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中医之“虚”——傅慧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医门诊最多见的人群就是自认为“虚”的病人,或脾虚,或肾虚,或血虚,或气虚。于是乎,自认为“脾虚”的人拼命吃山药,自认为“肾虚”的人屡进鹿茸,自认为“血虚”之人一个劲地服用红枣桂圆,认为“气虚”的人则迭进人参等。若年老体虚,对证服用或有一定的作用,而事实上,当下许多气血充盛的年轻人不知何种原因总认为自己体虚,迭进补品,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中医所谓的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

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面色淡白或黄,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 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为五心烦热,消瘦颧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洪数等。

如果大家单从以上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属于“虚证”亦不全面,因为临床上所见的患者往往虚实夹杂,即很少能见到单纯的虚证或实证,例如感“神疲乏力”之人,也可以是正在发烧的病人、未明确诊断肿瘤的病人,或者仅仅是外在因素工作劳累的原因。神疲乏力可能是邪气过剩伤及正气的表现,按照中医理论,此时的治疗当是祛邪为主,若单用补益之剂,则助邪如火上浇油。

因此,判断自己是否真“虚”,需要综合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是否出现上述不适症状?

无:则常规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无需滥补。

有:则寻找原因,先排除饮食起居生活等因素。存在饥饱失调、饮食不规律,晚睡熬夜,精神情志刺激等因素,则先祛除诱因。若祛除诱因还不能缓解,则休息。若休息也不能缓解,则需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查找引起不适症状的原因。

2

不适症状持续时间问题?

短时间,偶尔出现:无需在意或焦虑紧张。人体就像一台机器,机器转久了偶尔出现一点误差也很正常。

长时间,持续出现:需要按上述方法寻找原因,或求医帮忙。

3

不适症状的严重程度?

不严重,能耐受:无需在意或焦虑紧张。人体就像一台机器,机器转得久了偶尔耍点脾气也很正常。

严重,不能耐受:则需要按上述方法寻找原因,或求医帮助。

4

是否伴有严重慢性疾病或慢性感染性疾病?

否,无不适症状:无需进补。

有:需寻得医生的建议和帮助,整体调理。

5

以下情况,需立即停用:

进食人参等后流鼻血,头晕,失眠,情绪狂躁,全身燥热,口干口苦;进食补药后出现口腔溃疡、淋巴结肿大、咳痰或痰中带血、发热、便秘等;进食补药后全身无反应,或出现其他不适症状。

此外,需避免以下误区:红枣桂圆纠正不了贫血,长期服用反而助热伤阴;吃人参也不能长生不老,它只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一下你,过多服用反而打破人体阴阳平衡;补鹿茸不能壮阳,大量服用反而使你耗竭阴精,肾精愈不足。

我们应该牢记:不挑食,五谷为用,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少食咖啡浓茶等,保证三餐营养均衡即可。切不可长期服用某种食物或保健药物。适当体育锻炼,但不可疲劳运动或大量消耗性的运动,现代人工作压力大,时间长,拖着疲惫的身躯为了运动而运动那就是一种消耗,起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少吃补品少食药,更多时候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休息保证劳逸结合是最好的良药。

何解中医之“虚”——傅慧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何解中医之“虚”——傅慧婷 上海中医药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