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2018年,加密貨幣市場直線跳水,整個市場愁雲慘淡。

但與哀鴻遍野的幣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區塊鏈技術,開始穩步落地。

尤其是科技巨頭們,悶頭研究技術、申請專利保護、尋找落地場景,熊市行情對他們的影響微不足道。

頂著寒風,這些巨頭們一步步的吞噬著區塊鏈的市場。


1、騰訊:落地金融,穩紮穩打

據媒體報道,早在2015年,騰訊就已經成立區塊鏈團隊,開始探索區塊鏈的發展道路。

早先的技術積累在2018年爆發。1月8日,騰訊宣佈可信區塊鏈(TrustSQL)項目,稱其為“區塊鏈基礎設施構建安全高效的解決方案”。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幾日後,騰訊又發佈《區塊鏈方案白皮書》,宣佈要與合作伙伴共一起,打造區塊鏈的共贏生態。

而白皮書的發佈,標誌著騰訊在區塊鏈領域的嘗試,不是淺嘗輒止,而是有一個大的戰略佈局。

1月17日,騰訊搶注“以太鎖”、“騰訊以太鎖”等商標,在區塊鏈領域繼續加碼。

縱觀騰訊的區塊鏈戰略,我們可以發現,在區塊鏈領域,騰訊主要從突破底層技術和落地金融場景兩個方面重點推進。

在金融方面,騰訊在今年接連發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供應鏈金融項目以的數字發票解決方案。

此外,騰訊在公益、遊戲方面的區塊鏈探索也卓有成。2018年1月30日,騰訊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公益尋人鏈”,把多個尋人平臺的數據鏈接,使得各大公益平臺能夠實現信息共享。4月23日,騰訊發佈首款區塊鏈遊戲,代號“Z”。

不過,騰訊在加密貨幣方面卻表現非常謹慎。

今年3月,騰訊安全反詐騙實驗室聯合國家工商總局(廣東深圳)反傳銷監測治理基地正式發佈《騰訊2017年度傳銷態勢感知白皮書》。白皮書表示,境外資金盤、虛擬幣、ICO項目均屬於傳銷性質。

騰訊CEO馬化騰更是親自表示區塊鏈是創新技術,但發行加密貨幣非常有風險,騰訊不會涉足。


2、阿里:專利數名列全球第一

阿里在佈局區塊鏈時選擇的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以螞蟻金服為核心打造區塊鏈BaaS平臺,旨在幫助新金融底盤的信任機制創造更多價值,進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阿里上線區塊鏈網站,主打“區塊鏈+公益”。

一手金融,一手公益,阿里在兩方面走的都很順暢。

2017年6月,全球首個跨境區塊鏈匯款,在香港人使用的“支付寶”AlipayHK和菲律賓人使用的“支付寶”GCash之間實現;2018年11月,信美人壽和螞蟻金服合作推出相互寶,引入區塊鏈技術。

早在5月16日,馬雲在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表示,個人非常看好區塊鏈,阿里巴巴對於區塊鏈的研究也在幾年前便開始了。

2018年,阿里接連發布區塊鏈溯源技術、區塊鏈電子錢包匯款服務,並與杭州互聯網法院合作一併推出了司法區塊鏈。

目前,阿里巴巴以90項專利數名列全球區塊鏈專利第一名。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與騰訊相同,阿里對待加密貨幣的態度同樣很謹慎。

4月17日,阿里發佈《淘寶禁售商品管理規範》,規定淘寶網站禁止出現有關加密貨幣的任何內容,諸如礦機,代寫白皮書等服務也包含在內。

此外,馬雲更是直言,區塊鏈不是泡沫,比特幣是泡沫。


作為BAT中的一員,百度在區塊鏈方面的探索最早能追溯到2015年。

在2016年,百度成立金融服務事業群組,業務架構主要包括消費金融、錢包支付、理財、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等多個板塊,基本覆蓋金融服務的各個領域。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交易公司Circle的金融服務理念與百度公司的金融佈局相一致,百度選擇了投資,這也是百度在區塊鏈領域的第一次探索和嘗試。

