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性格即命运,乐观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2月19日晚,央视元宵晚会如期举行。主持人阵容与春晚一样,朱迅的身影位列其中。面对全国观众,朱迅从容得体而又不失亲切的主持风格,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然而谁能想到,美丽大方、常常一副灿烂笑容的她,14岁就登上央视舞台的她,曾经患过三次肿瘤……


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名字的由来

1973年,朱迅生于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排行第三,上面还有两个姐姐。

朱迅的妈妈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中文系,专攻鲁迅文学,所以三个孩子中的名字都有“迅”字;朱迅的爸爸是新华通讯员驻外记者,“讯”代表了他的事业。所以朱迅的名字中,既有母亲的情怀,亦有父亲的梦想。

三儿、小小、阿迅、朱先生、朱大胆儿、朱十七、迅宝宝、王太太……一路走来,随着不同身份的转换,朱迅的名字一个接一个,仿佛一把把宝剑,悬于她的头顶。

在朱迅的人生中,“狠”无疑是个关键词,这个“狠”字,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已初露端倪。

小时候,朱家三姐妹最热衷的游戏便是演戏。大姐演特务,二姐演敌人,朱迅朱小三儿演宁死不屈的英雄。英雄总要付出代价,当“敌人”“开枪”时,朱小三儿一头栽倒,不料头却磕到桌角,鲜血如注。

两个姐姐免不了挨一顿痛骂,朱小三躺在病床上,竟然觉得自己十分“伟大”,可以为了艺术献身。她甚至开始交待“后事”:把爸爸给的巧克力分给姐姐,把自己的零花钱拿去给爸爸交党费。

上中学的时候,父亲被派驻到新华社香港分社,母亲被安排随行。别人没有父母在身边,都会活得凄凄惨惨,朱迅却格外高兴,因为开家长会再也不用担心挨批了。

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三姐妹

第一次“触电”

父母在香港工作,三姐妹便交由姥姥照顾。14岁那年的暑假,朱迅被选中担任中央电视台《我们这一代》的小主持人,这也是朱迅人生中的首次与央视结缘。

看到别的孩子都有父母陪着,自己却孤零零的,朱迅突然觉得委屈,她扯着后台的大幕痛哭失声。这可急坏了在场的老师,生怕失控的朱迅无法完成主持工作。没想到,开场的铃声一响,朱迅用大幕抹去眼泪,立马换上一副灿烂的笑容。

朱迅的大姐是三姐妹中长得最漂亮的,不仅颜值高,还是个学霸,因此也成为朱迅的偶像。一天,上大三的她背着姥姥去应征方便面的广告,回来时喜笑颜开,原来,她被《摇滚青年》的副导演相中了,有意邀请她拍戏,并约好第二天去她家中取照片。

不过,大姐并没有单独的照片,选来选去,便选了一张与朱迅合影的。没想到,本以为自己只是个陪衬的朱迅,却被剧组相中成为“小小”的扮演者。

后来,她听到他们的对话,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她眼里有一种叫“渴望”的东西。

为了将朱迅速在两周内培养成霹雳女孩,沙宝亮对毫无舞蹈基础的朱迅开始了魔鬼训练。他在她的宿舍里拉了根绳,要求她每天起床先钻500个来回!舞鞋磨破了3双,脚板蹭出了大泡。

最难的是最后一场戏,因为“小小”要和男主一起过夜。对此,朱迅坚决不同意,她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但最终,她被说服了。

第一次“触电”,朱迅拿到了2650元的片酬,是父亲工资的10倍。于是,她豪气地带着姥姥和姐姐大吃了一顿。

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霹雳女孩

离开名利场

一战成名的朱迅迅速火了起来,找她拍戏的人络绎不绝。15岁、刚刚高一的女孩似乎在一个暑假之间就完成了青春期的蜕变。高额报酬、各种赞美——朱迅被演艺圈这个名利场深深吸引着,她把高二、高三的假期都预定满了。

面对脚下充满诱惑、名利双收的星光大道,15岁的她完没有抵抗力。在电话中,她对妈妈说,“我喜欢演戏”。“那我就做你的忠实观众。”妈妈选择了尊重。

但是,这个名利场真的适合自己吗?接下来的两年里,朱迅一边接戏,一边却充满了恐惧,她常常问自己:自己真的那么厉害吗?似乎自己什么也不会,但却被推到一个很高的位置,那种名不符实的感觉,时时煎熬着她。 她常梦见自己站在一个云中的脚手架上,哆哆嗦嗦、摇摇晃晃,大风吹来,一头栽下。

迷茫着,恐惧着,思考着,权衡着。

朱迅在两年之中迅速成长,她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女,而是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经过名利场洗礼过的青春后期女孩。她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缺少什么、自己需要做些什么、自己想要什么的生活。

于是,她做出了一个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决定:放弃十拿九稳的电影学院,出国留学,去投奔在日本的两个姐姐。

17岁,是朱迅的人生分水岭——17岁之前,她一路顺风顺水,有上天的眷顾,有父母的疼爱,是一个柔弱的女孩;17岁之后,她独自在国外打拼,受过的累、吃过的苦,让她成长为充满韧劲儿的“女汉子”。

