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寒假來家訪 海寧家長說了這麼一句話……亮了

2019-02-24 16:15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劉芳璐 通訊員 陳曉慶 湯曉燕 王建福

寒假裡,市教育系統組織開展的萬名教師訪萬家活動,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其中,海高的幾位家長還寫了感想,要與大家分享。記者選擇了兩位高二學生家長的感想刊登出來,希望各位家長一起交流,一起學習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更全面的瞭解孩子。

根據學校生涯規劃推行的導師制度,海高老師分組對學生進行家訪。

老师寒假来家访 海宁家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亮了

家長朱力:家訪後我瞭解女兒更多,交流也更多了

作為海高高二學生的家長,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轉眼間就將走向人生的新起點——高考。而時代的發展、文化的更新、傳媒的發達,已給孩子們提供了更寬的視野和更多思考的機會,他們早已迫不急待地以自己的視角去審視社會、判斷問題,無論是情感、還是思考能力都或已超出了我們家長的想象。雖說孩子在學校老師的評價裡一直是乖乖女形象,但有時候在家庭中,作為家長還真不知道她究竟想的是什麼,有時為了一件事兒雙方又會產生較大的分歧。作為家長的我,發現每次老師家訪後,自己與孩子間溝通的話題就會更多,關係也更融洽。今年寒假一上來,我與孩子似乎就早已在期盼著這場年度家訪了……

家訪如約而至,我家孩子居然還提前準備了交談話題的備忘錄,生怕在難得的時光裡遺漏了與老師交流的一些話題。家訪環節中,老師對孩子期末考試的成績進行了分析,也對哪些方面可以提升、改進進行了溝通。聆聽了孩子自己的感悟,細心的湯老師還是發現了我家孩子在常規學習方式上的一些問題,比如效率提升、糾錯彙總,言談中是一種互信,又有那般輕鬆、交換式的氛圍,平時偏內向的孩子的話閘子也漸漸多了起來,作為家長也有種茅塞頓開之感。

原以為家訪會在這一主題後結束,而後女兒跟老師交流的,卻是與學習無關的一些話題,孩子提到了自己與同學間交往的一些瑣事,有些她也不知如何去應對,讓老師幫做參謀,儼然那瞬間,老師就成了她的“知心姐姐”,而這些,卻是她在家中從未提及過的。而後,她又提到了自己任班課代表後的工作及一些需自己或老師改善的細節問題,言語中即坦誠而又真切,原本預想的以學習為交談主題的家訪,竟成了女兒與老師間的一場談心會,而在那瞬間,作為家長的我也在細心的聆聽,女兒思考問題的細緻與周密性、具有愛心、責任心,敢於擔當的性格也越發凸顯……

也許很多孩子就像我家女兒一樣,並不是落落大方,也並不是每一個學生平時都會主動向老師敞開心扉,而這場海高老師來我家家訪,通過老師和孩子面對面舒心、釋懷的交流,讓我家孩子完全卸下了心裡防備,讓她感受到老師如“知心姐姐”般的關心、信任和呵護,從而讓她在今後的學習中有了更多的自信、希望和努力,讓她保持身心健康,快樂的成長。另一層面,也讓家長、孩子、老師這一連載體在這過程中共同收穫了真情、收穫了信任、收穫了理解、收穫了寬容……

老师寒假来家访 海宁家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亮了

家長金永興:感受老師為了學生全面發展的良口用心

寒假剛開始,湯老師就在高二(7)班家長群裡公佈了本學期家訪名單。我家排在第一天第一戶人家,由趙琴校長和湯老師一起來家訪。我的心裡既激動又有點忐忑不安。

家訪那天,我和秋怡早早地在樓下的巷子裡等候老師們的到來。上午8點30分,老師來到家裡。剛坐下,就表揚了秋怡這學期英語課程進步明顯。這個小小的表揚讓我們一家人很欣慰,秋怡的學習還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知道,孩子在考完試後曾跟我說這次期末考試沒一門考好,遭遇了滑鐵盧,心裡很憋屈。作為家長我只能儘量地給予安慰,鼓勵他重拾信心從頭再來,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屢敗屢戰是一種勇氣,更是一股不服輸的拼勁。現在的秋怡不正需要這樣一種精神嗎?

