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被評定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2月21日,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正式發文,經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2018年第二次“千年古縣”專家認定評審會議鑑定,確認鄆城縣為中國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系菏澤市第一個、山東省第十三個“千年古縣”。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鄆城縣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春秋魯成公四年築城名鄆,西漢置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鄆城”專名沿用至今至少1389年。鄆城縣自然景觀秀麗,文化遺產豐富,自古流傳“古鄆十景”,境內有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址、遺蹟130餘處,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山東琴書》、《山東古箏樂》,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1項,市級27項,縣級86項,其中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數量位居山東省縣區第一位。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鄆城素有“書山戲海、箏琴之地”美稱,民間特色文化豐富多彩,地方特色鮮明,尤以嗩吶、箏、擂琴影響較大,並湧現出絲絃聖手王殿玉、古箏大師趙玉齋、花鼓藝人謝汝泉、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王合義等一批知名藝術家。鄆城是革命老區,有著優良的革命傳統。1947年劉鄧大軍強渡黃河,首戰鄆城,拉開了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的序幕;淮海戰役期間,鄆城人民送糧、送衣、抬擔架,用小車支援前線。魯西南戰役指揮部舊址紀念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另外,鄆城是水滸文化的發祥地,素有“水滸一百單八將,七十二名在鄆城”之說;是聞名全國的武術之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古箏之鄉、長壽之鄉;是全國首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全國返鄉創業試點縣、中國酒類包裝之都,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普示範縣、山東省旅遊強縣、山東省文化強省先進縣、省級雙擁模範縣等榮譽稱號。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鄆城縣地名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現有館藏文物1413件,其中國家級一級文物4件、二級文物8件、三級文物304件。近年來,鄆城縣高度重視地名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重點打造了國家4A級景區水滸好漢城,每年舉辦中國好漢節和鄆城武林會盟,以鄆城古地名和水滸文化命名了21條城區道路和部分住宅小區,水滸酒廠、水滸人家酒店、水滸醫藥公司等縣內一大批知名企業以水滸命名,同時積極推進地名文化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並加快推進彭湖溼地、東溪溼地等地名文化主題公園工程建設,讓博大精深的地名文化,推動經濟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據瞭解,“千年古縣”是由聯合國地名專家組和國家民政部共同實施的“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工程”重點項目之一,是國家重點文化走出去戰略項目。依據“中國地名文化遺產鑑定標準體系”和“地名文化遺產重點保護對象鑑定標準”,在中國現存的800多個上千年的古縣中,優選出100個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地名文化內涵豐富的古縣,進行“千年古縣”的重點保護和國內外宣傳工作,並頒發證書,授予牌匾,進行弘揚和傳播。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成功申報“千年古縣”是鄆城縣的一大盛事,“千年古縣”是中國的馳名商標,更是走向世界的一張響亮名片,對於鄆城發展具有持續推動力和長遠影響力。“千年古縣”所產生的諸多效應,將極大提升該縣的文化號召力和形象傳播力,全面提升鄆城的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郓城被评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