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說楚成王是歷史上的笑柄,錯過百里奚是否證明楚成王昏庸無能不識人才?

李原草


說楚成王是歷史上的一個笑柄,應該是指兩件事情吧!

第一.楚成王的王位,是殺兄篡位得來的,最終也死在兒子的篡奪王位中。兒子卻連老子要求吃一碗做好的熊掌都等不及。

第二.楚成王將治國之棟樑百里奚,僅有五張羊皮就換給了秦國人。

楚成王想換太子,反遭兒子弒殺。這說明他在政治鬥爭當中不夠老辣。

以五張羊皮將百里奚換給秦國人,以楚成王的謀略,應該是有意為之。主要是想通過百里奚輔佐秦國強大,從而掣肘晉國。讓楚國騰出手來,更好地對付其他國家。然而讓楚成王沒有想到,百里奚的能力過於突出,將秦國治理的過於強大,以至於危害到了自己。

朋友們覺得是這樣嗎?



照片裡有事


大家好我是鳳久兒,這是我第一次回答問題如果有不對的地方還請多多點評,謝謝!

先說楚成王,他是楚文王之子。672年殺害自己的哥哥,奪得君位。在後十餘年的爭霸過程中取得了輝煌的成果。


百里奚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瞭解,不過有關他的故事很多是大家經常能聽到的。比如:百里舉於市,羊皮換相,相堂聽琴,門閂煮雞等等。他絕對算的上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才智出眾,謀略超群,這樣來描述他一點都不為過。史載百里奚“三置晉國之君”“救荊州之禍”“發教封內,而巴人致貢,施德諸侯,而八戎來服”使秦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足見此人之不凡。

百里奚曾給楚成王養牛,因牛養的好得到楚成王賞識提升養馬。當時百里奚已是名聲在外,楚成王應該是知曉此人的。但之後為什麼百里奚能夠被羊皮換走久兒覺得有兩種可能。



第一楚成王確實沒能慧眼識英雄,錯過百里奚。久兒覺得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楚成王能有當時的成就,也足見他是個雄滔偉略之人。




第二楚成王是故意為之,楚成王知道百里奚是個人才,故意放他去秦。目的是以兩國之力制衡晉國,因為當時的秦國並不對楚成王造成威脅。但不論怎麼說百里奚的離開確實是楚成王很大的敗筆。

以上是久兒個人看法,如果說的不對還請多多點評。如果覺得還行的話歡迎關注下久兒,久兒會每天更新有趣的歷史故事哦。


鳳久兒趣歷史


歷史是一面鏡子,歷史人物更是鏡子中的主角。如果說楚成王是歷史上的笑柄,那麼在當時有幾個人物會不比楚成王更可笑呢?

晉獻公殘殺公族,重用異姓、異族能人干將,在山西、河南開疆拓土,堪稱一代英主。可他晚年卻被驪姬玩弄於股掌之間,逼死太子、將大多數兒子都趕出晉國。沒想到,他死後大臣裡克作亂,殺死了他所立的太子奚齊,而立晉惠公為國君——以此而言,晉獻公是不是歷史的笑柄?

齊桓公殺死兄弟而得國君之位,一生縱橫天下,幾乎可以說是天下無敵。可是,臨終之時,卻被小人把持政局,以致活活病死在床數十日無人理睬,以致屍蟲都爬到窗戶之外!更加搞笑的是,他死後幾個兒子爭立,使得齊國這個明明具備稱霸實力的國家,居然長期被晉國壓制,春秋時期再也沒能稱霸江湖——齊桓公是不是也是歷史的笑柄?

……


以楚成王的一生而言,在爭霸這點上看,都一直是充當配角;但從擴張楚國疆域這點看,他卻是絕對的主角。

楚成王少年時,被楚國大臣作為權力鬥爭的傀儡,弒兄繼位。這時,他還不到十歲。之所以能成功繼位,是因為叔叔子元在這場權力鬥爭中獲勝了而已。從這時起,子元就把控楚國大權。到了公元前664年,楚國若敖氏家族奮起反抗,殺死了子元,並奪取了大權,賢相子文成為楚國令尹。這時的楚成王,大約十六七歲。

這一年開始,楚成王開始走向他人生的巔峰時期。

楚成王的前期,東周江湖上的霸主是齊桓公。楚成王與齊桓公的對抗長達二十四年,是他人生最為輝煌的時刻。在這二十四的對抗過程中,表面上看楚成王最後都認輸,但實際上卻是楚成王輸了“面子”,卻得了“裡子”:

