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焦點 新能源汽車界的錘子?深挖蔚來的套路

本文作者村上春哥長期潛伏在汽車領域,但又沒有被捆綁在利益鏈條上,所以養成了敢說,敢愛的風格。每當有業界風聲吹到村口,他便出現了。

自從某天某部委發佈了關於在某某年前徹底將燃油車淘汰出市場的消息之後,全國各地的新能源汽車廠家便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這其中,不乏因大環境經濟下行而為找到一個投資熱點便將大量資金投資於斯的諸多地方政府所搞的“新能源”,以及真正沉下心來細緻規劃以面對未來的少量廠家。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這些突然出現的若干品牌和商標,讓很多在汽車界混跡多年自詡為專家的車媒人也只能承認自己“傻傻分不清”,那麼,這樣一片亂象到底怎麼去看待和解讀,我們也思考了很久,直到某一個品牌的出現以及整整一個下午的聊天,讓我們從中看到了一些有意思的東西,所以今天我們就拿出來說一說。

PPT造車時代

其實我們的這個話題很小,因為所要聊的新能源汽車僅在電動乘用車這個範疇,那些正在埋頭苦幹至今沒有產品推出的廠家,還有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將老年健步車包裝上市的產品均不在我們討論的範疇之內,我們要聊的焦點集中在已經上市的、並且是當下最火爆的一個牌子——蔚來汽車。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說到蔚來,我們覺得首先要做一件事,就是有必要把它跟“賈科長”的“FF”區別開來,雖然後者時不時的就佔據新聞的頭條,諸如又吸引到多少新的投資,或是又跟誰發生了股權上的爭議,甚至是又在哪兒開了一場新的用戶見面會,但從始至終,我們沒有機會看到“賈科長”給投資人們做的PPT到底是什麼樣,想必定是非常豔麗誘人的吧,畢竟,能誘惑投資人不停地往裡砸錢的項目定然不是啥隨處可見的“妖豔賤貨”……所以呢,業界通常將這類廣告吹得上天、願景描得嚇人,實則為“畫大餅”的造車方式的企業統統戲稱為“PPT車廠”!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在看到這樣一個吸金路子後,國內自然出現了不少“賈科長”的學生,一場第N次中國互聯網燒錢浪潮風起雲湧,正像曾經的門戶網站熱和共享經濟熱,貌似只要手上有一份看得過去的PPT就可以吸引來投資人……不過,好在2018年徹底結束前,無論是打賭或是“飛蒼蠅”,蔚來好歹交付給了用戶差不多10000輛實車,雖然一開始蔚來也被詬病為“PPT車廠”,但隨著實車交付,慢慢讓其擺脫了這個並不體面的稱號。

“火爆”的蔚來

關於“火爆”,有兩個方面可以說。

一方面,蔚來在前期風風火火的造勢之後,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並且在較短的時間之內真正的向用戶交付了若干的實車,相對於前面所說的那些“假”電動車,一系列先進的高級的配置,以及相對於傳統汽車完全不一樣的設計,的確讓其擁有了值得火爆的資本,這方面無論是汽車類、財經類、互聯網類等各類媒體都重複報道得很多,我們無意在此贅述。

另一個方面,就是在目前電能存儲技術沒有得到革命性突破之前,電動車本身所受到行駛距離的禁錮,以及蔚來事先所承諾但其實並沒有真正落實到位的相關配套問題所引起的口誅筆伐,一次次地製造了火爆的頭條新聞,甚至,連蔚來汽車自己的鐵桿粉絲“蔚家軍”也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反水”。

由於作為其自詡的中國互聯網製造電動車的品牌標杆、事先許下的若干承諾等因素的存在,因此,無論是懷著不同目的的評測機構、該品牌自身的用戶都或多或少、有意無意地將蔚來與世界上最領先的電動汽車生產廠家——特斯拉(Tesla)在進行比對,不過,風評似乎並不好看!