到了2018年,百度接連佈局了:區塊鏈遊戲“萊茨狗”;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度宇宙”社區平臺。

在9月末發佈的《百度區塊鏈白皮書V 1.0》,則重點介紹了百度超級鏈的架構方式和實現模式。

百度在區塊鏈行業的佈局主要集中在底層技術、金融服務、數字資產三個方面。

今年,百度將百度金融業務剝離出來,成立的新子公司“度小滿”,而結合了區塊鏈技術的度小滿金融服務平臺(BAAS)的企業級服務已經比較成熟。

和騰訊阿里不同,區塊鏈對於百度的重要性遠比其餘兩家重要。錯過了移動互聯網風口的百度,意識到,想要回到世界中心,必須重新佔據一個新的高地。

至此,百度已經在包括雲計算在內的內容版權、信息溯源、文娛產業、反惡意軟件5個方面開發了區塊鏈產品,但想要利用區塊鏈扭轉局勢,恐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4、網易:專注於遊戲

作為古典互聯網的大佬,網易自然也想在區塊鏈中佔據一席之地。

網易在2018年初上線了第一款區塊鏈遊戲:招財貓。儘管收效甚微,但卻被視為是網易在區塊鏈方面的初次嘗試。

此後網易發佈“網易星球”,並在今年9月上線了網易區塊服務NBaaS平臺。

網易創始人兼CEO丁磊表示,區塊鏈本身是個一個技術,這個技術本身是沒有問題,也能解決很多問題,應用場景很豐富很廣泛。

對網易來說,重頭戲在今年9月,網易旗下網遊《逆水寒》版本更新加入“伏羲通寶”,或許是受到《逆水寒》+區塊鏈模式的啟發,網易在另外兩大主力遊戲《倩女幽魂》、《流星蝴蝶劍》中引入區塊鏈技術。

在這三款遊戲中,“伏羲通寶”能夠跨遊戲自由流通,這被視為網易自行發佈的“加密貨幣”,意圖將旗下游戲全部納入區塊鏈系統,讓彼此互聯互通起來


5、華為:技術雄厚,涉獵廣泛

近日來風波不斷的華為在區塊鏈佈局方面同樣不甘示弱。作為全球第三大手機廠商,第一大電信設備商,華為在技術方面擁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今年3月份,華為公佈了雲區塊鏈服務平臺,之後又發佈了《華為區塊鏈白皮書》。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據華為透露,華為雲區塊鏈服務主要可用於數據應用、物聯網、金融等領域,具體場景如:數據交易、身份認證、遠程醫療、食品溯源、車聯網、物聯網設備管理、供應鏈金融等。

除此以外,華為還將自身引以為傲的5G技術和區塊鏈技術進行了有機的融合。華為表示,在5G技術的支持下,將會放大旗下雲區塊鏈服務平臺的優勢。

但對於加密貨幣,華為同樣沒表現出太多熱情。

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曾表示,華為是做技術的,來得太快的錢,華為反而不放心。

6、迅雷:半場折戟,前途未卜

2017年7月6日,陳磊成為迅雷新一任CEO,宣佈All in區塊鏈。在陳磊看來,“迅雷天生就是做區塊鏈的企業”。

曾經在國內受廣大用戶尤其是“宅男”追捧的下載神器迅雷也終於耐不住寂寞,入場區塊鏈。

憑著在P2P下載、CDN、分佈式計算方面的技術優勢,迅雷在區塊鏈方面的佈局可謂自信滿滿。

2017年8月,迅雷發佈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共享經濟職能硬件產品“玩客雲”。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本想利用共享挖礦的新思路在區塊鏈領域大展宏圖的迅雷卻沒想到,玩客雲最終成了自己的“阿喀琉斯之踵”。

曙光轉瞬即熄滅,在玩客雲價格超過10元的同一天,網曝迅雷總部遭投資者圍攻維權,更有人稱迅雷“沒有使用任何區塊鏈技術,是個頂風違反7部委文件,利用非法交易所、非法傳銷群體,變相IC0,非法集資的騙局”。

