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梦伦:为中国火箭设计“天梯” 的甬籍院士

余梦伦:为中国火箭设计“天梯” 的甬籍院士

余梦伦院士

余梦伦:为中国火箭设计“天梯” 的甬籍院士

年逾八旬的余梦伦院士仍在伏案工作。 受访者供图

1月3日10时26分,承载着亿万中国人航天梦想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而将近一个月前,将嫦娥四号送入奔月轨道的,是长征三号乙遥三十运载火箭,这次火箭设计入轨精度相比运载嫦娥三号时提高了30%以上。设计这座完美“天梯”的,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首个以院士命名的科研型班组——“余梦伦班组”。而这位中科院院士、火箭弹道设计专家——余梦伦,则是阿拉宁波的慈溪人。

设计完美“天梯”的航天追梦人

“对!负责长征三号乙遥三十运载火箭发射,把嫦娥四号送到月球附近的这座‘天梯’,就是我们班组设计的。”日前,在电话那头,远在北京家中的余梦伦院士爽朗地说。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是我国航天事业重要发祥地之一,余梦伦所在的班组是运载火箭“弹道和制导及精度分析工程组”,成立于1966年,是中国运载火箭弹道设计事业的垦荒队,承担运载火箭从离开地面到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弹道设计。2009年1月,这个班组被命名为“余梦伦班组”,这也是首个以院士命名的科研型班组。

1960年,从北京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提前毕业后,余梦伦就在航天第一线从事火箭弹道科研设计工作,在从近程导弹到洲际导弹、从低轨道运载火箭到地球同步轨道运载火箭的各种弹道设计中取得了重要的科技成果,被公认为中国弹道领域的开拓者,也被国外誉为中国弹道设计首席专家。

什么是弹道设计?通俗地讲,就是为运载火箭设计飞行轨迹,包括确定火箭起飞的地点、发射方位、飞行姿态,确定飞行的高度、速度、运载能力等。可以说,运载火箭的弹道设计是火箭核心参数的基因和灵魂。

“好比往天上搭建‘天梯’,修通天大道,唯一不同的是,火箭的路线设计需要更智能。”余梦伦说。道路一般是固定的,而弹道是有变化的,飞行过程中由电脑自动识别外部环境信息,自动修正路线。

运载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遥三十火箭升空25分钟后,器箭成功分离,嫦娥四号成功进入近地点约200公里、远地点约42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相比发射嫦娥三号时,这次火箭设计入轨精度提高了30%以上。”余梦伦说。

1月21日,长征十一号遥六火箭成功将4颗卫星送上太空。这次火箭的发射轨道也是余梦伦班组设计的。一次次捷报传来,余梦伦更觉时间紧迫。这两天,他又开始伏案编程分析新的运载火箭弹道设计问题了,连吃饭的时候也在想。余梦伦说:“中国航天历经几十载起伏梦想不坠,新目标犹在前方,我们就是航天追梦人。”

“强国之需,我辈使命!”

每次火箭发射成功,电视画面里总有科学家们掌声雷动、热泪盈眶的场景。在“卫星被送入预定轨道,火箭发射圆满成功”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无数科学家艰辛的奋斗史,这里既有成功,也有失败,甚至还有牺牲。

1960年,从北京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提前毕业的余梦伦,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国防五院是航天部门,当时成立才5年,首任院长是钱学森。当年年底,余梦伦受命出发前往酒泉,参加我国第一枚国产导弹发射试验。上世纪60年代,我国既没有系统的弹道专业理论,也没有前人的资料可供借鉴,再加上国外的技术封锁,更没有先进的科研设备。余梦伦深深感到,中国航天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彼时,余梦伦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手摇计算机做计算。摇一次完成一次加法,摇好多次完成一次乘法。比如,计算一次射程500千米的弹道,光计算就需要6个计算员花2个月的时间,而现在用电子计算机只需要几毫秒。

