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主謀被擊斃!富家花花公子何以成了巴黎恐襲主謀?

法國檢察官19日證實,涉嫌策劃巴黎連環恐怖襲擊的摩洛哥裔比利時人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烏德已在警方前一天的突襲行動中被擊斃。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19日說,今年發生在法國的6起未遂恐怖襲擊中4起是阿巴烏德策劃的。


幕後主謀被擊斃!富家花花公子何以成了巴黎恐襲主謀?

▲巴黎恐襲事件主謀阿巴烏德。

法國檢察官19日證實,涉嫌策劃巴黎連環恐怖襲擊的摩洛哥裔比利時人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烏德已在警方前一天的突襲行動中被擊斃。

反恐特警18日凌晨對巴黎北郊“衛星城”聖但尼一座恐襲嫌疑人藏身的公寓樓發起突襲,雙方激烈交火,一名女嫌疑人引爆自殺式炸彈身亡,一名男嫌疑人被擊斃,逮捕7名嫌疑人。

巴黎檢察官弗朗索瓦·莫林的辦公室在一份聲明中說,經過指紋比對和皮膚樣本鑑定,確認在公寓瓦礫中發現的那具男性屍體就是阿巴烏德。

曾在法策劃多起襲擊

莫林18日晚說,根據對阿巴烏德的電話通信記錄和銀行信息分析,這名28歲的比利時人為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在歐洲策劃和實施多起恐怖襲擊。

法國內政部長卡澤納夫19日說,今年發生在法國的6起未遂恐怖襲擊中有4起是阿巴烏德策劃的。今年7月,阿巴烏德因在歐招募極端人員而被缺席審判,法院判處他20年監禁。

卡澤納夫同時表示,法方先前沒有收到其他歐洲國家關於阿巴烏德會在法發動襲擊的情報。路透社報道,巴黎恐襲發生前,不少歐洲國家的安全部門以為他依然身在敘利亞。

幕後主謀被擊斃!富家花花公子何以成了巴黎恐襲主謀?

▲18日,反恐突襲行動結束後,法國警方從恐怖分子此前藏身的公寓樓裡抬出一具屍體。當日,一名女疑犯引爆炸彈身亡,另一位男疑犯被擊斃。

自爆女嫌犯系其親戚

突襲行動中斃命的另一名嫌疑人為女性,系引爆身上的爆炸物身亡。美聯社援引3名警方官員的話報道,這名女子名為哈斯娜·艾特布拉赫森,是阿巴烏德的親戚,表妹或堂妹。

一名警官說,警員突入公寓樓後撞見艾特布拉赫森,問道:“你男朋友在哪裡?”她厲聲回答:“他不是我男朋友!”

現場旋即發生爆炸,據信是艾特布拉赫森引爆身穿的爆炸背心。

(據新華社)

帶弟打聖戰 家人盼其死

據英國《每日郵報》11月18日報道,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策劃者阿卜杜勒-哈米德·阿巴烏德(Abdelhamid Abaaoud)兒時和青少年時期的生活背景被曝光,據說他曾接受過私立教育,深受父母寵愛。但這位喜歡流連夜總會的花花公子最終決定捨棄一切,加入“伊斯蘭國”(IS)極端組織,去傳播仇恨和製造屠殺。

阿巴烏德在布魯塞爾一個名叫“國際街區”的衚衕長大,因為這裡近乎每個家庭都來自不同的國家。他的父親是一位有進取心的摩洛哥移民,在運河附近貧民窟買下一棟廉價房屋,並將其前廳發展成生意興隆的二手服裝店。此後,在貸款幫助下,其父奧馬爾購買了豪華的三層豪宅,並繼續擴大生意。小阿巴烏德經常在店裡幫忙,出售傳統穆斯林罩袍和頭巾。他們全家不信教,很少去清真寺。

據悉,阿巴烏德非常聰明,並且長得很精神、帥氣。阿巴烏德喜歡帶深藍色的棒球帽,在這個移民社區非常有人氣,甚至有鄰居以“船長”名號來稱呼他。這位名叫茲萬塞維奇的鄰居回憶稱:“在這條街上經常有不同國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包括摩洛哥人、馬其頓人、土耳其人、塞爾維亞人、法國人、西班牙人和比利時人,而阿巴烏德是他們的領導者。那時候,他是個很好的孩子,他的父母為他感到驕傲。他像其他人一樣努力,很難解釋他如今為何會做出這麼可怕的事情。”

