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滅宋後,為何扶植傀儡政權,而不是直接統治中原?

於無聲處34


金國滅遼,花費了十年時間。這十年時間足夠讓女真人慢慢消化佔領區,對遼國的領地進行直接統治。但是金國滅北宋實在是太快了,從出兵到俘虜徽欽二帝,還不到兩年時間,如果只算最後一次南侵,更是隻有幾個月而已。女真人當時都蒙圈了。幸福貌似來的也太突然了吧?



澶淵之盟後,宋遼兩國百年交好,邊境戰事甚少,兩邊的軍備都廢弛的很厲害。就在兩國都在過太平日子時,一直躲在角落裡積蓄力量的女真人終於等到了翻身的機會。

女真起兵後,把遼國揍得不輕。一直受遼國惡氣的北宋覺得時機來了,主動派人跨海去與金人結盟。一開始,金人還覺北宋是個大國,對北宋還很客氣。等到北宋被奄奄一息的遼國殘兵打得丟盔棄甲時,女真算是看清了北宋朝野的虛實,所以在稍微穩定了佔領區後,沒過兩年就開始了侵宋。

女真南侵,若只看賬面實力,北宋有幾十萬軍隊的,女真只有十來萬人,雙方的兵力對比根本不在一個層次。可是北宋養的那幫軍隊,就是一群烏合之眾,平時做生意倒點小買賣還可以,真要上戰場犧牲殺敵,跑的那比誰都快。

當宋金開戰後,北宋敗的那叫一個慘。把金兵都看傻了。見過慫貨,但真沒有見過像北宋這麼慫的。

金軍第一次南下時,從出兵到圍困開封,只用了三個半月時間;

金兵第二次南下時,從出兵到圍困開封,也只用了三個月時間。

金軍與遼軍交戰時,雖然遼兵也打不贏,但起碼遼兵打了;等到金軍與宋軍交戰時,宋兵直接就跑,要麼就是直接投降。投降之迅速、乾脆,讓金軍始料不及。



更讓人始料不及的是,金軍第二次南侵,居然把徽欽二帝給俘虜了。

在當時,金軍本來只想去搶個劫,督促北宋儘快割地、賠款。可一不小心,就成了對方家的主人了,這角色轉變的太突然,讓金國高層完全不知所措。

為什麼會感覺不知所措呢?有三個原因:

第一、北方並不安寧,金國無暇南方。

遼國被滅後,契丹人西遷,在可敦城還有一支遼軍的精銳。金軍為了對付遼國殘餘勢力以及草原遊牧民族,在北方佈置了大量的兵力。後來在與南宋交戰時,金軍就幾次南北調動,搞得疲憊不堪。在這種情況下,當時金軍確實不適宜把原本就不多的有生力量駐紮在中原。

第二、北宋人口太多,女真人管不了。

北宋不比遼國,漢人比契丹人要多得多。並且遼國境內還有很多渤海人,這個渤海人與女真人是同宗同源的。金滅遼後,渤海人替女真管理了大片的遼國故地。但是女真人在中原漢地完全沒有幫手,突然把這麼多的漢人塞到女真人手上,金國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安撫了。

第三、滅宋太突然,超出了金國的計劃。

消滅北宋,原本不在金國的計劃範圍內。但是事情就是突然,不僅徽欽二帝被俘,連帶北宋皇親國戚在內,一共三千多人也都被金國人給俘虜了。釋放這些人是不可能的,因為金國已經被騙了一次。金國高層對北宋皇族的人品持懷疑態度。

並且,當時北宋還有大量的殘餘武裝,金國無法逐一消滅。眼看天氣轉暖,馬上就要進入炎熱的夏季了。不適應炎熱天氣的金軍只能決定先撤回北方。等到天氣變涼之後,再找機會南下。

