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當一個時代正在隨風而逝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群人想要留住這個時代的精華。

1945年,意大利導演羅伯託·羅西里尼拍攝了影片《羅馬,不設防的城市》,事無鉅細的羅馬戰後全景式展現奠定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美學基礎。與此同時,維斯康蒂、維托里奧、朱塞佩等一大批意大利新現實主義大師開始活躍,他們高喊著“扛起攝影機到街上去”開啟了一個傳說中的夢幻時代。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


這句口號的後半句是“將鏡頭對準普通的人”,這種拍攝的自由表達和現實主義美學,影響了身在法國的另一批人,他們是——讓·呂克·戈達爾、弗朗索瓦·特呂弗、路易斯·布努埃爾、安德烈·巴贊、雅克·德米、雅克·裡維特、阿涅斯·瓦爾達。這一批法國導演在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基礎上,發展出了以“影像本體理論”為基礎的新浪潮美學。

他們這一群人對法國的社會狀況有著不同程度的憂慮,特別是對於戰後社會的恢復,擔憂更多。戈達爾在《中國姑娘》中曾經隱晦地表示出他對法國社會的擔憂以及對共產主義的嚮往,在那樣一個鐵幕降臨的時代,這樣的自由表達卻成為法國電影新浪潮的精神所在。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中國姑娘


如今我們再看這一批新浪潮的導演,他們的表達的自由程度以及對影像的勇敢探索也令我們所望塵莫及。

日本電影導演諏訪敦彥正是新浪潮美學的忠實擁躉,他以一部《獅子今夜死亡》向戈達爾、特呂弗、布努埃爾等新浪潮奠基人致敬。時隔一年之後,同樣是戈達爾粉絲的我,終於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看到了這部學生向老師的致敬之作,因此必須要說點什麼。

特呂弗《四百擊》中不良少年變成了《獅子今夜死亡》中的失意演員,作為戈達爾、特呂弗等許多新浪潮導演最愛的男主角之一,讓·皮埃爾·利奧德面孔的出現,對於影迷來講意義非凡。

同時代的那些面孔有些都已經作古,有些也已經不再活躍。但是他的出現,讓這些面孔又重新活躍了起來,安娜·卡里娜、讓娜·莫羅、讓·保羅·貝爾蒙多……這些面孔又重新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年輕時候的利奧德


諏訪敦彥在他的專訪中曾經說過“沒有他來扮演,這個角色就不真實”

,或許導演心中的真實,就是要還原新浪潮的樣貌,向自己心中偉大的新浪潮精神致敬。

孩子們在古宅中端著槍完成自己的電影,這正是新浪潮精神的鼓勵,它鼓舞了一代電影人。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戈達爾一輩子都在實踐新浪潮的理論,在他的心中,新浪潮是不可挑戰的堅實信仰。在戈達爾的電影中,到處都可以看到關於死亡的論調。在處女作《精疲力盡》中,柏茜問作家“你有什麼人生抱負?”,作家回答“成為不朽,然後死去。”

《獅子今夜死亡》中,老安託萬在古宅中尋找著自己年輕時候的愛情遺夢,夢完成了,就閉上了眼睛。他直視自己青年時代的經歷,並責問自己的意識,傳承了戈達爾的那種對愛情的自省。看來,諏訪敦彥倒是對戈達爾的愛情觀情有獨鍾。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這些新浪潮電影從來都不乏對人生觀、社會觀、價值觀的探討,所以說他們是生活的,其實又不是,因為他們探討的東西的價值遠遠大於普通的生活本身。如凱瑟琳·德娜芙在《白日美人》中飾演的家庭婦女,從對自身的探索開始,一直到後面的完全開發,說是生活,但其實又暗藏著女性意識的覺醒。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白日美人


與之相比,安娜·卡里娜的銀幕形象則一直是試圖覺醒的女性。《法外之徒》中狡黠的卡里娜幾次玩弄男性角色於股掌之中,這種形象總能讓男性在距離中欲罷不能。《獅子今夜死亡》中,利奧德遠遠的望著水中的初戀遠去,女性也就完成了對男性的掙脫。在愛情觀上繼承了新浪潮一貫以來的清晰與頹廢,同時也延續了對自由與掙脫的嚮往。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法外之徒


諏訪敦彥曾經說過,他希望能尊重即興創作,所以他在影片中安排了小孩子們的戲中戲表演,讓孩子天真無邪的表演去影響這部電影。費里尼在《八部半》中以戲中戲的方式,去剖析人的行為動機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捉摸性。

在《獅子今夜死亡》中,孩子的天真無邪將人性的陰暗掩蓋,但在手法上,則又可以看到《八部半》的種種痕跡。《八部半》中導演想要將電影拍攝完成,從這裡看去,孩子的執著與成年人的執念別無兩樣。

諏訪敦彥曾經表示過自己一直都很崇拜新浪潮的前輩,並在之前的多部作品中流露出對前輩的致敬。一方面,他在即興創作的拍攝方式上延續新浪潮的創作方式,另一方面他的哲學思考又與深受薩特存在主義哲學影響的戈達爾、布努埃爾、裡維特如出一轍。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所以在《獅子今夜死亡》中處處都可以看到新浪潮的影子。

在我看來,新浪潮的電影既不是寫實又不是虛幻,而是一種介於現實與虛幻中間的風格。他們既有“影像本體理論”中所強調的還原生活本真,又受到存在主義哲學的強烈影響,從未停止過對人生、愛情、社會、歷史的思考。薩特的存在主義哲學認為“人生是註定要受自由之苦的”,所以我們在戈達、布努埃爾、裡維特的電影中看到了一個個渴望自由又受到束縛的靈魂。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四百擊


戈達爾的《隨心所欲》中,娜娜祈求自由而又不知應該如何自由。而在布努埃爾《資產階級的審慎魅力》中,以自由、民主為宗旨的小資產階級們,同樣也受困於他們自己的思想體制中不能自拔。

《獅子今夜死亡》中,老安託萬在閉上眼睛的那一剎那,才獲得了最後的解脫與自由,而這種自由是以孤獨作為代價的。薩特認為“孤獨是人類屬性中必不可少的特徵”,新浪潮這群導演就深受這種哲學影響,所以他們的鏡頭裡才有了一直在尋找世外桃源的狂人皮埃羅,才有了一輩子都在尋找自己的天涯淪落女。

如今,隨著新浪潮老將們一個一個的行將就木,代表著那個時代的精神也在遠去。我們在看《獅子今夜死亡》的同時,也是對那個創作者自由創作的時代的懷念。

他以學生之態,向偉大法蘭西電影致敬


隨心所欲


有人說,諏訪敦彥這部電影就是後輩們寫給新浪潮的一封情書,但在我看來,這更像是一本回憶錄,它記錄了自己對新浪潮的眷戀與執著。在新浪潮已經終結了很多年之後,法國新電影人嶄露頭角之前,站在時代浪潮前,對歷史、對電影、對藝術的一次深情回眸。

回眸過後,電影藝術依然會繼續向前不斷進步。

銳影Vanguard編輯 | 致遠君

✪▽✪歡迎轉載,但一定要註明來源和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