迅雷只好對玩客雲中的“幣”業務實施切割,只保留了迅雷鏈等底層技術平臺。

在金融方面折戟的迅雷,拖著半條命專注於區塊鏈技術的研發,並於今年12月10日與中國移動物聯網合作探索區塊鏈與智能硬件的新應用。

過往崎嶇,前路更不好走,迅雷能在區塊鏈領域走多遠現在來看還是個未知數。


7、獵豹移動:小而強

獵豹移動前身是互聯網時代大名鼎鼎的金山網絡。

作為國內網絡安全泰斗,獵豹移動在區塊鏈佈局方面也是獨樹一幟。獵豹更多將目光看向區塊鏈安全,並且為此專門成立了獵豹區塊鏈安全中心。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獵豹區塊鏈安全中心藉助獵豹移動在安全領域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以及金山毒霸安全團隊雄厚的技術背景,致力於為區塊鏈行業提供安全技術解決方案,打造更健康的區塊鏈生態。

鑑於此,獵豹在今年年初發布了安全數字資產錢包SafeWallet。

獵豹移動在面對區塊鏈技術時,並沒有盲目發展,而是審時度勢認清自身優勢,通過區塊鏈與自身優勢的結合意圖在未來區塊鏈安全領域有一席之地。

8、亞馬遜:自我救贖,起步較晚

國內諸多企業紛紛踏足區塊鏈,國外巨頭沒袖手旁觀。

今年1月,亞馬遜近期註冊綁定了三個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域名,分別是:amazonethereum.com、amazoncryptocurrency.com和amazoncryptocurrencies.com。

副總裁Patrick Gauthier澄清稱,此舉僅是為了保護亞馬遜的品牌免受侵權。但這一舉動仍然引發了媒體和金融機構的猜測,認為亞馬遜有可能很快會接受以加密貨幣進行支付的交易方式。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4月19日,亞馬遜提交了一份關於對比特幣的流向進行數據監控的專利。並於當月推出了以太網和超級賬本結構(Hyperledger Fabric)協議啟動開箱即用的區塊鏈網絡。亞馬遜稱其為AWS區塊鏈模版。

11月29日,亞馬遜推出鏈子賬本數據庫以及亞馬遜管理區塊鏈。

作為全球“最古老”的電子商務服務商,亞馬遜在區塊鏈的佈局更多的體現了其利用區塊鏈賦能電子商務的目的。

與媒體猜測相反的是,亞馬遜在此次區塊鏈浪潮中同樣沒有沒有對加密貨幣表現出青睞。亞馬遜支付負責人Tom Taylor表示,亞馬遜沒有任何計劃支持比特幣。


9、微軟:雄心壯志,大開大合

作為世界最大的計算機公司,微軟早早的就將注意力放在了區塊鏈上面。

2017年9月初,微軟與以色列工人銀行聯手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銀行擔保的平臺。

2018年2月,微軟推進了區塊鏈數字身份認證系統;3月推出區塊鏈投資產品;5月,微軟發佈了Azure區塊鏈工作平臺,為開發人員運用區塊鏈技術提供了新的應用工具。

微軟在區塊鏈道路上可以說是大踏步前進,但更大的步伐還在後面。

今年10月,微軟發佈區塊鏈白皮書,並且75億美元收購開源軟件代碼庫GitHub。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白皮書中微軟詳細規劃了未來區塊鏈佈局的計劃,而GitHub有著全球最大的計算機代碼存儲庫,包括大量現有的區塊鏈代碼。

既有明確規劃又有強大技術儲備的微軟或許並不滿足與區塊鏈參與者的身份,未來的微軟,或許想要主導整個區塊鏈市場。

同樣,微軟對加密貨幣慎之又慎。

比爾蓋茨不止一次的表示,加密貨幣存在極高風險,並認為投資比特幣是一個“愚蠢”的投資。

與此同時,微軟旗下Bing瀏覽器禁止了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廣告。

10、Facebook:自我救贖,方向不明

作為世界知名的社交平臺,Facebook也有佈局區塊鏈的理由。

一直以來,Facebook就因為用戶隱私信息安全問題遭人們詬病,尤其今年三月,Facebook遭遇隱私門事件,被爆出Facebook以不正當手段獲取超過5000萬用戶的個人數據,並且通過算法自動推送與受眾傾向性有關聯的新聞。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受此消息影響,Facebook市值迅速縮水1000多億美元。一些分析師甚至預測這個社交巨頭或將消亡,他們認為Facebook正在老化,對用戶的吸引力也在持續下降。