於是,金國高層就決定,先在北宋的投降派中找一個代理人幫自己管理中原。而這個被挑出來的代理人,就是北宋宰相張邦昌。



張邦昌一開始不想當這個皇帝,因為金國只是把北宋皇族一網打盡了,但是並沒有消滅整個中原的抵抗勢力。張邦昌當時是騎虎難下,若是不當這個皇帝,金人就會屠殺整個開封的老百姓;但若是當了這個皇帝,搞不好他會被人給弄死。

最終,張邦昌還是決定以百姓為重,接手了這個坑人的“皇帝”。

在當了一個月的偽皇帝后,張邦昌差點被沒被罵死。老百姓不認他,原先跟他一起在北宋同朝為官,但現在要向他俯首稱臣的同僚也不認他。大傢伙一起勸他,還是趕緊把哲宗皇帝的孟皇后請出來,讓孟皇后做主,將皇位交給康王趙構,還大政於趙氏。

張邦昌孤立無援,內外交困。最後也就只得把皇位讓出,將國璽交給趙構。立國僅僅才兩個月的偽楚政權就此滅亡。然而趙構眼裡卻容不下張邦昌。沒過多久就以“莫須有”的罪名令其自裁。



遠在東北老家的金人聽說趙構繼位後,立即調集大軍南下。金兵以替張邦昌報仇為藉口,直撲趙構所在的商丘。趙構不敢抵抗,撒丫子就往揚州跑。

跑到揚州後,金兵不追了。趙構也隨即在揚州暫住,而金軍也開始尋找新的代理人,替自己管理中原。這一次被金人找到的代理人是原宋朝濟南知府劉豫。

但與張邦昌不同的是,金國立張邦昌時,張邦昌不想接手這個漢奸差事,最後是被逼得沒辦法了,才勉為其難的接手;而金國立劉豫,是因為劉豫主動請纓,主動找監軍完顏昌,表示自己願意當這個漢奸皇帝。金人見世間還有如此厚臉之人,也就就坡下驢,冊封他為中原皇帝,國號為“偽齊”。



偽齊建立之後,傀儡皇帝劉豫就幹三件事。

第一、在中原搜刮民財,然後全部運到東北獻給金國人。

第二、組織偽軍,在金國南下時,出兵幫助金兵打宋軍。

第三、鞏固黃河流域,在金國和南宋之間充當緩衝地帶。

前兩條,劉豫乾的都還不錯。他為了搜刮中原財富,把河南鞏義的北宋帝陵都挖了;為了協助金軍侵宋,每次都動員幾十萬偽軍參戰,簡直是喪心病狂。

但是第三條,也就是充當宋金緩衝地帶這個任務,劉豫乾的不行。在他當皇帝后,南宋幾次北伐,尤其是岳飛的前三次北伐,偽齊軍隊幾乎都是一擊即潰,就連劉光世這種著名的跑路將軍都能擊敗偽齊軍隊。

於是,南宋就在劉豫這種送人頭、送經驗的豬對手的映襯下,從長江一路向北平推,幾乎就快打到開封城下了。

然而,別看劉豫打仗不行,但私募武裝,招兵買馬卻十分在行。偽齊幾乎一半地盤都被宋軍收復了,劉豫自己的招募軍隊卻越來越多。金國擔心劉豫養虎為患,日後不好收拾他,便在岳飛第三次北伐後,派人抓捕了劉豫,並把他廢為“曹王”。偽齊這個傀儡政權也就滅亡了。

這裡插一句,劉豫這個人沒什麼遠見,他當年為了當傀儡皇帝,對金國派到中原的監軍完顏昌非常恭敬。等到完顏昌助他當了皇帝后,他翻臉就不認人,轉投到完顏宗翰的門下,氣的完顏昌私下破口大罵。後來劉豫人心盡失,金國準備廢黜他時,完顏昌主動請纓,親自抓捕了劉豫這個癟犢子。