我們的交談,從英語談到了生物、語文,這兩門功課的成績在秋怡期末考試中拖了後腿,使秋怡年級排名跌落了一百名,尤其是生物課目,秋怡的成績一直在中下游徘徊。趙老師是秋怡的生物任課老師,她認真分析了秋怡其他課程的學習狀況,認為他還是有潛力提升生物課成績的,距離第一次高考選考還有差不多一年時間,也還來得及。只要在寒假中認真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在下學期開始的第一輪複習中緊跟老師的教學節奏,複習、測試、糾錯,在第二輪複習中持續提升自己,多看、多背、多練。成績還是有希望提上去的。秋怡在旁邊不住地點頭表示同意老師的指導意見,我也如釋重負,心裡踏實了許多。

在家訪過程中,我們還談到了孩子的素質教育問題。一個孩子的成才不僅僅關注他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他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品質,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秋怡,作為一個偏理工課的學生,文科上的短板一定得補上。趙校、湯老師和我一致認為:理科生同樣需要人文素養,需要學習文學、歷史、哲學等。因此,趙校推薦金秋怡最好每天看一段周國平的《人生哲思錄》中的語錄,不要貪多,細細咀嚼,消化吸收,日積月累,終有所獲。還推薦他抽空看看《唐詩三百首鑑賞辭典》中已學過詩的賞析文章,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和鑑賞水平。從這些提議當中,我深深地感覺到老師對培養文理並重、綜合發展人才的殷切期盼和希望。

時間不知不覺已過了一個小時,家訪也接近尾聲。我們的交流似乎意猶未盡。臨走時,趙老師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跟金秋怡說:“你書櫃裡的《蘇東坡傳》能借我看看嗎?我也想趁寒假這段時間好好補補,你可要記得催我歸還喲!”我連忙說:“趙老師,您儘管拿去看吧!”這時候,我腦海裡突然跳出“潤物無聲”這個詞語,這不正是說像趙老師們那樣的循循善誘,言傳身教嗎?秋怡,你感受到了嗎?

家訪手記

尹麗虹:海寧二中英語教師兼班主任 面對面現真感情 心連心譜暖心曲

老师寒假来家访 海宁家长说了这么一句话……亮了

隨著元宵的到來,春節和寒假即將落幕,而整個假期中,我們家訪的腳步卻不曾停歇,在滿大街的燈籠照耀下,我和搭檔張老師走進了趙同學家。

趙同學是新居民孩子,在我們跨進家門的之後,一眼就發現他們臉上仍然有剛剛長途跋涉歸來的疲憊。儘管如此,趙同學和父母還是興致勃勃地向我們說起了他們家鄉的變化。

因為孩子上學的問題,也因為費用的原因,他們很多年沒有回家鄉了,這次回老家後,親朋好友都在勸說他們回老家發展。但趙爸爸有不同的想法,他認為海寧的教學質量高、老師負責任,大人即使再苦也得讓孩子在這上高中,努力學校拼一個好的前程。

接著趙爸爸讓孩子拿出所有的寒假書面作業及打卡記錄,詳細給我們說明了各科作業完成情況及孩子假期學習、生活、娛樂等情況。

因為回老家的行程安排,返校日(正月初九)DIY活動小趙同學沒有參加。趁著家訪,我和張老師陪著孩子、家長一起進行親子活動。孩子負責解讀圖紙說明,研究魚線走向,家長負責穿珠子成形,老師負責技術指導和拍照,不一會兒,一個活靈活現的“水晶小金魚”呈現在大家面前,我們還一起合照留念這美好時光。

最後,當我們送上學校的新春祝福和慰問品時,發現孩子有點動容了,他想不到老師會送新年禮物來,更想不到在異鄉有一份情,叫師生情。

走在回家的路上,回想起和孩子一起走過的點點滴滴,心中思緒萬千。新居民子女已經成為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用情用心用愛走進這個群體。

趙同學從小因為事故導致右手傷殘,但是憑藉堅強的意志力和不懈的努力,成績一直保持前列,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

記得當初通過“心語星願”活動,我聆聽了孩子的困擾。異地求學,面對新的學習環境、新的知識、新的師生關係,趙同學有不適應以及充斥在頭腦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認知帶來的各種負面情緒:擔憂、焦慮、無助等。在我全面瞭解了他的情況後,表達了自己幫助他的誠意。我用自己異地求學及求職經歷鼓勵孩子敞開了心扉,達到“共情”,走近孩子心裡。

接著,我告訴趙同學,要真誠地展示微笑,正視別人;要主動幫助身邊人,和他們拉近距離,體驗著幫助和被幫助的快樂,也能享受生活的樂趣;自己有問題,要尋求老師和同學的幫助,梳理知識中的漏洞,掌握恰當的學習方法;要學會揚長避短,強化自己的長處。

具體的實踐,我知道他以周為單位制定相應、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目標要小而具體,就易於實現,這樣一來就能體驗成功感,就可以更快地取得進步。

一步一步,現在的趙同學變得開朗、自信,我又指導他建立成功檔案(即儲蓄成功法),記錄自己所有的成功和進步,讓他經常體味成功的心情,持續獲得成功的喜悅,充滿信心的面對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的挫折和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