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如何避免被販賣焦慮?

不知道你們是否有這樣的一種感覺:每天晚上閒下來的時候就看看朋友圈,翻翻公眾號,看看文章,原來是打算看一下就睡的,結果看著看著就睡意全無,然後心裡面有一堆想法,明天我要怎樣怎樣,要早點起來,書好久沒看了,好久也沒運動了......但是,到了第二天,還是和昨天一樣。

越來越焦慮,越來越多想法,每天都給自己安排明天,可最後還是焦慮,頭髮也掉了不少。


個人成長:如何避免被販賣焦慮?



問題出在哪裡?

可能和你看的文章有關。

如:“星巴克最大丑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裡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 ““摩拜單車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凌晨四點的哈佛“”凌晨三點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象不到的心酸“......

這些爆文,不知你看過多少?

看過之後,你有何感受?

是讓你更好的去奮鬥了,還是第二天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可內心裡卻上上下下不得安穩?


個人成長:如何避免被販賣焦慮?



有些人也許內心並無多大感受,但是就是不舒服,這個時候也許你該瞭解一下什麼是焦慮,什麼叫販賣焦慮。

焦慮是成人常有的情緒,但在嬰幼兒身上是沒有的。嬰幼兒對焦慮並無概念,他並不知道焦慮、恐懼是什麼,只是當面對一些危險的時候會有一些反應,比如說當媽媽失手沒有抱好孩子的時候,他們會自然而然的出現一些恐懼的反應,那是生理對失重下的正常反應。

但在成年人的世界中,他們知道焦慮的狀態是緊張不安、焦急憂慮。適當的焦慮能夠促進他們去成長,去進步。例如知道自己要備考英語四級了,本來想去旅遊的,但是看了身邊同學都在緊張的備考狀態,自己就開始焦慮,於是開始努力備考。焦慮讓她行動起來去認真備考。


個人成長:如何避免被販賣焦慮?



過度的焦慮就會產生恐懼,於是他看到同學備考的狀態,開始聯想到自己一些不好的經歷,如自己英語基礎很差,或者考了3次都沒過,或者上一次考試太過於緊張導致大腦一片空白,還引起了生理上的不適等等,在這樣的狀態下一邊焦慮一邊恐懼、擔憂,於是日復一日的用其他行為來釋放或掩蓋自己的焦慮,如最近一直在忙社團的事情、一直在兼職來逃避、拖延備考這件事情,就導致他臨近考試的時候越來越焦慮,恐懼,明明知道應該要備考但就是不去做。

而後,每天晚上看看公眾號,“你的同齡朋友正在拋棄你”“那個大學裡天天打遊戲的同學現在怎麼樣了”,被販賣焦慮的文章弄得越來越焦慮,有很多想法,卻從來都沒有施以行動。

個人成長:如何避免被販賣焦慮?


殊不知,行動才是治癒恐懼和焦慮的良藥,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這兩種情緒。

當你發現自己處於這樣的狀態時,不如少看一些公眾號的文章,有些文章寫得都很好,問題在於是否適合你,你是否能夠運用起來。

如果無法確定,不如踏踏實實地立足於當下,為自己制定至少一個短期目標,加以詳細的計劃,製作備忘錄,每天提醒自己去做,而非任由情緒掌控你。


個人成長:如何避免被販賣焦慮?



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的時候曾說過“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這種難以名狀、失去理智和毫無道理的恐懼,麻痺人的意志,使人們不去進行必要的努力,它把人們前進所需的種種努力化為泡影。”

當你恐懼和焦慮的時候,思考一下你在恐懼什麼,焦慮什麼,那是你已經有的情緒還是隻是因為突然發現了和別人的差距才有的?

個人成長:如何避免被販賣焦慮?


個人成長:如何避免被販賣焦慮?

以德為本,身心同療

喜悅心理健康俱樂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