“辛苦点儿没什么,航天成功之路就是用失败和生命铺就的。迈向太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险阻和牺牲。”余梦伦告诉记者,中国长征运载火箭经历了近50年发展的历程,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沉痛。余梦伦记忆最深刻的是1996年2月15日,那天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由“长征三号B”火箭发射一颗美国通信卫星。

“我过去执行火箭发射任务时都是在控制大厅里,这次想出去看看火箭飞行的实况。这时发射阵地火箭总设计师打来电话说:‘老余,你既然来了就坚持到底吧,别离开,还是和发射队伍在一起吧。’而本来我打算去的地方,就是后来火箭落下来爆炸的地点。”余梦伦回忆道。

“再早一些的发射也经历过失败。1964年在酒泉基地发射火箭,发动机出了问题,飞了几十米就熄火掉了下来。”余梦伦说,“我们当时都在有几米厚的水泥墙的地下控制间里。火箭点火发射正常,大家开始从控制间往外走。我走在后面,忽然前面的人都往回走,说‘不好!’大家赶紧把铁门关上,谁都不说话了,你看我、我看你。后来轰的一声,火箭在控制间上方爆炸了,控制间被震得烟雾腾腾。毕竟是自己亲手造出来的,当时就有人心疼得掉了眼泪。”

余梦伦说,自己还是幸运的,因为很少有人知道,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烈士陵园里,长眠着500多个年轻的生命。“我所在的研究室,大概有七十几个人,现在已经有十几个同志去世了,去世的时候大多才四五十岁。”余梦伦说,“强国之需,我辈使命!”

乡音犹在,乡忆犹新

现年83岁的余梦伦院士出生在慈溪市桥头镇烟墩村桥头路49弄66号(原属余姚),虽然2岁时,他就随父母迁居上海,此后只回过家乡几次,但话语中却处处透着乡音。

第一次回老家时,余梦伦才10岁,但他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当初从上海坐轮船到宁波,从宁波坐汽车到龙山,从龙山到桥头坐的还是脚划船。”余梦伦用方言说着“脚划船”,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从那次以后他就鲜有时间回乡探望了。“航天人很少有自己支配的时间,我基本没有休过年假,都在工作岗位上,直到60岁之后才又回了家乡几次。家乡变化很大,展现出了新的面貌。”余梦伦回忆道,“上一次回故乡时,我已是78岁。回去看了老家的房子,我觉得古迹不要轻易拆,应该有所保留,老年人可以回忆,年轻人可以通过新旧对比来激发对国家的热爱。”

余梦伦还说:“我外婆家在观海卫,我是三北人,我们那儿有种小吃叫三北豆酥糖,我小时候经常吃,还有三北杨梅、三北西瓜。”

谈及未来跟家乡的交流合作,余梦伦坦言: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不好,2011年还做了心脏支架手术,安装了起搏器,所以要看情况而定。

从那次手术以后,他就开始控制自己的工作量。“所以现在就挑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做,比如说做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还是交给年轻员工去做。我现在基本上每天晚上10点左右结束工作。”

家乡人民一直惦记着余梦伦院士。1月9日,桥头镇和慈溪有关部门组团到北京探望他。“我们一行人去拜访他,当时,他和夫人一起在电梯口等着我们,十分热情。同行的一位科协领导告诉我们,去年他们去拜访的时候,余老生怕他们找不到,那天很冷,他竟早早在楼下等候着。”桥头镇党委委员孙彬告诉记者。

孙彬说:“在探访期间,我们向余老介绍了这两年家乡的发展情况,他一直很认真地倾听,为家乡的日新月异感到无比高兴。 ”

“我的一生为我们的航天事业作贡献,我也想着我们家乡的父老兄弟,我知道宁波正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产业,北航、航天科工都和宁波有合作。我们浙江的年轻人也要学习老一辈为国家奋斗的拼搏精神、为国家事业发展的牺牲精神,为人生写上光辉灿烂的一页。”余梦伦说,“我祝愿家乡的年轻人能够在新的时代,为我们的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宁波晚报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李月红 郑文 卢萌卿 邵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