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後春節檔”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覆盤剛過去的“最強”春節檔。有《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新喜劇之王》《熊出沒·原始時代》《神探蒲松齡》《小豬佩奇過大年》《廉政風雲》等8部影片同檔PK,戰況膠著,最終以58.44億元收官,檔期內總票房再度刷新紀錄。與強競爭、高票房相比,春節檔電影在類型上實現重大突破,本土科幻電影異軍突起。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縱觀每部電影背後的操盤手,周星馳集《新喜劇之王》導演、編劇、監製於一身,而他正是“演而優則導”的典範;《飛馳人生》由韓寒自編自導,身兼作家、賽車手等身份的韓寒,如今已在轉型導演的路上越走越踏實;就連問鼎總票房亞軍,與《戰狼》票房僅差13億的《流浪地球》導演郭帆,也是做過編劇、策劃、漫畫家、平面設計師的“全才”導演……越來越多“英雄不問出處”的非科班出身導演湧入這個行業,尤其是演員轉型導演,儼然成為一股風潮。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站在這個時間節點,我們不妨對這些“不安分”的演員導演們做一個回顧和展望。瞭解和探索他們的轉型初衷,以及轉型後的發展。未來,演員跨界當導演會成為常態嗎?拍電影容易,難的是拍好電影,大浪淘沙,會有哪些人和作品真正留下?

跨界還是轉型

有人風生水起,有人撲街到底!

這些年來,無論國內還是國外,演員轉型導演的熱情日益高漲,從未停歇。國外有梅爾•吉布森、安吉麗娜·朱莉、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本·阿弗萊克等等,但其在數量上與國內蔚然成風的狀態根本沒法比。

國內最早的演員轉型做導演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80年代,典型的代表有成龍、洪金寶,他們都是武行出身,早年在電影裡跑龍套,做武指,後來熬成了主角。成龍1978年自《醉拳》一戰成名,開創功夫喜劇片。1979年開始自導自演動作片《笑拳怪招》,並在香港年度票房排行榜上獲得冠軍。此後他的導演才能不斷凸顯,從80年代的《師弟出馬》《警察故事》,到90年代的《飛鷹計劃》《醉拳Ⅱ》,以及正在籌備的文藝片《我的日記》,成龍執導過的電影近20部。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成龍的成長曲線放在洪金寶身上,同樣適用。60年代-70年代做演員的時期,是他不斷沉潛的蓄勢階段。1977年,自導自演自編功夫喜劇片《三德和尚與舂米六》,到五福星系列、殭屍片系列,再到預計今年上映的《福星旅行團》《八部半》,他導演的作品累計近40部。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以上兩位影壇大哥級的人物,可謂是演員轉型導演的兩座巔峰。