蔚來的應對

為了維持高大上的品牌形象,消除大眾對電動汽車當下最大的痛點——續航里程不足的疑問,蔚來汽車搞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

例如進藏進疆、爬雪山、京廣長途、換電站等活動策劃,表面上,所有的活動都完滿全勝,但事實上,卻遭到了幾乎所有相關主流媒體、自媒體甚至車主的奚落。

要知道,在人人都可以發表自我觀點的互聯網時代,無論是客觀還是主觀、有意或無意、好意或歹意,只需要一些簡單粗暴的照片、視頻和測試,就足矣讓一款產品被黑得體無完膚!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但是,在如此嚴重的公關危機情況下,蔚來貌似並沒有做出應有的積極應對,反而在網絡上的負面言論一浪高過一浪之時,硬著頭皮或是自我陶醉地把前述幾項活動策劃一個接一個地搞了出來。

當媒體和消費者都在開始認為蔚來已經逐漸成為一個“閉門造車”,且對外界意見充耳不聞、只為資本撈金的公司之時,蔚來可能也在納悶,為何我做了這麼多努力,結果卻是雞同鴨講?甚至,我作為一家一心做事業的公司,為何卻被人沒有善意地挑刺?!

何為善意?憑啥要善意?

面對蔚來這樣一個火爆的熱點,我們的看法是,其作為一家一心做事業的公司一定是有所擔當的,甚至其已經成為了當下魚龍混雜、泥沙具下的中國電動車市場中的一面奪目的旗幟,想必,這應該就是大眾給予蔚來最大的善意了吧?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可是,當剝離這些標誌、旗幟之類的符號,作為一家收人錢財而交付產品與服務的商業公司來說,在應對全球行業老大特斯拉都未完全解決的續航里程短、電能加註難這兩個最基本、最核心的電動車的痛點時,蔚來並沒有拿出一個更優秀的解決方案,只是自說自話地宣傳其產品的若干先進功能,以及,總是把自己放在一個無辜者的位置上,羨慕著特斯拉當年被全美各大網站、雜誌封面所簇擁而給予的年度車型的光鮮,何能取得大眾的善意?

俗話說,別隻見賊吃肉,也應看到賊捱打!

同樣是當年,面對特斯拉在遲遲無法交貨以及在以很慢的速度進行交貨的初期,全美的汽車、科技、互聯網、金融、時尚雜質和網站都不約而同地進行了站隊,且大部分都抱著不看好其前途的態度。

就算是現在,特斯拉的老闆——馬斯克(Elon Musk)幾乎已經完成了他計劃中的生態圈,被賦予了“現實版鋼鐵俠”的稱號,尤其是其擁有的商業火箭公司SpaceX都搞定了許多大單之後,美國還是有不少人對馬斯克以及旗下的產業抱著審慎的態度!畢竟,馬斯克的人設,在很長時間裡都是跟特斯拉電動汽車劃等號的,因此,對馬斯克的審慎當然也可視作是針對特斯拉的。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特斯拉採用的是極其成熟的小顆粒電池(之前是18650,最新的Model 3已經開始採用21700),其電控系統在當時甚至現在都是一頂一的先進;從市場上來說,其最初的雙門電動跑車Roadster本來也是以田忌賽馬的思維在打市場,為其贏得了不得了的口碑,難道這一切都是特斯拉不停地要求大眾要對其予以善意而得來嗎?

回過頭看蔚來,拋開時機和資金問題先不談,至少目前看來很多起碼的東西都未完成,如果說後期逐漸完善,那用戶購買的就不是一個經過嚴格測試且沒有問題的成品,無論蔚來承認與否這已是個不爭的事實,而面對這一切,蔚來的公關係統所犯的低級錯誤之多,幾乎成了行業的“標杆”!

本來目前國內汽車產業就是一片“雜草叢生的森林”,電動車更是之前提出的“厲害了我的x”的一部分。

彎道超車沒有錯,但錯就錯在沒有做好完全的準備就去超了,而且一邊超還在一邊吆喝——我在超你了哦!

