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區塊鏈》之二:誤區、泡沫與本質

《再談區塊鏈》之二:誤區、泡沫與本質

作者為德勤中國總監 高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自從2015年底開始參與區塊鏈這個熱點之後,由於工作的原因,我曾有機會和各大金融機構、監管者、政府部門以及許多科技初創公司以及海外的同事對區塊鏈這個話題進行佈道、研究和概念驗證。

作為一個“區塊鏈專家”,我時不時地會被許多人問到這樣一些問題:

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在金融領域有沒有落地案例?區塊鏈目前有什麼殺手級應用?比特幣還能買麼?區塊鏈能不能用來解決XX問題?區塊鏈到底是風口還是騙局?

每次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總是感嘆網上那些關於區塊鏈的信息都是多麼的千篇一律,大多數人對於區塊鏈的理解只是一種人云亦云式地重複,以至於區塊鏈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至今給這個世界所帶來的改變遠遠不如預期。

到了2018年末的今天,我想用自問自答的方式記錄一些我經常回答的問題,以後再有人來問我關於區塊鏈的問題的時候,我會把這篇“科普”文章先給他看看,至少可以讓他對區塊鏈這件事情建立起一些基本的認知。

Q:為什麼區塊鏈不是「分佈式賬本」或「分佈式賬本技術」?

A:把區塊鏈稱作是「分佈式賬本技術」(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或DLT)最早是在2016年由英國政府在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提出的,傳到國內以後被人云亦云地成為了區塊鏈的代名詞,還有人進一步把技術兩個字去掉,將區塊鏈等同於「分佈式賬本」。

客觀地講,把區塊鏈理解成「分佈式賬本技術」或「分佈式賬本」有它的優點,主要是可以把「區塊鏈」這個人為創造出來的模糊概念具象化成一種特定的技術或對象,將問題簡單化。

但這同時也帶來了新的問題,所謂「分佈式賬本」說白了就是一個「分佈式數據庫」。如果說區塊鏈就是一種「數據庫」或「數據庫技術」,那它就變成了一個純粹IT技術問題。一個數據庫或一種數據庫技術竟然引起了那麼多主流金融機構、政府、監管者的高度關注,併為它賦予各種顛覆性的意義?這顯然不符合常識。

換句話說,把區塊鏈理解成「分佈式賬本」或「分佈式賬本技術」至少是對於區塊鏈狹義的、侷限性的理解。

還有其它一些對於區塊鏈的理解,包括密碼學、智能合約等等,有些是在談區塊鏈的屬性(而非本質),另外一些依然還是侷限於IT技術方面的討論。這些不同角度的理解,雖然不能說是錯的,但至少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再談區塊鏈》之二:誤區、泡沫與本質

Q:講了那麼多,那區塊鏈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我在之前 一文中曾經提過,區塊鏈不是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也不是某種IT技術,區塊鏈首先是一個概念,或者說是一個理念。

就像“雲計算”、“人工智能”一樣,任何新生事物的發展首先是從某個想法或理念開始的,區塊鏈的理念最早是從比特幣之中引申出來的,我們可以把區塊鏈理解成是一個“共識系統”,這個系統具備了這樣一些特徵: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等。

有了理念之後,它並不會馬上變成某種具體的技術或代碼實現,而是需要找到這個理念背後的理論模型或是數學模型,最後才是用技術的手段或是程序代碼將理念最終落地。

即:理念-》模型-》技術實現

而區塊鏈背後的理論模型離不開博弈論。事實上,美國數學家約翰 · 納什(John Nash)所提出的“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 Games)理論可以被看做是區塊鏈的理論模型,而其中的“納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就是區塊鏈這個“共識系統”通過博弈之後達到的穩定態。

納什因為他的這項理論,以及在數學上的證明,獲得了199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關於區塊鏈的理論模型以及“納什均衡”,我曾在 一文中有過生活化的描述。我們常說:“太陽底下無新事”,區塊鏈也並非是全新的事物,它在生活中早已有體現。

《再談區塊鏈》之二:誤區、泡沫與本質

Q: 目前區塊鏈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A: 目前普遍的認識是,區塊鏈還處於發展的早期。我想引用Gartner諮詢公司在今年7月發佈的著名的“新技術成熟度曲線”,其中區塊鏈即將度過了瘋狂炒作的泡沫階段,開始進入了冷靜期。根據Gartner的預計,區塊鏈至少還需要5~10年才能真正成熟落地。

在中國,由於監管者的不斷努力,之前一段時間對於區塊鏈的瘋狂炒作已經被有效地遏制,但依然有少數人試圖打著區塊鏈的旗號招搖撞騙。

《再談區塊鏈》之二:誤區、泡沫與本質

Q:目前區塊鏈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

A:對於把區塊鏈當做是一項IT技術的人來說,區塊鏈面前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隱私保護、併發交易量、跨鏈互操作以及業務持續性等方面,這也是在各種區塊鏈峰會中能聽到的最多的聲音。

而筆者認為目前區塊鏈所面臨的最大問題恰恰是人們對於區塊鏈的認知的侷限性,把區塊鏈直接和技術劃上等號。其實之前各大金融機構在對區塊鏈進行概念驗證等嘗試後,已經意識到在目前階段把區塊鏈當做技術來進行商業落地是沒有前途的。

既然如此,區塊鏈在現階段到底能否落地?如果可以的話,應該遵循怎樣的方法論?

我會在下一篇中繼續展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