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在异国打拼

17岁的朱迅,“狠”劲儿毕露。

说走就走。1990年9月9日,朱迅踏上了赴日之旅。第一次走进机场,“国际出发”的感觉很不错,骄傲中带着几分年少的轻狂。“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彼时的朱迅,仍在戏中。

落地后,三姐妹顺利“会师”。

没想到,在日本睡过的第一个晚上,竟然被虫子咬醒。原来,她们租住的地方比较老旧,由于是木制结构,所以特别爱生虫子。

这还不算啥,真正的挑战来自于语言。在强化班里,规矩是说话不许用母语,只能用日本语。

接下来的日子,更是打破了之前所有美好的幻想。住着好好的房子,房东太太突然不租了,后来在房东的求情之下,三姐妹才总算安稳下来。经过这件事,让朱迅深深地认识到,赚钱是最要紧的事。

在同学的帮助下,她找了一份清扫的工作,和一位四十来岁的日本女人一起,打扫从1楼到18楼的厕所。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想到自己空空的钱包,只好硬着头皮,拽着拖把跟在后面。

用手把纸篓中的脏东西一个个掏掉,再用抹布把便池旁溅出的屎尿擦净。这样的工作常常让朱迅恶心得恨不得把吃过的东西都吐出来。最让她觉得屈辱的是,一次她不小心在一位日本阔太太身上印了两个脏手印,由于语言交流不畅快,对方说了句“可怜的”,从包中拿出两个精致的饭团,还对她做了个吃的动作。

饭团被她冲进了厕所里。

三个月后,她找到了一份餐厅的工作。在日本,朱迅每天的睡眠时间不会超过4个小时。

生活艰苦,她却从未想过放弃。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是朱迅给自己下的命令。

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与病魔对抗

工作和学业越来越顺利,朱迅却发现身体有些不对劲。去了医院,发现得了血管瘤。为了省钱,她去一家私人诊所做了手术,由于条件有限,手术做得并不彻底,后来复发,不得不再做一次。好在肿瘤是良性的。

手术让她错过了国立大学的考期,而私立大学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为了赚钱,她做完手术,顾不得家人的劝阻就开始刷盘子赚钱。由于拼命工作,本来已经缝合好的伤口浸出了血水。二姐心疼地抱着她哭,她却咬牙坚持下来。

她说:性格即命运,乐观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不论是扫厕所,还是在术后伤口撕裂的疼痛中端盘子,我始终都怀有良好的愿望与梦想,这是我人生最重要的体验。每天心平气和地去感受细节,点点滴滴都会成为生命的财富、生活的动力、生存的价值。

换句话说,这就是生活。

生活对朱迅的考验还真是不少。2007年年初,事业一帆风顺的朱迅被查出患上甲状腺肿瘤,已经经历过两次肿瘤的她,不得不再次走上手术台。但坚强如她,原本定在5月做手术,五一期间,还和董卿联手主持了第六届央视小品大赛,在决赛现场,她依旧谈笑风生,丝毫看不出这是个身患癌症的人。

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事业爱情双丰收

朱迅说,幸运总是在你忘了它的时候来临。事实上,幸运是为那些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朱迅就是其中之一。即使生活再苦,她也没有放弃对未来的追求,没有放弃打磨和充实自己。

在日本,朱迅成为NHK《中国语讲座》的主持人,这是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甚至被称为台里的“摇钱树”。终于站稳了脚跟,事业如日中天,她却选择了放弃。

为了回到生病的母亲身边,朱迅毅然回到了国内。

27岁那年,她一路过关斩将,是终成为央视《正大综艺》的主持人。由于长年生活在日本,习惯了日语交流的她,普通话一度不好,为此,她常常挨领导的骂。但多年的历练养成了她永不言弃的性格,她从中学语文课文开始背起,反复寻找自己的问题,最终战胜了自己,成为央视当家花旦,7次登上春晚的舞台。

事业上升的同时,她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在央视举办的“众志成城”的晚会上,王志和朱迅结识了,便开始追求她。后来,朱迅的父亲生了一场大病,在求助无门之时,王志像儿子一样守护在老人身边。在一次次全家人接近崩溃边缘的时候,只有王志表现得特别从容,成了全家人的精神支柱。

“有王志这个男人在身边,天塌下来自己都能挺过去。” 朱迅说。

她决定嫁给王志。两人在老家低调结婚,婚后,他们搬进一个租来的40平方米的小屋中。朱迅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又是幸福的,因为不是每一个女人都可以嫁给自己爱的人。在日本留学多年而心无所依,朱迅最知道漂泊的孤独与疼痛。现在,一个叫王志的男人终于让她的心安定下来,她终于感受到了爱情的幸福。不久,两人爱情的结晶——儿子王法出生。

如今,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弹指而过,朱迅也走进了中年的行列。岁月虽然或多或少地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却让她的心灵更加充实而从容。

三次患肿瘤,七次上春晚,她的人生从未停止过绽放……

THE END

我们只看到台上的朱迅光彩照人、如花绽放,然而谁的成功是随随便便的?美丽的容颜之下,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朱迅为之所付出的努力,才是她一次次绽放的源动力。

2019,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朝着梦想努力奔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