廢黜劉豫後,金國認為中原漢地脫離宋朝已有十餘年,“以漢制漢”的目的達到,不需要再扶持傀儡。於是金國便直接在中原漢地設立管理機構,直接進行統治。


總的來說,金國佔領中原後,沒有直接進行統治,而是撤軍,扶持傀儡代理人,這在表面上看,確實不可思議。但是如果以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金國的這一措施,並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畢竟幸福來的太快,女真又是一個人口很少的民族。在沒有緩衝期的前提下,直接管理中原,風險非常大。

這和後來的蒙古入主中原有點兒不一樣。蒙古從公元1206年建國,到1234年滅金,再到後來滅宋(公元1279年),蒙古人有70多年的時間消化佔領區。而金人當時沒有這個時間,他們就只能選擇扶持傀皇帝了。


Mer86


公元1127年,女真人意外的攻破北宋都城汴京,自宋太祖立國以來歷經九帝歷時一百六十七年的北宋王朝至此宣告滅亡。由於此時的女真族仍然處於落後的奴隸制社會發展階段,無法適應高度發展繁榮的北宋封建化經濟,加之北宋故土人民對於女真族入侵的激烈反抗以及遼國境內的抗金斗爭使得金國不得不暫時扶植了偽楚和偽齊兩個政權替金國統治中原地區,此外長期的戰爭使得女真人數銳減,金朝統治者急需休養生息,同時利用兩個傀儡政權對新建立的南宋政府進行打擊,彼此消耗。

首先,處於奴隸社會晚期的金國無法統治已處於封建社會頂峰的北宋國土:

雖然女真人建立的金朝興起之初就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滅亡了遼國和北宋,但是軍事上的勝利並不能掩蓋金國政治上的落後。由於女真族此時尚處於奴隸社會的晚期,政治和經濟制度全面落後於處於封建社會頂峰的北宋,這使得金朝統治者面對突入其來佔領的北宋大片國土和大量人民顯得手足無措,金朝落後的統治手段和政策無法統治北宋故地的人民,所以金國統治者只能先後扶植兩個傀儡政權作為過渡,代替金朝統治這一地區的人民。

其次,金朝佔領地區內的北宋人民和遼國遺民的激烈反抗使得金朝不得不暫緩統治:

金朝通過戰爭的形式先後滅亡了遼國和北宋,並對其境內的漢族、契丹族以及各少數民族進行統治,由於戰爭的嚴酷剝削以及女真統治者實行的民族歧視政策,大量的漢人、契丹人先後起來反抗金國的統治,這讓還未站穩陣腳的女真統治者驚慌失措,他們不得不暫緩南下的入侵,並且將統治重心和注意力集中到北方國土上來。也只有穩定了後方,才能讓金國集中精力南下攻宋。

最後,金朝希望偽楚、偽齊與南宋互相攻伐彼此消耗實力:

由於進行了長期的滅遼和滅宋戰爭,導致了女真人口數量的嚴重下降和經濟的嚴重破壞,金朝統治者急需一段時間來休養生息,恢復實力,而女真統治者又不希望在此階段南宋新政府趁機做大,於是金朝統治者就授意偽楚和偽齊的統治者對南宋進行持續不斷的軍事打擊,這樣既對南宋政權起到了嚴重的威脅的同時也削弱了兩個偽政權自身的實力以便日後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總而言之,金國先後扶植兩個偽政權既是因為自身實力不足發展滯後的原因,又是企圖借刀殺人之舉,最後的結局也證明,金國的這一舉動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歷史課課代表


首先,最主要的是因為當時的金國政權太落後了。因此,金國短時間內無法適應比自己文明程度高太多的的中原漢地,需要時間來吸收宋遼的文明。

金國成立之初,其性質還是一個落後的奴隸制部落國家。而從1115年到1127年,金國在短短的12年時間內,就吞遼滅宋,控制了大片文明程度和人力物力都遠超出自身承受範圍的區域。

而宋遼兩國都是老牌封建帝國,文明程度很高。尤其是中原王朝北宋,其文明程度更是處於當時人類文明的頂端,不僅擁有完善的政治制度,還創造了發達的物質精神文明。這對於十幾年前還只是在白山黑水間漁獵的女真人而言,實在是難以在短時間吸收和消化掉中原地區的文明。因此,金國無法在短時間內直接控制中原地區。