Facebook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表示:2018年考慮用區塊鏈技術防止Facebook變得過度中心化。

為此,Facebook成立了區塊鏈小組,開始了對區塊鏈技術的探索,並不斷地招兵買馬,用高額薪資來招募區塊鏈相關人才。

儘管目前尚不清楚Facebook具體的區塊鏈佈局是什麼樣的,但Facebook官方表示,正在探索有關區塊鏈技術的各個有趣領域,包括但不限於合理的金融服務、信息共享和存儲的新方法等。

Facebook儘管對區塊鏈的研究起步較晚,但從目前來看,Facebook似乎並不需要和區塊鏈有過多的捆綁,只需要利用區塊鏈技術繼續維持自身在社交方面的優勢足矣。

11、IBM:喜憂參半,負重前行

萬國商業機器公司,簡稱IBM,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和業務解決方案公司,已有 107 年的歷史、被視為美國科技實力的象徵,曾執世界計算機產業之牛耳。

或許是為了搶佔科技前沿帶來的紅利,作為老牌的計算機公司的IBM也不出意外地強勢介入了區塊鏈。

此前,IBM曾因與移動互聯網的變革紅利失之交臂,而被外界戲謔“一隻腳邁進了墳墓”。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但在區塊鏈領域,IBM火力全開。2016年,由IBM 牽頭髮起的一個代表性的聯盟鏈項目:超級賬本(Hyperledger),如今已經成為了區塊鏈領域最受歡迎的開源項目之一,甚至被評為區塊鏈商業應用典範。

但另一方面,IBM基於區塊鏈項目的另一個產品TradeLens則被以太坊創始人V神評價為“沒有抓住重點”並且“浪費時間”。

儘管IBM擁有雄厚的技術、資金實力支持,但區塊鏈作為新時代的新科技概念,107歲的IBM能否在區塊鏈中找準方向還尚未可知。

12、谷歌:扮豬吃老虎

作為區塊鏈領域的投資者,谷歌很低調,低調到很難發現它的存在感。

儘管搜索巨頭谷歌母公司Alphabet表示迄今為止尚未收購任何一家區塊鏈公司,但其實,他們早就開始在區塊鏈行業內進行佈局了。現在的谷歌,早已成為區塊鏈領域的第二大投資者。

目前,獲得谷歌投資的區塊鏈初創公司就有很多,其中包括Gyft,Ripple,Blockchain,Buttercoin和Veem等。

而早在 2016 年,谷歌就效仿了 IBM 和亞馬遜,為需要測試銀行區塊鏈技術的開發員提供雲服務。

2018年7月,谷歌宣佈與Digital Asset合作推出區塊鏈開發平臺,使得開發人員能夠在谷歌雲上測試、構建區塊鏈應用程序。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對與加密貨幣,谷歌同樣很謹慎,2018年6月,谷歌宣佈任何加密貨幣廣告禁止在谷歌平臺上投放。

儘管在9月25日,谷歌宣佈解禁加密貨幣相關的廣告禁令,並計劃允許受監管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在美國和日本購買廣告,但首次加密貨幣發行、加密貨幣錢包及二級市場交易的相關廣告仍被禁止。

通過分析這12家科技巨頭在區塊鏈領域的佈局,我們也能總結出一些規律:積極落地區塊鏈技術,小心應對加密貨幣。

大多數實力雄厚的集團更傾向於兵分多路,對區塊鏈幾大主流發展方向均有佈局,而實力相對弱小的公司則更傾向於將區塊鏈與自身優勢結合起來,在某一方向集中突破。

儘管關於“聯盟鏈”的爭論還在繼續,但科技巨頭在區塊鏈領域的穩步推進,已經是2018年行業中珍貴的“好消息”了。

2018科技巨頭的區塊鏈廝殺有多激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