隨後,周星馳更是開創了一條不可複製、獨具個性魅力的演員轉型導演之路,從電視劇時代轉型為電影演員,到自導自演,再到退居幕後階段。他先後為觀眾執導了《國產凌凌漆》《功夫》《長江七號》《美人魚》《新喜劇之王》等10餘部作品,而令人期待的《美人魚2》正在緊鑼密鼓地趕製中。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比周星馳小半歲的姜文,是與他同時代的“天才型”演員、“鬼才”導演,被稱為中國版“昆汀”。從自編自導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到《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號稱“站著也要把錢掙了”的姜文在自己的電影中加入大量對於歷史、對於社會、對於人性的思辨性內容,恰到好處地平衡了電影的商業性和藝術性。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除了上文盤點的幾位標杆性人物,徐崢、黃渤、吳京、陳思誠等幾位生於70年代的中生代演員也加入了這場“話語權”爭奪戰,並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徐崢的導演處女作是《人再囧途之泰囧》,這部作品是2012年的票房冠軍,也是內地第一部突破10億票房的華語電影。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今年春節檔誕生了三位“百億影帝”,分別是吳京、黃渤和沈騰,他們不但有票房號召力,更是精準的深諳市場喜好的導演。2013年,吳京自導自演軍事題材的電影《戰狼》上映,該片上映首日就取得近四千萬元的票房,創下國內軍事題材電影首日票房紀錄。2017年暑期檔,《戰狼2》更加火爆,總票房56.8億,成為全球票房榜第55位,是第一部進入該榜單的亞洲電影,成為現象級爆款。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另一位“百億影帝”黃渤,顯然早已不滿足於演員這一單調的身份。2016年,黃渤加盟《西遊記·女兒國》, 轉型幕後當出品人。2018年,他自導自演的《一出好戲》票房突破10億元,成為該年度第12部票房“破十”影片,豆瓣評分7.1分,也標誌著作品口碑好感度不俗。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事實上,“演而優則導”並非男演員的專利,無數女演員也加入了這趟快速列車。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張艾嘉自1986年就開始導演電影,曾為觀眾奉獻了《最愛》《少女小漁》《念念》《相親相愛》等作品。素有“才女”之稱的徐靜蕾在2003年導演了處女作《我和爸爸》,並獲得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2010年導演的《杜拉拉昇職記》讓她成為內地首位電影票房破億的女導演;趙薇2013年的導演系研究生畢業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成為當年大熱作品。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然而,並不是所有演員轉型為導演的人都能像他們一樣成功。黃磊在表演上頗有造詣,由他執導的《麻煩家族》一度讓其陷入事業低谷。拿過影帝的黎明,卻在2017年導演了一部好於0%的動作片,好於0%的犯罪片的《搶紅》,刷新了國產電影的下線。同樣是影帝的王寶強,也捧出過豆瓣3.7的《大鬧天竺》,還包攬金掃帚獎最令人失望電影和最令人失望導演獎。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鄧超,是轉型做導演最富爭議的演員之一。他導演的兩《分手大師》和《惡棍天使》雖然票房都破了6億,但豆瓣評分一部5.0分,另一部4.0分,成為了高票房低口碑的爛片;他的“奔跑團兄弟”李晨的導演處女作《空天獵》,觀眾的觀影熱情度並不高。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在過去的一年,除劉若英導演的《後來的我們》差強人意外,張家輝導演的《慾望之城:低壓槽》還真的“低壓”著陸了;張歆藝導演的《泡芙小姐》、郭德綱導演的《祖宗十九代》、小瀋陽導演的《猛蟲過江》、包貝爾的《胖子別動隊》等作品都加入了“爛片”行列。

接下來,還有一大波演員正在轉型導演的路上,比如,梁家輝的《深夜食堂》、林心如的《東宮》、鍾漢良的《沙漏》、宋小寶的《發財日記》、郭濤的《慾念遊戲》、秦海璐的《一意孤行》……究竟會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我們拭目以待。

轉型背後的思考

為何喜劇更受青睞?為何不選擇電視劇?


成功的轉型,爆款的誕生,是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條件的加持。演員轉型當導演失敗的原因,則有其共同之處。首先,由於近年來我國電影市場持續增長,票房紀錄一而再再而三被刷新,很多演員開始翹首以盼想加入導演隊伍,以求分得一杯羹。這種急功近利的跟風、玩票式轉型,催生了許多粗製濫造的“速食”、“快餐”式演員導演處女作,這些作品註定是“一錘子買賣”,演員轉型導演也就走不遠。

其次,在持續遭受了爛片的傷害後,國內觀眾正變得越來越成熟,對爛片的容忍度正在降低。“人傻錢多”的自嘲逐漸成為過去式。通常情況下,如果一部電影的口碑不佳,其排片率也不高。所以,演員跨界導演如果拿不出“兩把刷子”,觀眾不會買賬。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縱覽上文盤點的演員轉型導演,他們在題材選擇上都有趨同性。喜劇因為題材大眾,駕馭起來相對輕鬆,往往是轉型者最青睞的類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喜劇電影是最容易實現商業價值的類型。徐崢、王寶強、陳思誠、大鵬、鄧超等人都是從喜劇類型下手的。