20歲左右時,阿巴烏德生活大變。他開始在街頭遊蕩,吸食大麻並酗酒。為了籌錢,阿巴烏德開始從商店偷東西賣錢。由於不安分,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被私立學校開除。此外,富裕的家境也讓阿巴烏德開始流連於酒吧、夜總會,擁有許多女性愛慕者。在因犯罪被判入獄後,他逃往敘利亞,加入了“伊斯蘭國”(IS)極端組織。更糟糕的是,他還鼓勵年僅13歲的弟弟尤尼斯(Younes)隨他一起去,併成為已知年齡最小的“聖戰者”。當了解到阿巴烏德的所作所為時,其母親巴蒂(Badi)陷入絕望中,重病不起。出於羞愧,她返回到摩洛哥生活。

阿巴烏德的父親奧馬爾(Omar)也很少露面,並公開斷絕與阿巴烏德的父子關係。2014年秋季,當家人們聽說阿巴烏德已經死時,他們甚至祈禱這個消息是真的。而這一虛假死亡消息可能是IS組織的詭計,以便令阿巴烏德能夠偷偷返回西歐,繼續策劃恐怖陰謀。

(據國際在線)

富家子何以成了巴黎恐襲主謀

■ 觀察家

發生在11月18日的巴黎聖丹尼抓捕行動,在法國內政部長親自督戰下,軍警們苦戰7小時,付出5人受傷、一條警犬殉職的代價,才終於結束了戰鬥。被圍的恐怖嫌犯被捕7人,死2人,其中一名系自爆的女性人彈,另一死者在整整一天後才由巴黎檢察官瓦爾斯證實“確係阿巴烏德無疑”。阿巴烏德被認為是巴黎恐怖襲擊事件的主謀。

當瓦爾斯宣佈“阿巴烏德已死”並“感謝情報機構和警察傑出工作”時,在場響起一片掌聲。這當然可以理解,“11·13”對法國政府和軍情執法部門而言不僅意味著悲傷、憤怒,也意味著挫折、恥辱,如今“真兇”總算喪命,方方面面不僅有所交代,至少也可暫時鬆一口氣了。

但罪魁禍首真的死了嗎?

很顯然,阿巴烏德的生或死都無法逆轉這種令人不快的局面。或許他的確是打開這隻潘多拉盒子的人,但他既不是盒子,也不是盒子中的魔鬼真身,也無法左右魔鬼被放出後的一切變數。

連日來法國和比利時媒體不斷曝光有關阿巴烏德的信息。在某些媒體口中,這個出生在比利時的摩洛哥裔青年是個“自小就坑蒙拐騙的小流氓”。的確,他是IS用於在比利時招兵買馬的活廣告,最著名的“歐洲聖戰者”和臭名昭著的行刑劊子手。曾在拉賈街頭用汽車拖著遇害者屍體招搖過市,也曾在IS官方英文雜誌以“比利時的阿布·奧馬爾”大肆吹噓。他在今年1月曾參與未遂的比利時韋爾維耶暴恐策劃,並被發現潛回過歐洲。他還把13歲的弟弟尤尼斯拉下水,使之成為已知姓名、年紀最小的IS歐洲籍“聖戰者”。

但他的父親奧馬爾·阿巴杜等都表示,他的家庭很富有,教育程度也不錯,既非貧困潦倒,也不應愚昧無知,更不是被迫從事如此殘忍、血腥的反人類暴行。因而他的行為讓整個家族蒙羞,以致於2014年秋季,當家人聽說阿巴烏德已死時,他們甚至祈禱這個消息是真的。

不僅他,近年來一系列由原教旨勢力策劃的恐怖襲擊中,我們都能找到像這種“怎麼都不像恐怖分子”的恐怖分子。如2009年聖誕節美國西北航空班機未遂自殺爆炸案首犯、尼日利亞少年穆塔拉布是尼日利亞銀行家之子,父母堅決反對原教旨主義和恐怖行為。再比如,同年11月5日美國胡德堡軍事基地槍殺戰友的哈桑是在美國軍隊服役多年的高級軍醫。

追根溯源,他們是被一種極易被極端恐怖勢力利用,並遍佈全球的原教旨傳播網絡所籠罩、輻射,從而培養出的一種毒素和怪胎。如果人們只顧清除毒素、怪胎,卻忽視或無力應對造成毒素、怪胎的網絡本身。且不說,阿巴烏德的死對這個網絡本身影響有限,甚至IS不復存在也並沒有太大意義——以前這個網絡曾是“基地”的幫兇,“基地”不行了,然後呢?

□李厚何(學者)

更多新聞,請關注新京報微信公號:bjnews_xj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