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天子守國門,是不是名副其實?

歷史公元


天子守國乃無能之舉,邊患並未因朱棣遷都北京而消除,漫長向國境線,需要龐大的軍隊支撐,萬里長城有很多薄弱環節,少數民族鐵騎可輕而易舉地破關而入。大清定都北京,不修長城而修民心,將蒙古廣大地域納入版圖,邊患從此消除,既使偶有叛亂寇邊,但都將敵拒之長城以外,戰場都在蒙古高原或大漠中,為中原和江南農耕地區提供了戰爭隔離帶,使康乾盛世延續達一百多年,人口數倍增長。實際上,明之天子守國門,是一盤死棋,對外不能開疆拓土,對內難以保境安民。特別是蒙古鐵騎可以輕易衝到北京城下,則京師動,天下驚,甚至連皇帝都難以南下出逃,最後導致亡國。


大帥252990946


自元順帝北逃死在應昌(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原來的蒙古帝國裂成三個部分,瓦剌部、韃靼部和兀良哈部。這三個蒙古部落誰都不服誰,相互攻伐不斷,就是部落內部也是接連內訌。很明顯蒙古的實力已經再也沒有南下復辟的可能,對明王朝構不成實質上的威脅。


按理明政府應該採取坐山觀虎鬥的策略,三部落爭鬥相互制約,明朝坐觀其變然後再出牌。但是永樂朱棣以軍事手段插手蒙古部落之間的糾葛,哪個部落強硬出頭,他就打壓哪個。就這樣朱棣按下葫蘆冒起瓢,第一次親征重創韃靼,使瓦剌部趁勢崛起,第二次再親征瓦剌,第三次討伐兀良哈,第四次和第五次親征對韃靼用兵卻無功而返。


朱棣在帝國北方邊境主動出擊,表面看當然是符合“天子守國門”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朱棣通過北征以提高北京的軍事政治地位,為他的遷都北京製造外部條件。特別是前兩次親征在永樂八年和十二年,都在永樂十九年遷都之前,而後三次戰役的規模和戰果和前兩次不可相比擬。

另外一點,當時朱棣手下沒有能征慣戰的將軍,“靖難”的將軍大都作古。讓皇室宗親擔任出征,一來沒人,二來朱棣也不情願軍隊在藩王手裡。他親征之前有過一次北伐,勉強讓老將淇國公邱福掛帥,儘管他清楚邱福不善統帥非最佳人選。


那次出兵的結果就是十萬大軍全軍覆滅,之後的再次出兵,除了朱棣本人親自出馬,還會有誰呢。所以朱棣的“天子守國門”有他把國家軍事經濟命脈北移和獨自掌握兵權防範藩王的需要,親征蒙古也至少有部分出於前兩者考慮的動機。

(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看遍山川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實際上是現代人對提出來的,對明朝國策的一個概括。

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雖然主要原因在於剛發動政變,原都城南京自身勢力薄弱,而北方是朱棣的勢力範圍(類似清末袁世凱和孫中山一直在爭論在北京或者南京繼位大總統),定都北京易於穩固政權。但明成祖朱棣的天子守國門也並非名不副實,因為在當時北京以北乃是虎狼之地,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前線腹地,易受到北方少數民族尤其是當時瓦剌的軍事威脅,定都北京後,皇帝、皇宮和全國要員以及行政機關均在北京,也就是國家心臟暴露在外,在朱棣時期,明朝強大,因此就算心臟暴露在外也有能力保護,而到了明朝中後期,明朝國力衰弱,天子守國門的弊端也就暴露出來了。

其實明朝的“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也沒有那麼誇張,沒有必要單獨提出來,由於近些年皇漢明粉的高潮,把明朝捧成了最強之朝代,導致現很對人明朝的歷史有點畸形化,“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應該是每位皇帝應該敬的職責,而這個職責也並非是明朝皇帝的專利,比如東晉都城也是靠近國界,南北朝國都靠近邊界的更多,連窩囊的北宋國度也在邊界,不然也不會那麼容易徽欽二宗也不會被擄走,如果按照距離上,最垃圾的清代,受到英法聯軍海路進攻,清朝都城也算是國門。而君王死社稷,明代死社稷的皇帝比例也不是很高,比如魏帝曹髦,宋代崖山,死於社稷的帝王在歷史中也數不勝數。

題外話講的有點多了,總之無論如何明成祖朱棣的天子守國門,是名副其實的。


曹小翔xixi


明成祖朱棣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皇帝,以自己的雄才大略成功的奪取侄子的皇位,登基後遷都北京。當時遷都受到大部分大臣的反對,其一是北京靠邊關太近,政府部分都暴露出來,這樣對皇帝威脅太大。朱棣有自己的見解,北京是離邊關太近,但是它是阻擋元朝殘餘勢力南侵的有力屏障,有皇帝親自坐陣指揮, 將士們才有更大斗志,南方的富饒的財力才源源補濟,進可攻,退可守。從朱棣親征元蒙古五次大仗看,鞏固了自己的政權,穩定了邊關百姓的生活,朱棣的遠見是正確的。