公元前656年召陵會盟,楚國認輸,答應向王室貢奉苞茅;可召陵會盟後一年,楚國就出兵將齊國盟國弦國給滅了;

公元前654年,周王室聯合楚、鄭、晉對抗齊國,齊國率領諸侯伐鄭,楚成王則率軍伐許國以救鄭;雖然鄭國被迫再次臣服於齊,但是許國卻以極其卑微的方式投降了楚國;

公元前648年,楚成王趁齊桓公處理王室內亂抽不開身之際,一舉滅掉了黃國;

公元前644年,楚成王又因徐國投向齊國而伐徐,在齊桓公救援徐國的過程中,已經明顯看到齊國霸業的難以為繼……。

所以,在與齊桓公對抗的二十四年裡,恰恰是楚國發展最快的二十四年,勢力範圍已基本擴張到淮河全流域。

齊桓公死後,因為最強大對手的倒下,楚成王又因戲耍準霸主宋襄公而令天下人畏懼。直到晉文公回國為君後,楚文王才遭遇到他人生真正的敵手,在城濮之戰中敗給了晉人。這算是他人生走向下坡路的開始。


因此,從楚成王一生功業來看,他絕對算不上昏庸。但錯過百里奚,確實是楚成王的一大失誤。可這一失誤,卻是但是楚國形勢造成:若敖氏在殺死子元后,已經把持了楚國各大關鍵要職,楚國當時已無法容下異族、異姓的人才參政。號稱賢相的子文,竭盡全力地推弟弟子玉當上令尹,就是希望維持若敖氏的地位。在這樣形勢下,百里奚逃到楚國有多大可能性被重用,可想而知。某種程度上,正是因為若敖氏的強盛,造成了楚國城濮之戰的失敗。從這個意義上說,楚成王是成也若敖氏,敗也若敖氏!

<strong>

楚成王晚年殺子玉、子上,很可能就是意識到若敖氏過於強大,想削弱其實力。不過,他沒想到,連殺若敖氏多人,讓他失去了若敖氏的支持,卻讓兒子商臣趁機作亂,弒父繼位!

人生就是如此,讓你成功的東西,不可能永遠讓你保持在成功的位置。這或許就是歷史上很多帝王將相早年英明、晚年失政的重要原因吧!人人都說楚成王是笑柄,幾十年後,有幾人能保證自己不會成為別人的笑柄呢?


欲雲談史論今


話說春秋時期,成為歷史笑柄的君王有不少,例如因為“講仁義”而打敗仗的宋襄公,但至於楚成王,他在位的時候,楚國拓地千里,北上中國爭霸四方,是一位“有成之君”,從來就沒有聽過“楚成王是歷史笑柄”的說法。


至於“楚成王”,歷史上他最大的失敗在於立儲,過早的設立了兒子商臣為儲君,而楚成王在位的時間很長,到了後期又動了“廢長立幼”的心思,最終被兒子商臣逼宮弒殺。

在即將要被弒殺的時候,楚成王提出要求,希望最後吃一頓熊掌與魚再死,結果他兒子表示,熊掌很難熟,你還是儘快上路吧……

而這個故事也不能成為“笑柄”,如果你據此把楚成王理解成一個“吃貨”,那你就傻X了。這恰恰是楚成王“求生欲滿滿”的表現,他意圖藉此機會拖延時間,等待救兵。不過他“機智的兒子”並沒有給他機會。


至於“百里奚”,在當時的楚國他不是豪門大貴族,也沒有榮立重大軍功,這種情況下,他是不可能有機會被楚王重用的。

就好像一個產品策劃,你現在入職騰訊、阿里,你就要當大頭目,那原來的大佬怎麼擺?不可能嘛!而當時的秦國相當於初創業的新公司,秦王缺人,這才給了“百里奚”發揮才能的機會。


從耗子胖成豬


百里奚入秦已經70多歲了,70的歲的老頭,無論體力智力思維都嚴重下滑得厲害,逐漸趨向保守、反動,也不可能接收新思想。所以說,百里奚沒想象那麼厲害,歷史上也沒留下什麼政績跟計策。

那百里奚的作用是什麼呢?秦穆公為啥花那麼多的精力去找他?