這種狀態下,自然而然就成了油車和電車各主機廠共同的敵人,如果此時蔚來不能拿出真正有效的解決辦法,只是成天告訴大家其壓力太大,希望大家善意對待,恐怕得到的一定不可能是善意!

蔚來的棋路

由於之前的一系列活動策劃,蔚來的保障車(還擁有充電車、保姆車、“巨型充電寶”等各種名稱)早已充分地、360度無死角地暴露在了大眾面前,從最初對這個“充電寶”的好奇、調侃,到最近出現的“充電寶”奔赴在為各個不同品牌電動車充電的路上的現象,蔚來的野心計劃貌似已經逐漸的浮出了水面。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根據蔚來的營銷策略和銷售方案,作為蔚來汽車的車主都擁有獨一無二的ID,可以通過蔚來所開發的APP完成所有的與車有關的操作,特別是呼叫“充電寶”這項服務。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從最近的一些曝光來看,蔚來“充電寶”部門一天到晚都在APP上面接單,忙得不亦樂乎,但前往現場服務的對象卻不僅僅是蔚來的車,還有有許多其他品牌的電動車也可以接受“充電寶”的“輸血”。據說,這並不是其他品牌電動車的車主也安裝了蔚來汽車的APP就能夠得到服務,他們能夠得到“充電寶”的服務,是因為有蔚來的車主通過APP幫他們進行了充電服務的預約,這些被服務的電車品牌包括了吉利、上汽、日產,還有特斯拉……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有小道消息稱,這個APP在後期甚至會向所有的電動車車主開放!

說回蔚來本身,據說他們面對車主推出了一個叫服務無憂包的服務套餐,包含了維保、救援、洗車、代駕等服務,更包含了車的保險(三者100萬,玻璃、劃痕全都有的保險),價格約1.4萬元/年,基本上所有蔚來的用戶都購買了,因為覺得方便、划算,反正有什麼問題就在APP上下單,全部交給售後部門處理就是,甚至,連補胎服務也可以呼叫,蔚來會派出特製的一種與“巨型充電寶”一樣外觀的、裡面裝著各種設備的MPV服務車前往現場,就地解決各類小問題。

這個所謂的服務包,看起來倒真的是採取了買車送超值服務(當然是要錢的!)的營銷思路,就像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當時在手機行業內率先推出碎屏險時市場一點不看好,但後期銷量卻異常驚人,並引起各家手機廠紛紛模仿的例子一樣,只因為瞭解決一個市場痛點,卻開創了一個新的銷售思路。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買這個車再買這個服務,相當於蔚來自己就把產品、售後、能源、用車全部一勺燴了,嗯……野心的確很大……

也許,蔚來不僅僅是打算銷售一輛傳統意義上的車這樣的產品,這種玩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實際上已經超越了特斯拉,玩出了電動車生態市場了,算是借鑑了什麼都製造的小米模式吧?

蔚來的這盤棋下得大,目標也許真的是星辰大海。今後,蔚來會不會也像羅永浩一樣說,“我們賣車真的不是為了賺錢,只是為了交個朋友”?

一點後話

當年羅永浩從語言培訓行業跨界做手機,被恥笑,他在自己的“相聲大會”上講述了“工匠精神”這麼一套觀點,90%的人的解讀是他就是一個賣情懷的,還有5%的人在理性地觀察對待,到後來也因為錘子科技的發展路線不明朗而感到失望而站到了90%的那些人中去了,還剩下5%的人,一直堅定支持這種信念而被前面那95%恥笑為“錘粉”並反覆奚落。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如喬布斯對當時各方技術資源的整合和“抄襲”成就了蘋果的今天,羅永浩在安卓系統的發展上也勢必會留下可以鐫寫的一筆,因為其做到了整合與創新,並且遵循開源精神將其研究開發結果開源並反哺開源世界,即便是這樣,前不久的錘科變更問題仍舊召來了一邊倒的負面評價,因為到目前為止,錘科一直在鉅額虧損,錘科的變更也被解讀成了羅永浩卷錢逃跑的信號……