其次,從戰略層面,金國也需要在自己與南宋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幫其阻擋南宋的反攻,為自己吸收宋遼文明,實現統治政權的跨越爭取時間。

當時,北宋雖然滅亡了,但趙構很快又在富庶的南方建立了南宋小朝廷,繼續與金國抗衡。而且宋軍依託南方河網密佈的地理優勢,再在岳飛、韓世忠等宋軍大將和軍民的努力下,南宋開始逐漸適應與金國的作戰,並逐漸開始反攻。這讓金國軍臣意識到,宋朝並沒有遼國那麼好對付,宋金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加上金國也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消化佔領區內的宋遼文明。

因此,金國也不想一下子就直接控制中原,而是選擇先後扶持偽楚、偽齊兩國傀儡政權,讓他們替自己賣命,在南方阻擋南宋的反擊,剪除中原地區的抗金勢力,實現以漢制漢的目的。


這些歷史要讀


簡單說就是金國人自己都沒想到自己能打的這麼順,也完全沒想到他們能把宋朝給滅了。

公元1114年,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第二年建立了金國。1125年滅了從唐朝就開始昌盛的契丹帝國大遼,兩年之後,1127年,金國滅了北宋。

從完顏阿骨打起兵開始,到金國滅掉大遼和北宋,僅僅用了十二年多一點。

這已經不能用奇蹟來形容了,這簡直就是神蹟!

女真部落是位於東北的原始漁獵部落,在金太祖起兵之前,女真部落別說被重視,能不能被聽說都是問題。阿骨打本人還曾經作為部落領袖之一覲見過遼天祚帝。

你要對當時的天祚帝說,這個年輕人會在十二年後滅掉大遼和大宋,生俘你和宋朝趙家一共三個皇帝,發配到黑龍江當囚犯,這話怕是要把天祚帝活活笑死。

但是它就是發生了,女真一個奴隸制的原始部落,用了十二年滅掉了遼國和宋朝兩個封建大帝國。這個感覺,就像是岡比亞突然崛起,用了十二年滅了美國和俄羅斯一樣,絕對令人難以置信。

金國滅了遼國之後,本來是沒有做滅宋的打算的。

金軍前後兩次南下,目的都是為了搶掠打劫。

1125年,北宋宣和六年,金軍南下攻宋,三個月就打到了汴梁城下。宋徽宗嚇的緊急禪讓給了兒子宋欽宗,自己跑了路。宋欽宗哭哭啼啼的繼位之後,跟金軍談判,最終以給五百萬兩黃金,五千萬白銀,割讓太原三鎮為條件,送走了金軍。

可是第二年,公元1126年9月,宋朝的投降條件還沒來得及完全履行,金軍又來了。

這次金軍的規模更大一些,總數約有十萬之多(宋朝勤王軍隊約三十萬),也是不到三個月就突破防禦到達汴梁城下。黃河沿線的宋軍望風披靡,壓根就沒抵抗。金軍基本一路暢通。



但是這次金軍也沒有打算滅亡宋朝,他們只是想再敲一票大的。開封城高池深,城內軍民士氣極高,金軍並不抱破城的希望。

問題出在宋朝朝廷自己身上。當時的欽宗政府,可謂烏煙瘴氣,戰和不定事權不一,具體怎麼個亂我們不講。只說一個——他們找了一個叫郭京的人守城

郭京是誰呢?

郭京是當時開封城裡的一個“大仙”,也就是神棍。他說自己精通佛道兩家法術,只要給他資源,他就能靠作法把金兵趕走。

這麼胡扯的說法,欽宗和大臣們居然信了。給了他一大筆錢,郭京召集了七千七百七十七個開封城的無賴,上了城牆做法,說要破敵,城上原來的軍隊被換了下來。

金軍在城下看的一愣一愣的,看了半天沒看出個門道,不管了,進攻一下試試!

