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系列评论之一: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个“牛鼻子”

1月25日召开的淄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周连华同志受淄博市委常委会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淄博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意见》和《中共淄博市委关于开展“工作落实年”的决议》,对进一步抓严抓实政治建设、推动制度创新、狠抓工作落实作出部署安排。从今天起,本报将聚焦加快制度创新和开展“工作落实年”陆续刊发系列评论员文章,力求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集合力,进一步推动形成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生动局面。

聆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激荡的变革之声,“制度”堪称最响亮的音符,“制度创新”已成为牵动改革的“牛鼻子”。淄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淄博市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的意见》,明确了制度创新的时间表、路线图,集中宣示了淄博市委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和信心,鲜明表达了以“再领改革风气之先、再立开放波澜潮头”的毅力和魄力,必将推动全市上下更加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实举措聚焦聚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制度创新,不断激发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时代号角引领制度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山东时指出,“改革又到了新的历史关头,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提出“围绕形成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的具体要求,为我们新时代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点亮了航灯、指明了方向。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我们必须坚决破除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坚决冲破一切阻碍发展的陈规陋俗,从被动等待、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中解放出来,从照抄照搬、坐等观望中解放出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制度创新上敢于闯、敢于试、敢于改,以制度创新激活发展动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将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落到关键处,才能抓住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的“牛鼻子”,才能借势借力破解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打开高质量发展的上升空间。

问题导向倒逼制度创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是社会的回响,也是制度创新的着眼点和切入点。赴苏浙粤三省学习归来后,山东省委明确指出,“当前山东省最大的短板就是有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淄博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上,淄博市委常委会深刻剖析了当前我市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等9个方面的差距和不足。实践证明,优越的制度出现在哪里,发展的竞争力就转向哪里。为此,我们必须将始终聚力制度创新作为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一条重要举措,牢牢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消痛点、解难点、除堵点的“制高点”,把制度创新作为补齐短板、加固底板最根本、最关键、最基础、最核心的改革任务,为推动淄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制度供给,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责任使命呼唤制度创新。淄博作为一个工业发展超过百年的老工业城市,在对国民经济作出历史性巨大贡献的同时,转方式调结构问题一直相伴而行。历史走到今天,淄博正处在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转型发展面临的困难特别大、障碍特别多、任务特别重,尤其需要以思想解放、制度创新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内生动力。面对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压力,面对历史赋予的重任和嘱托,如何扭住改革关键、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创新基因,我们坐不得、等不得、慢不得。淄博市上下只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制度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强有力的有效制度供给解答时代命题、展现淄博担当、实现更大突破,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制度保障,才能真正担起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不枉时代所盼。

40年革故鼎新,改革开放未有穷期;只有顺应变革,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这张时代大考卷,抓住制度创新这个“牛鼻子”,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和着力点,激活创新求变基因,增进人民群众福祉,敢为人先、敢闯敢试,锐意进取、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趟出一条迎合新时代要求、符合新理念导向、契合淄博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开创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全面振兴、走在前列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