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攝影:看圖說彝居變遷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以上圖片是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我縣80%以上彝族群眾房屋居住情況的真實記錄,從彝居變遷看國家的扶貧歷程,大至可為三個歷史階段。

第一階段:“三房”改造

1986年,從中央到地方都分別成立了專門的扶貧機構;1988年,美姑被列為國定貧困縣;1992年開展形象扶貧,以房屋開窗,搬掉門前一堆糞,實現人畜分居為主要內容的形象扶貧工程;2003年實施對低矮、潮溼、窄小的瓦板房、石板房、毛草土坯房為主的“三房” 改造。當時,群眾建房積極性高漲,萬眾一心,全民動手,較為徹底地改變了廣大彝族群眾的居住條件。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第二階段:新村及彝家新寨建設

“三房”改造以後,國家逐年實施新村建設和彝家新寨建設,實行整村推進、連片實施,部分民族特色建築和小樓房應運而生,山區面貌煥然一新。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文艺摄影:看图说彝居变迁

第三階段:易地移民安置與小集鎮建設

2013年中央提岀“精準扶貧”以來,我縣採取易地移民安置與小集鎮建設相結合,決不落下一村一戶一人,彝族群眾的居住條件更上了一層樓,現實了新的歷史跨越。

主 編:楊日火

副 主 編:楊曉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