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數據發佈,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了移動支付。出門拿一個手機,一掃、一刷、一點,就輕鬆完成了各種消費。隨著移動支付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它當前又呈現出什麼特點呢?近期,中國銀聯發佈了2018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分析報告。

移動支付數據發佈,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資料圖/視覺中國

我國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已達5.7億

據統計,當前我國手機支付用戶規模已達到了5.7億。去年三季度,銀行業處理移動支付業務的筆數,同比增幅高達7成多,移動支付已經成為餐飲、便利店、網購、交通、醫療、外賣等日常消費中,最常用的支付手段之一。

移動支付數據發佈,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資料圖/視覺中國

去年移動支付人均月消費達2600元

調查顯示,受調查人群去年使用移動支付每月平均消費了2600元。其中,創業人群月消費金額最高,超過3000元;全職主婦、IT從業人員每月消費也都超過了2800元;學生群體每月消費金額為1952元,但他們每支出5元,就有2元是通過移動支付方式花出去的。

移動支付數據發佈,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生物識別驗證支付普及快

在支付方式上,二維碼支付佔據移動支付主流地位,佔比超過八成。不過,指紋支付等生物識別方式普及很快,在35歲以下男性中,生物識別已經成為使用率最高的驗證方式。

移動支付數據發佈,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資料圖/視覺中國

詐騙發生率下降 人均損失增至1800元/年

移動支付使用方便,但它所面臨的風險也比傳統支付方式更多。中國銀聯的調查顯示,2018年消費者在移動支付中遭遇的詐騙發生率有所下降,但人均損失有所擴大,從2017年的1600元左右增加到1800元左右。

利用QQ微信等社交賬號詐騙、遭遇釣魚鏈接騙取銀行卡信息、偽基站短信詐騙、以辦理信用卡套現等藉口騙取驗證碼、掃描不明二維碼後資金被盜,是移動支付用戶最常遭遇的5種詐騙形式。

移動支付數據發佈,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其實,在移動支付使用中面臨的各種風險,不少都是利用消費者的粗心大意,或者是貪小便宜的心理,從而實施詐騙的。

日前,在廣東惠州一家小店內,兩名青年趁店老闆不注意,其中一人迅速拿出一張自己的二維碼,覆蓋在了店鋪原有的收銀二維碼上。二維碼被換掉後,客人付的錢就直接轉到嫌疑人的手機賬戶上。

這個5人團伙通過相互配合,僅一天,就偷換了100多家商鋪的收款二維碼。前不久,該5人團伙已經被警方抓獲。

移動支付數據發佈,你每個月消費多少?

而在江蘇常州,小李在網購時碰到了一個網友,自稱只要通過他給的鏈接刷單購物,就能夠拿到佣金。信以為真的小李用同樣的方式轉賬三次,轉出去2萬多元之後,終於意識到了這是一個騙局,於是向警方報案。目前這起案件還在偵辦過程中。

支付中幾點易忽略的風險要多加防範

春節鄰近,無論是回家,還是購買年貨,大家的消費都會比平時更多一些。當前移動支付中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幾點風險,請大家多加防範。

首先,更換手機或者不使用某種手機App時,要記得刪除手機裡留存的支付信息,解除銀行卡和支付軟件的綁定關係,不然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其次,安裝不明來源的手機應用程序,包括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也是特別危險的。中國銀聯的調查顯示,主動安裝手機跳出來的不明文件,或者掃描不明來源的二維碼,是移動支付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發生實際損失的比例高達95%。

此外,無論是手機銀行還是支付軟件、賬號、付款碼等,都設置為一套密碼也是很危險的,一旦洩露了其中一個,所有賬戶就都會面臨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