雖然羅永浩做的是手機,但我們認為這與蔚來做電車一樣,都是對工業產品的研發,雖然手機和電動汽車這兩類產品在性質上看似有著完全不同的差異,消費者在轉換品牌時所需付出的代價也相差巨大,但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產品製造者需要的科技創新精神及隨之帶來的社會責任卻有著本質上的相似。

另外,我們都知道,特斯拉從成立到目前為止這麼些年一直沒有盈利,製造出的車買一輛就虧一輛,但這絲毫不妨礙當下投資人對它的信心以及股市的表現。

因為馬斯克的思路很清晰,在已經擁有且不停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的情況下,雖然也曾製造了被某“知乎”大神定義的“一臺重達三噸毫無操控可言傻快轉不了彎冬天不敢開暖氣打開‘autopilot’還會要你命的車”的Model X,但對主要車型的投放仍是謹慎地以豪華轎車為主。

消費者也許是不理智的,但市場的表現卻很說明問題,當Model 3推出後,該單一車型就直接搶走了美國2018年中型四門轎車(Sedan)市場一半的份額。特斯拉的銷售人員為他們的產品的高科技感到驕傲,敢於說“雖然特斯拉全系車型已經是實現了‘等級4’自動駕駛的高科技車輛,但礙於法規要求,我們的宣傳只說它們是達到了‘等級2’的車!”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特斯拉的成功,是因為在那個年代和行業技術水平背景下,敢於選擇不同的賽道起跑,面對並克服掉當時極其巨大的技術困難,成為了全球電動汽車的一個另類的開拓者。

也許,蔚來在創新、現有資源整合方面有自己的想法,但在並沒有擁有自己的動力核心技術的前提下,選擇目前這條賽道,是不是一開始就跑錯方向了呢?

畢竟,經過了這麼多年,在XX已經在號召大幹特幹新能源的背景下,蔚來充其量也只是“彎道超車”路途上其中的一名選手而已,而且一開始,還選擇了一直與節能降耗、綠色環保有世仇的SUV車型。

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初看貌似百花齊放,各個品牌還都在抱團取暖、相互打氣,各路資本與各地政府也對這片藍海充滿無比堅定的信心,但事實上,雖然用“各懷鬼胎”來形容現在的狀態不那麼合適,但檯面下的暗流湧動卻是不爭的事實,最終,活下來的肯定就那麼兩三家,大部分都會淪為這場大秀的炮灰罷了。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所以啊,前面提到的所謂的蔚來的棋路,也許應該算是套路,畢竟,在2020年國家徹底取消補貼之後,按照這種發展路子走下去的目的,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立起並穩住Flag、逐漸收割當下其他可能會倒閉的電動車品牌留下的市場份額,最終用自己的生態戰略包圓整個中國電動汽車市場。

100年前、50年前,美國和日本的廠家都曾試圖在電動汽車上尋求突破,但因為在可見的未來時期內無法有效解決電能儲存密度低下的問題,都只有紛紛放棄事先的雄偉計劃,雖然科技界一直在努力研發新的電能存儲方式,但到目前為止,真正看起來成功並贏得市場的只有特斯拉,而其他巨頭,如豐田之類則幾乎完全放棄了純電動的發展方向,尋求油電混合及氫能源等新的路子去了……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特斯拉的成功只適用於特斯拉,而讓人隱隱感到懷著急於回本、儘快盈利、做大做強想法的蔚來,當下的敵人也許正是其自身,它的路,只能自己一步步走下去。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最後僅以電影《父輩的旗幟》劇照,表達我們對當前這個產業的敬意

凹凸焦点 新能源汽车界的锤子?深挖蔚来的套路

凹凸焦點 是凹凸之道文化傳媒的產業相關欄目

有意見?一群凹凸客等你來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