幾百年後燕昭王求才不得,他的大臣郭隗講了一個故事:千金買骨

古代一個君主要部下花一千金買千里馬,結果部下找到了死的千里馬,於是他花了500金把馬的骨頭買了回來。君主很生氣,說他要活馬,死馬有什麼用?部下說,君主買馬肯花500金買骨頭,那麼有千里馬的自然就會送上門了。

對秦穆公來說,缺的就是人才,還很難找。幾千年前的他就明白宣傳的作用,於是花非常大的精力去找百里奚,然後搞個很傳奇的故事:五張羊皮換百里奚。說不是不重視他,怕被人搶才花那麼少錢。

曲折的故事總是打動人心的,尤其是古代士族文人有個理想:裝逼。

文人的裝逼最高境界是:不是自己去找君主要工作,而是君主求著去聘他:比如說三顧茅廬

於是這樣的故事在文人界傳播的最快,傳播快的好處就是秦穆公是個好主公,大家要找工作的去找他。

於是乎,秦穆公在得到百里奚後人才急劇的增加了。

所以百里奚在秦國的作用就是“招才貓”,吉祥物。

說回楚成王,能說明他昏庸嗎?不能,楚國當時強大,根本不需要找吉祥物的方式來求人才,待遇、平臺、發展比秦國更好,人才更容易選擇楚國。


銫媒體


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成王,在泓水之戰中戰敗宋襄公,稱雄中原,併為楚國此後長達400多年的霸業奠定了堅實基礎,他錯過百里奚其實是性格使然,只能說是遺憾,不能以“昏庸無能、不識人才”否認其一生的功績。

一、楚成王的人才觀。楚成王是通過弒兄楚王堵敖而奪得君位的,即位後以“布德施惠”、“結好諸侯”和重貢周王來鞏固王位,並借周惠王之命鎮壓夷越,大力開拓江南,先後滅貳、谷、絞、弦、黃、英、蔣、道、柏、房、軫、夔等十二國,曾接待出亡的晉公子重耳即後來的晉文公。其個性有強悍霸氣、勇敢決斷、雷厲風行的特點,他識人用人講究實績表現,但存在流於表面的致命弱點。楚國令尹斗子文有個族弟,橫行街市、欺負鄉里,被抓捕還口出狂言,以堂兄斗子文貴為楚國令尹嚇得負責司法的廷理將他釋放,斗子文知道後,命令廷理把犯人押走 。楚成王得知此事連鞋也顧不上穿,光著腳笑咪咪去見斗子文還道歉,說自己任用了徇私枉法的人當廷理,不僅罷免了廷理,還讓斗子文兼任廷理。斗子文為官廉潔、處事公平,得到楚成王的重用,成為楚國曆史上治國安邦之雄才,有文韜武略之奇謀,成就了楚成王在位45年的霸業。

二、楚成王與百里奚擦肩而過。百里奚是春秋時虞國大夫,晉獻公借道伐虢滅了虞國,俘獲百里奚,用他做秦穆公夫人的陪嫁奴隸送到秦國,百里奚逃離秦國,跑到楚國宛邑當了養牛人。他有一套牧牛的本領,把牛養得很肥壯,得到“放牛大王”的稱號。楚成王知道後,親自去見他,問曰:“飼牛有道乎?”百里奚答:“時其食,恤其力,心與牛而為一。”楚王道:“善哉,子之言!非獨牛也,可通於馬。”於是楚成王調他去養馬。楚成王是重視人才的,其時百里奚已六七十歲,他是否知道百里奚的來歷不得而知,百里奚曾為虞國大夫小有名氣,而今敗走他國淪為牛夫,楚成王要麼佯裝不知以觀後效,要麼確實只以牛夫視之。如果是後者的話,那與楚成王的性格比較符合,馬是軍隊的作戰力量,比牛作為牲畜重要,所以調百里奚養馬也是重用他。講究實績的楚成王沒有讀懂百里奚“心與牛而為一”的內涵,能總結出如此經驗當為奇人,若君臣相通無往不勝;也沒有與百里奚作更深入的溝通。而百里奚選擇逃往楚國,自然不想作妄國之奴屈於他國,希望自己的才幹能為楚國君主賞識,但他卻十分低調,沒有向楚成王透露自己的治國謀略。一個急性子一個慢性子,楚成王就這樣與百里奚擦肩而過。