朱棣當時封地在北京,經過幾十年的培養,手下親信和自己的軍隊。他深深知道奪取皇位,就是憑著自己的親信和隊伍,北京才是他的發跡龍興之地,所以他才一直決定北京為明帝都,只有這樣他才坐穩皇位,只有有自己的一派才能他高枕無憂。這樣也平衡南方和北方的富豪士族,當時南京以南方士族為首。


北京在明朝可是邊關重鎮,朱棣的遠大的軍事方針,既把最高的軍事大權牢牢的掌握在手中,又把精銳的軍隊衛戎京都,又阻擋外族入侵中原,真可為一石二鳥。



七星印月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本來繼承皇位和他一點兒關係都沒有,朱棣也不曾奢望有一天能坐上龍椅,君臨天下。朱棣的大哥皇太子朱標英年早逝,皇太孫朱允炆登機做了大明的皇帝,對於這個侄子,朱棣肯定是不服氣的,畢竟當年打天下的時候,朱棣跟著父皇和兄長從南京一路打到元大都,把元人趕到漠北,恢復了漢人江山,被自己的父皇封為燕王,駐守在北京城,防禦蒙古人的侵擾,朱棣能征善戰,騎馬揚鞭,多次深入漠北,五次御駕親征討伐北元,殺得蒙古人丟盔棄甲,再也不敢騷擾大明邊境,一方面樹立了自己的威信,另一方面也穩固了自己的皇位,畢竟奪了侄子的江山不是那麼的明正言順,朱棣之所以要屢次北伐,不僅是為了驅逐蒙古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燕地是他的龍興之地,是他的大本營,他的文臣謀士,將領兵卒安家在北京,而南京是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國都,朱棣繼位又名不正言不順,更何況朝廷裡也有對他不滿的大臣,兄弟手足也覬覦皇位,他害怕有人謀殺他,奪取自己的皇位,所以他想了辦法,設了兩個京師,一個南京一個北京,把對自己不滿的大臣留到南京,忠於自己的臣子隨他去北京,一方面可以親自守禦國門,另一方面也可以遠離南京舊都,加強自己的統治,兩全其美。所以他遷都北京不僅僅是為了守國門,還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如流水兮逝如風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是對明永樂帝朱棣遷都北京和崇禎皇帝吊死煤山這兩件歷史事件的民間說法,也是老百姓對大明這兩位皇帝的基本評價。那麼就讓我們來看一下永樂帝守國門是不是名副其實。

靖難之役歷時四年,朱棣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打敗了他的侄子朱允文。十八年後的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他的龍興之地北京。實際上,在這十八年的時間裡,因北巡和遠征蒙古,有一半的時間朱棣都在北京。朱棣登基後,共有五次親征漠北。1424年,也就是他遷都3年後,在第五次遠征蒙古得勝回朝的途中病死。這就是“天子守國門”的說法。

就提主這個問題來說,朱棣五次親征進一步削弱了盤踞在漠北的北元殘餘勢力,維護了邊境的安寧,促進了當時社會的經濟發展,鞏固了他的統治地位。可以說“天子守國門”對朱棣來說是名副其實。

但隨著大明日衰,遷都之弊也暴露無疑,蒙古勢力和大明勢力此消彼長,之後女真人也強勢崛起,北京就時時處在軍事威脅之中。最後我們都知道,別說守國門了,連江山社稷都丟了。


艾瑞澤學歷史


大明王朝的朱棣大帝是繼洪武大帝后的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的文治武功獨領風騷,一生五次親征漠北殘元勢力,為中華民族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對膽敢對抗大明的野蠻部族國家毫不手軟,滅了越南陳氏王朝,對外不嫁女不和親,是有明以來比較強大的王朝,他死於第五次親征殘元戰役,其後的厲代皇帝也牢記天子守國門的遺訓,才有了嘉靖帝大力抗倭一掃環宇,和萬曆帝支持朝鮮攻打日本艦隊,和打敗西班牙艦隊的偉大戰列,大明王朝是中華歷史上少有的對外無不平等條約的霸氣王朝,其後世的崇禎帝也履行了祖宗定下的規制天子守國門。


94310417小云


守國門這事不需要特別提出來,因為中國首都的遷移,由西向東發展是大趨勢。東南雖然經濟發達,但是歷史早已證明,南方根本不適合建立大一統政權的首都。咱們現在也是在守國門,北京隔著一個天津就沿海了。而把首都建在沿海城市是需要魄力的。如果實力不強,守國門就會變成敞開國門讓人玩。晚清就是如此,列強一言不和就可以登陸天津,兩天就可以拿下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