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成長:用這10條理論武裝你的頭腦,讓你看清社會本質

1. 信息價值理論

互聯網時代,永遠不缺免費的信息。真正缺少的是有價值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幾乎是不可能免費的。你平時接觸到的絕大部分信息都不是為了讓你瞭解世界,獲得真理。那些你所關注的東西,永遠都是媒體想讓你關注的,這些東西都是設計好的,目的只是為他們自身的利益。

個人成長:用這10條理論武裝你的頭腦,讓你看清社會本質

2. 破窗效應理論

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範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久而久之,這些破窗戶就給人造成一種無序的感覺,結果在這種公眾麻木不仁的氛圍中,犯罪就會滋生、猖獗。

個人成長:用這10條理論武裝你的頭腦,讓你看清社會本質

3. 光環效應

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光環效應注重第一印象,而後續信息在很大程度上都被消解掉了。

個人成長:用這10條理論武裝你的頭腦,讓你看清社會本質

4. 稟賦效應

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那麼他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未擁有之前大大增加。

5. 錨定效應

當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估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估測值。在做決策的時候,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

個人成長:用這10條理論武裝你的頭腦,讓你看清社會本質

6. 框架效應

一個問題兩種在邏輯意義上相似的說法卻導致了不同的決策判斷。也就是指:當消費者感覺某一價格帶來的是“損失”而不是“收益”時,他們對價格就越敏感。

7. 認知失調

一個人的行為與自己先前一貫的對自我的認知(而且通常是正面的、積極的自我)產生分歧,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其中有兩個重點或難點:一是認知成分,即所謂人們的思維、態度和信念等等;二是推斷,即所謂邏輯推理是否正確。這兩點同時又是產生失調的原因。

個人成長:用這10條理論武裝你的頭腦,讓你看清社會本質

8.三對一規律

說服別人或提出令人為難的要求時,最好的辦法是由幾個人同時給對方施加壓力。這尤其常見於傳銷組織

9.動機性推理。

常存在於當我們的生活中,當人們對一個問題有著先入為主的偏見時,我們會「下意識地」尋找論據來證明這個偏見。所以其實新聞無需“造假”,因為這些人只需要給民眾“部分的真相”,就能輕鬆操縱民意。

個人成長:用這10條理論武裝你的頭腦,讓你看清社會本質

10. 過度理由效應

是一個社會心理學現象,說的是:每個人都力圖使自己和別人的行為看起來合理,因此總是為行為尋找理由。一旦找到了認為足夠的原因,一般就不會在繼續尋找下去;在尋找行為原因的時候,總是先找那些顯而易見的外在原因。當外部原因足以解釋行為的時候,人們一般就不再去尋找內部深層次的原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