉託成意大利王國一部分。在1901年,其時紡織業之發達,使城市人口達50,000之多。

南歐最大的中國城,血汗之地普拉託

自1950年代以來,該市接受了大量的移民,最初來自意大利南部,後來來自國外,其中最突出的是1980年代末開始抵達的華人移民。

據官方數據顯示,普拉託有兩萬五千合法身份的中國人,但是如果加上沒有合法身份的黑工,實際數字可能是官方數字的一倍,大概有四萬人左右,相當於當地居民總數的五分之一。

城內有5600家中國紡織企業,專門從事廉價成衣製作。據當地企業家協會的數據,中國人的成衣企業創造的價值相當於當地國民生產總值的21%。

南歐最大的中國城,血汗之地普拉託

偷渡來的新移民在作坊裡做工和居住,一天工作12小時或更久,使得這兒的製造成本只有正規工廠的五分之一。因其效率更快,價格更便宜,迅速搶佔了當地的紡織市場乃至整個歐洲服裝市場。有的意大利紡織企業主更喜歡接到單子後,直接交由中國工廠去做。

一個意大利人接了Gucci的一筆大訂單,一個包24美元。這個意大利人將訂單轉包給中國作坊,一個包給作坊12美元。最後這批包在Gucci專賣店的價格是一個800-2000美元不等。

南歐最大的中國城,血汗之地普拉託

2013年12月1日,普拉託一家華人服裝廠發生火災,造成7名中國人遇難。這場火災,也引發了外媒對普拉託華人制衣廠的關注。這些製衣廠被指存在著生產環境差、工作時間長、生產不合規範等問題。

南歐最大的中國城,血汗之地普拉託

沈劍荷,一名38歲的母親有4個孩子,她的工作是在製衣廠裡縫褲子。她所在的神武(音)工廠是普拉託近5600家中國移民開的工廠之一,這類工廠大多為意大利和歐洲的流行時尚品牌生產廉價服裝。

晚上,沈劍荷總睡在廠房裡一個隱蔽在木製衣櫃背後的小隔間裡--直到最近一個寒冷早晨警察的到來。他們查封了廠房,沒收了25臺縫紉機。這次查封是意大利當局打擊雖然蓬勃發展但是打著黑工、勞動剝削烙印的這一問題產業的一部分。

在各種工廠雜物和剩飯剩菜中間也有沈劍荷的私人物品:一件粉紅色的嬰兒外套、一個藍色的兒童凳和一臺筆記本電腦。她將東西塞進一輛麵包車,準備運走。

"我有什麼選擇? "她含著眼淚說。

南歐最大的中國城,血汗之地普拉託

據當地一家華人企業主講訴,“很多拿著三個月旅遊簽證的人來了意大利一呆就是幾年,在當地打黑工,沒日沒夜的工作,到手的工資2000歐以上。他們會留下一小部分,其他的全部寄回中國老家。他們不賺到足夠多的錢不會回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