這一進攻,郭神棍自然就露餡了,原本堅固的開封城被金軍不費吹灰之力就攻下了。

其實金軍只是攻下了城牆,開封城內軍民士氣高昂,局勢還沒有到不可救藥的地步。但宋欽宗心理防線崩潰了,他直接派人送去了降書。不久之後,就應金國的要求親自去投降了。

宋欽宗被金軍俘虜之後,開封就已經完全成為了砧板上的魚肉。金軍要啥給啥,金銀、珍寶、書籍、藥材等等,包括美女、匠人。整個北宋宮廷,加上開封的一切精華,被金國擄掠一空。

但是怎麼善後,是個問題。

金軍搶完了就想走,但是他發現,走不脫了。


為啥啊?因為北宋朝廷已經被金軍滅了啊!你走了誰善後啊?

金國人也覺得,把整個中原這麼大一塊蛋糕放棄不要,太過浪費。但是,,難道留下來佔領中原嗎?

金國人明白自己做不到。

為什麼做不到?因為金國在十年前還是個奴隸制的部落,到靖康之變的時候,也不過就是個半奴隸制國家。


以當時金國政權的水平,統治一個半封建的遼國就已經是竭盡全力。你讓他再統治一個比遼國人口多好幾倍的封建帝國宋朝,那是痴人說夢。

哪怕中原各地的宋軍不抵抗,就是讓金國和平接管中原地區,他們都接管不了。

所以他們必須成立偽政權,他們第一個找到了張邦昌。

張邦昌是宋朝宰相,是出了名的和平派,之前立主求和,金國人覺得此人可用。於是就跟他說:大金已經決定啦!你來做皇帝!

張邦昌說:我也不是謙虛,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我張邦昌雖然主和,但皇帝我是死都不能做的。

張邦昌為了不當這個“皇帝”,裝病好幾天,百般推脫。最後金軍下令:要麼當皇帝,要麼我們屠城。

張邦昌聽了以後想自殺,他的同僚們勸住了他:你老哥自己死了沒問題,你這不是把開封的人都坑了嗎?!

萬般無奈之下,張邦昌登基稱帝,國號叫“楚”,史稱偽楚政權。

不過張邦昌本人完全不想當皇帝,說他“賣國”也是不對的。他在“稱帝”之後一直恪守臣子的本分,宋徽宗宋欽宗被押解去北方的時候,張邦昌穿著素服帶領百官跪送二帝,痛哭流涕,他的確沒有任何僭越的想法。

金軍走後一個多月,張邦昌就還政給了康王趙構,南宋的歷史開始了。

張邦昌垮臺之後,金軍捲土重來。趙宋皇室表現穩定,一如既往的大敗,跑路。金軍把趙構追到了海上,重新控制了中原地區。

之後,偽齊建立了。

偽齊的“皇帝”叫劉豫,本來是宋朝的濟南知府。他跟張邦昌不同,他是主動投靠的。

偽楚滅亡之後,金國需要新的偽政權,劉豫毛遂自薦,說看我行不行?

當時偽皇帝的名分屬於天下人人得而誅之,根本沒人敢接,金軍發現這居然有一個主動要的,大喜過望,於是封他為皇帝,立國號偽齊。


聽了我的描述,相信您也能看出來,劉豫是一個汪精衛式的人物。他所做的事也跟汪精衛差不多,對內殘酷鎮壓反金義軍,對外積極配合金軍打擊南宋。

不過也跟所有偽政權一樣,偽齊的戰鬥力也很差,在南宋的打擊下喪城失地。但劉豫搞組織的能力很強,連連打敗仗的情況下,居然靠著壓榨百姓,搞了幾十萬軍隊出來。

七年之後,金國人終於對劉豫厭煩了,覺得這個人戰五渣,打不過南宋不說,還自己搞幾十萬部隊,對金國長遠來看也是威脅。

而且此時金國政權已經大大加強,實現了初步封建化,於是金國決定滅掉偽齊。他們派軍隊搞了一個突襲,生擒了劉豫和他的家人,但沒有害他們,只是宣佈偽齊政權從此解散,中原地區以後直接歸大金管轄了。

