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人夜遊!12年一次!長樂這個村的民俗活動不一般!

玉田村逢亥豬年遊太平燈,源於清朝,規模宏大,氣氛熱烈。外遷鄭氏族親紛紛攜妻帶子回鄉參加。周邊鄉鄰百姓也攜老扶幼前來觀看。遊燈諸事村裡老人協會於年初早就討論佈置,各房也積極籌備,村民也紛紛關注。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玉田村產生正月遊太平燈民俗文化活動,其原可能與當年頻繁的自然災害有密切關係。據典志記載,清嘉慶二十五年,長樂“吐瀉盛行,人死極多”、“遍及南北鄉”。第二年則“道光元年巳秋,吐瀉又作”、“四年夏至秋不雨”,“六年丙戌大飢”。玉田村東與東渡村雖僅一溪之隔,然屬閩縣管轄。玉田渡北至省城僅一百二十里。水運交通便捷,因此玉田成為千多年來福清乃至閩南客商士子上省必經之路。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由於過境留宿客旅較多,又毗鄰東渡,在“吐瀉”傳染病蔓延時期,吾村也是重災區,人們可能談“吐”色變。由此可推斷道光初年,不太平年份頻頻出現。由於當時社會的科學文化水平及人們祈求神明菩薩保佑平安的落後習俗,於道光七年(1827年歲次丁亥)村民舉行遊燈禳災。隊伍浩浩蕩蕩走街串巷,環繞村邊田間小路,攀登崎嶇山路,用火把或燈籠把瘟神鬼怪驅逐出鄉村,希圖達到保合境平安的目的。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事有湊巧,嗣後連續二三年天君作美,五穀豐登,村民平安。人們感覺遊燈既能有祈求合境平安,又有增加村民娛樂的趣味。所以在道光七年首創之後,村民普感有延續之必要。奈因戶備一燈,敬神等繁文縟節耗費巨大,集體及個人不堪重負,翌年暫緩舉行。直至道光十六、十七、十八年,連續三年瘟疫大作。又使人們憶起丁亥年遊燈禳災之事,便決定道光十九年再次遊太平燈禳災,此年又逢亥年(己亥)。此後又風調雨順數年,皆認為這是遊燈禳災的結果。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万人夜游!12年一次!长乐这个村的民俗活动不一般!

從此之後玉田村鄭氏祖輩每逢亥年均舉行遊燈祈求太平的民俗活動。當然隨著時代的遷移,科學的發達,吐瀉瘟疫早已絕跡。但這十二年一度的遊燈仍然讓村民念念不忘,產生追祖懷鄉的深厚感情。如今的遊燈活動今非昔比,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成為玉田村特色的文化民俗。(撰稿:鄭茂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