三、楚成王以五張黑羊皮將百里奚拱手秦穆公。秦穆公為成就霸業四處網羅人才,他聽講夫人陪嫁隊伍逃跑了一個奴隸,追查得知這個逃跑的奴隸叫百里奚,是一位了不起的賢才,想持厚禮到楚國要回來。謀臣提醒秦穆公,若以厚禮交換必然引起楚成王懷疑,所以只對楚成王說走失了一個奴隸,以五張黑羊皮交換,楚成王想都沒想便同意了。當秦穆公見到百里奚已年紀老邁有點感嘆,百里奚說:“大王,如果您讓我追逐天上的飛鳥,或者去捕捉猛獸,臣確實太老了;但如果和大王您一起商討國家大事,臣還不算老呢。”秦穆公一聽不禁肅然起敬,道:“我想讓秦國超過其他的國家,您有什麼辦法嗎?”百里奚說:“秦國雖在邊陲地區,但地勢險要,兵馬強悍,進可以攻,退利於守,我們要充分利用自己有利的條件,乘機而進。”秦穆公耐心與百里奚談了三天,非常高興得此奇才,遂把國家政事交給他,號稱五羖大夫。百里奚還向秦穆公推薦了蹇叔,秦穆公封百里奚為左庶長,蹇叔為右庶長,稱為“二相”,輔助秦穆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為秦最後統一全國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四、楚成王含恨自縊於長子商臣手上。楚成王識人用人存在流於表面的致命弱點,更明顯表現在立太子的問題上,在周禮“長子世襲”和楚俗“幼子守家”之間,儲君之位一直沒有得到確定。長子商臣買通楚成王周邊的人,常替他講好話,楚成王就決定立長子商臣為太子。令尹鬥勃提出:自古楚國的習俗,是幼子守家,立少不立長,不能壞了老祖宗的規矩;更值得三思的是商臣這孩子,眼睛象蜂聲音象豺,一看便是性情殘忍、陰險狡詐之人,如果立他為太子恐楚國將來出禍亂。楚成王不聽鬥勃的勸諫,一意孤行終立商臣為太子。太子商臣伺機報復鬥勃,以戰事中收受賄賂不戰而歸誣告鬥勃,楚成王並未對質鬥勃,賜劍令鬥勃自吻含恨而終。繼而,太子商臣效仿楚成王“弒兄”例子,“弒父”奪位迫楚成王自縊。楚成王悽然問死後諡號,商臣脫口而出“靈”字,即死後稱楚靈王,不滿意,於是又回答是“成”,才肯自殺,被諡為楚成王。楚成王含恨結束其霸業的一生。

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商臣繼位後不久暴病而死,諡號“楚穆王”。兒子旅繼位,繼承祖父楚成王的基業,成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儘管楚成王錯過了百里奚比較遺憾,而百里奚輔助秦穆公七年後,與秦穆公同於公元前621年去世。楚莊王重用了伍舉、蘇從等忠直之臣,任用孫叔敖為令尹,使楚國的聲威大振,國勢日強,於公元前591年去世。楚國曆史於公元前223年結束。公元前221年秦始王統一天下。

回顧歷史,楚成王確實是一位稱雄中原的霸主,百里奚也確實是一位奇才,可惜兩人交集只停留在“牧牛牧馬”問題上,彼此性格沒有實現完美的磨合,這個問題只能講遺憾,而不能就此嘲笑和否認楚成王的人才觀。





玲瓏隨筆


錯過百里奚不等於昏庸無能,不識人才!

因為百里奚的才華當時並不明顯,只是以賢著稱,但“賢”對於當世君主而言,並不是稀缺屬性!何況楚成王的發展策略已經證明他身邊不缺賢人!

秦穆公缺!

秦穆公也是聞其“賢”而心求之,即,當秦穆公想要把百里奚請過來時,也沒有認為百里奚擁有多少才能!

幾番深談之後才發現,這個百里奚,不止有“賢”之名,還有“能”之道,這哪裡是賢臣,明明是濟世之臣!

他撿到寶了!

或者也可以換一種角度說,百里奚的濟世方略只適合秦國,卻不一定適合楚國。因為各國的時事,現狀,經濟,地理均不會相同。百里奚的觀點,策略,方法可能到了趙國就會全面崩番,到了齊國可能會被認為過於虛幻,所以才弄得在齊國討飯吃!