其次是青春題材,一方面是由於青春片受眾廣,另一方面是因為可以啟用新人,壓縮整體成本。趙薇的《致青春》拉開了“疼痛青春”的序幕,還有高曉松的《那時花開》、何炅的《梔子花開》、徐靜蕾的《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蘇有朋的《左耳》、劉若英的《後來的我們》都隸屬於這一類型。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除了想在商業上取得成績的演員,也有許多追求“詩與遠方”的藝術理想的演員“試水”影視行業,他們選擇“觸電”的類型,通常選小眾的文藝題材。比如,陳建斌的農村題材荒誕黑色幽默電影《一個勺子》、秦海璐的《一意孤行》。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為何演員轉型更垂青大銀幕,而非小屏幕,有何玄機?首先,是源於兩者變現途徑的不同,電視劇主要是靠打包賣版權給平臺回收成本,菜鳥導演若是把版權砸在自己手裡了,後果可想而知。而電影則不同,電影的成敗,宣傳力度和營銷手段更為關鍵,有的爛片藉助營銷和宣傳的噱頭,照樣可以“大賣”。

此外,對於新手來說,90-120分鐘的電影看上去確實比動輒幾十集的電視劇“實操性”更強,上手更快,更容易“糊弄”。不過,需要聲明的是,“濃縮才是精華”,有時候製作一部100分鐘的電影,比幾部注水電視劇加一起耗費的經費和精力還多。理查德·林克萊特用了九年又九年的時間才完成了《愛在黎明破曉前》系列三部曲,匠心精神此能鑄就高品質內容。

演員扎堆當導演,明星光環是“錦上添花”還是“票房毒藥”


道阻且長

演員轉型導演靠天賦?拼經驗?比資源?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做演員不容易,轉型導演的路上同樣充滿荊棘。演員轉型導演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演員為什麼轉型。

一是市場自發的調控,導演行業的供不應求導致了這波“跳槽熱潮”。觀眾對電影的需求越來越多,可導演的產出速度明顯跟不上電影發展速度,導演人才形成了巨大斷層。而自帶人氣與光環、資源與人脈的演員們,又憑藉自身相對成熟的影視從業經驗,在轉型導演路上具有先天優勢。

需要補充的是,現在電影製作流程越來越專業化、細分化。很多演員在轉型導演侯,其實很多工作並不需要親力親為,因為有專門的幕後團隊在打理。這一點,主要說的是那些追求“導演名頭”、“掛羊頭賣狗肉”的演員,而非真正想拍戲的人。

二是當演員的演藝生涯遭遇了瓶頸期,或者是有被定型的困擾,往往也會朝著導演的方向轉型。還有的演員找不到合適的劇本,遇不到合適的角色,沒有跟大導演合作的機會。於是,為了尋求自我突破,果斷選擇跨界轉型。

還有的演員確實是“有所表達”,對於創作者來說,電影被烙上了深刻的個人印記,導演是主動者,他把自己全部的思想、態度、情感都投入其中,形成自己的風格,作品也成為自己的“孩子”。但演員時期得不到的“話語權”,都在轉型導演的過程中得以實現。

由演員轉型為導演,最重要的是要有天賦和才華,演員這個行業是“老天爺賞飯吃”,導演亦然。周星馳和姜文,無論是做演員還是當導演,都是相當有才華的。不得不說,有些東西可能看似容易,實則“天註定”。

不過,要是在天分上稍微欠了點火候,也不要氣餒,所謂“天道酬勤”,紮根劇組對導演技能的學習和研究,將有助於掌握導演江湖的生存法則。沒準通過量的不斷積累,在某一瞬間就開了竅,也能發生“質”變?總之,長期的演員生涯所積累的表演素養對演員轉行做導演肯定是有極大助益的。

最後,如果能在演員階段積累廣泛的人脈,那對做好導演工作無疑是如虎添翼。因為對於電影公司來說,選擇在業內擁有強大人氣和不菲資源的演員來執導電影,這背後也是一門頗為划算的生意。所以,演員一旦要轉型導演,就要正確審視自身資源,量力而行,審時度勢,不斷沉澱,才能有所輸出。

知易行難,拍一部電影,最後成色幾何還得交給觀眾檢驗。在大銀幕上,每一處用心都會被放大,每一個偷懶的鏡頭也會被嚴苛的觀眾洞察。導演是否走心,觀眾一目瞭然。所以,演員轉型為導演,究竟是追名逐利的“一錘子買賣”,還是打動人心的真誠之作,大浪淘沙,真金終將留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