至於劉豫,他作為一個漢奸,先當了幾年皇帝,後來在金國被封為親王,活到六十五歲才病死,實在是夠走運的了。


小約翰


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一.水土不服,氣候不適應

古代女真民族是漁獵民族,雖然不是遊牧民族,但其生活的地域在白山黑水,氣候寒冷,生存環境惡劣,對於中原漢地溫暖潮溼的氣候有諸多不適應。加上對漢地疾病的恐懼,所以最開始沒有直接統一中原的想法。

二.核心民族人數少,原遼國統治區根基不穩

金軍是在消滅遼國後並分兩路入侵北宋的。軍隊數量在10萬左右,共分兩路。一路從雲中出發直趨太原,另一路從燕京出發直奔汴梁。女真人不過1-2萬,其他士兵主要以原渤海國士兵、遼國降兵和幽雲十六州的漢人為主。原遼國統治區還存在耶律大石等實力的覬覦,因此不敢過度南下。

三.政治水平低,沒有直接統治漢地的能力

女真人破遼滅宋,在軍事上摧枯拉朽。但在政治上無論是與所謂“一國兩制”的遼還是文化高度發達的宋相比,剛脫離原始社會、奴隸社會的女真部落聯盟來說都相距甚遠。所以,只能側立張邦昌的楚國進行羈糜統治。


和史匠


金滅北宋後,先後扶植過兩個傀儡政權,即偽楚和偽齊。

偽楚張邦昌做皇帝,實在是被逼無奈,如果不答應,金軍就得屠城,為了保全百姓,張邦昌只能答應這個要求。



坐上帝位之後,張邦昌也是戰戰兢兢,不敢住進皇宮,不敢以皇帝自居。

沒多久,更是直接把皇位還給了趙構。

偽齊劉豫就沒那麼有氣節,他還發兵攻打過南宋,只是宋金後來有議和之象,偽齊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即被金給取締了。


為什麼要扶植傀儡政權?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是需要時間的。

一群差不多從原始社會過來的傢伙,還不太有能力在短時間內消化掉比自己高等的文明。

以漢制漢,就成為了當時比較合適的國策。


浮沉於史


金人的勝利來的太突然,太順利。汴京城一破,徽、欽二帝及北宋的宗室差不多被一網打盡,北宋傾刻間亡了國。

但金人是憑武力勃興崛起的政權,槍桿子到是硬朗,政治體制卻還很落後,各項制度都不完備,尚無力在佔領區施行有效的統治。金人也有自知之明,他們扶持張楚、偽齊這些個傀儡政權也是避免受到北方宋朝遺民的軍事打擊,通過偽政權的間接統統治,慢慢的穩定住局勢,金人也漸漸的學習熟悉對漢地的治理,逐步的消化自己的戰略成果。

1130年金人以前宋叛臣劉豫父子替代不怎麼聽話的張楚政權,建立了偽齊,幫助其統治黃河以南的漢民。

隨著時間的推移,金人的漢化程度又日高,他們也模仿宋朝建立了一套完備的官僚體系,能夠有效的統治北方漢地、民眾,偽齊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金人也就順理成章的走到了前臺,自己管理,統治漢地,漢民了。


賀灝725


古代戰爭,爭到最後還是文化的戰爭,因為他們知道,中原文化要比草原文化先進,武力可以征服國家,但是文化會反被征服,所以,這就是中華文明是幾千年不斷檔的唯一文明的原因。


還是那個大男孩


金國不把宋朝當成寶,扶持大齊是為了保境安民,當時對於狡獪無比的宋朝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根本不會相信。


路燈下的牽牛花


因為金國剛剛攻佔中原,局勢不穩,需要扶持傀儡政權,有利於控制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