可是,他的方案彷彿是為秦國訂製的一樣!

所以,一見鍾情,此生相許!


亦有所思


楚成王是楚文王之子,公元前671年一公元前626年在位。楚成王即位後,還作了一些好事,如佈施仁德恩惠,與許多諸侯修好結盟,並派人向周天子進貢來鞏固王位,同時借周惠王之命,鎮壓夷越各族,開拓了疆域,使楚國疆域擴展到千里之外,楚國強大他也有份

。但令後人誹議他有幾件事作得太差,所以也未能善終。

一,殺兄奪位,後又被自已兒子所殺奪位

公元前672年,弒殺其兄楚堵敖奪位。楚成王即位後。46年後,即公元前626年,楚成王又遭太子商臣(楚穆王)逼迫自殺。這裡還有一亇千古留傳的典故,那就是太子商臣逼他自殺時,他說想吃一頓熊掌,熊掌作起來很費時間,成王是想託時間,等待援兵,但商臣不讓給他時間吃這熊掌,給他一條白布讓他自縊,快快上路。

二、無識人能力

楚成王打算立兒子商臣為太子時,詢問某大臣,告曰:商臣是一亇殘忍的人,萬不可立為太子。楚成王不聽仍立商臣為太子。後發現商臣品性確實太差,但其羽翼已成。結果讓商臣把他送上了西天。

古人常說得人才者得天下,上天把有智慧的大人才送到他的身邊,他確不辨珠玉,這就是對待百里奚的事!

百里奚熟讀百家之書,是春秋時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卻被楚成王當做馬伕。事情是這樣的,晉國的大軍在消滅虢國勝利回去的路上,順便把虞國捎帶也給滅了,虞君和百里奚被抓,當了晉國俘虜。

公元前655年,秦晉交好,兩國要“通婚”他把百里奚當成女兒陪嫁奴僕送去秦國。在路途百里奚,逃跑到了楚國。搞笑的是,楚成王聽說百里奚非常的會養牛和養馬,於是他就做了楚成王的馬伕。百里奚曾以養馬技朮比喻治國之術,開導楚成王,成王也聽出其中的哲理,但並未悟出大道理,所以仍讓百里奚繼續作馬伕

後百里奚逃入秦國,秦穆公在“勞動市場”用五張黑羊皮換回了一亇奴隸,後一交談即大用之,識人才也!百里奚後成了秦穆公的賢相,為秦國的強大提了許多重要施,並逐一實行,為開創古代首個封建王朝立下了大功。

楚成王若能有識人之能,對百里奚善待之,委一重任則楚國一定會更加強大起來。自然識人也是門學問和能力。人常說,福來了讓你拿腳踢走了,狼來了你卻引狼入室,豈有不敗之。


李伯禺


……基本同意作者提示的這一觀點。在東周列國時期,是中國歷史最開放的時期。各種思想流派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逐步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三教九流的基本思想。是列強競爭優勝劣汰,棋逢對手,將遇良才,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的巔峰時期。那個國家富裕強大,就說明那個國家的思想先進。政策對頭。而政治路線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制訂政策和落實政策都是人的問題。所以人才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誰發現了人才,誰掌握了人才,誰很好的利用了人才。那國就迅速發展,富裕強大。如:菅仲,商鞅,吳起,百里奚,孫武,孫臏,蘇秦,張儀等等。不勝枚舉。事實雄辨的証明:誰掌握了人才誰就掌握了政權,誰就掌握了天下。這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海納百川209585863


楚成王時的楚國正處於強盛時期,面對當時的霸主齊桓公也毫不示弱。

百里奚原本虞國人,少時家貧,流落無偶。曾到齊和周,都不被應用。後來回虞,事虞做大夫。他知道虞將要亡國,便不諫而一走了之。說好聽點兒叫做“良鳥擇木而棲”。

到了秦國,秦繆公用他做陪嫁的人,他認為這事很恥辱,便逃到了宛,被楚國一鄉野之人抓住,成了私奴。連楚成王的面都沒見著。

後來,秦繆公聽說百里奚很有才幹,便用五張羖羊皮私底下將他贖回。這在當時叫“以物易物”的交易。拜為相後,又找到個兒子孟明視,與西乞術、白乙丙合稱“秦國三帥”。他相秦七年,父子兩代人使秦國成就了霸業。人們稱他為五羖大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