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過後很多人得了怪病,久久不能痊癒 專家開方來支招!

今日實況

城區最高氣溫:10.6℃

城區最低氣溫:7.1℃

赤水市氣象臺12日17時發佈24h預報:預計我市各地今天夜間陰天,局地有小雨;明天白天陰間多雲,城區氣溫6~15℃。

春節這段期間你是什麼狀態呈現?

和家人一起瘋一起鬧?

长假过后很多人得了怪病,久久不能痊愈 专家开方来支招!

和好久不見小姐妹談笑風生?

长假过后很多人得了怪病,久久不能痊愈 专家开方来支招!

各種應酬,吃不完的大餐?

长假过后很多人得了怪病,久久不能痊愈 专家开方来支招!

足不出戶?

长假过后很多人得了怪病,久久不能痊愈 专家开方来支招!

和朋友各種損心肝脾肺腎的娛樂?

长假过后很多人得了怪病,久久不能痊愈 专家开方来支招!

還是在家嗑瓜子兒?

长假过后很多人得了怪病,久久不能痊愈 专家开方来支招!

深呼吸,上班啦~

回到工作崗位的你

卻感覺身體無法迴歸了

很多人表示

長假過後自己彷彿得了怪病

久久不能痊癒

影響工作和學習,十分苦惱

專家表示,這就是所謂的“春節綜合徵”,一般指人們在春節長假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

這個長假裡,你是不是也被盯上了?

如何避免,怎樣改善?

春節綜合徵一:暴飲暴食,腸胃不適

專家開方:解放軍第302醫院營養科副主任牟瑛建議,節後要注重健康飲食,科學配比。

1.每日晨起空腹一杯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縮短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減少毒素吸收,溶解水溶性毒素。也可以加少量蜂蜜或食鹽。

2.節日裡油脂攝入太多,再加上堅果類零食的攝入大增,如果消化不良,就會造成毒素停留在腸道被重新吸收,給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節後應選擇一些養胃促消化、能促進腸道迅速排除毒素的食物,如山楂、魔芋、黑木耳、海帶、豬血、山藥、蘋果、草莓、蜂蜜、糙米等,這些食物都能幫助消化系統養胃排毒。

3.堅持“少鹽、少油”原則,以蒸、煮、燉等烹調方法,少食多餐,食物細軟易消化為宜。對於受傷的胃黏膜,可用抗潰瘍藥類,如達喜、胃舒平等藥物。

4.少喝咖啡、烈酒、濃茶等刺激性飲品。可在每天下午3時左右為自己補充一杯酸奶,幫助胃腸道恢復腸胃菌群平衡。

春節綜合徵二:睡眠紊亂,精神萎靡

專家開方:牟瑛建議,節後要科學調節起居,加大運動。可以參考“睡眠健康新七點”原則,為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調整睡眠習慣,緩解睡眠紊亂和疲勞。

1.在窗簾上加個遮光層,關掉所有帶亮光的電器,讓臥室徹底黑暗,能有效促進入睡並提高睡眠質量。

2.睡前播放舒緩輕音樂或者是英語光盤。

3.睡前不要做任何動腦的活動,不要談論讓人興奮的事情。可以適當做點輕柔活動,比如瑜伽動作,或床上體操,讓大腦放鬆下來。

4.白天儘量不喝咖啡和茶,不喝可樂和可可巧克力等含刺激興奮的食物,如果實在想喝,儘量在下午5時以前喝。

5.儘量早休息,在固定的時間躺到床上。

6.睡前半小時不吃東西,不喝大量水。睡前先去衛生間,避免起夜的干擾。

7.提前1~2小時喝一小杯牛奶或紅酒,都有助於睡眠和養顏。

8.睡前洗個熱水澡,或者用熱水泡腳,放上精油、生薑和薰衣草,可以讓身體和大腦放鬆。

隨著新春氣溫回升,節日過後應開始增加戶外活動的時間,不僅可以加快血液循環,還有利肝臟氣血運行。

1.由於立春後天氣乍暖還寒,這時比較適合進行節奏和緩的運動,如游泳、瑜伽、跳操,老年人可以放風箏、散步、慢跑、打太極、踢毽子等。每天1次,每次持續20~30分鐘,以運動後疲勞感於10~20分鐘內消失為宜。

2.如遇到霧霾天氣應避免室外運動,採用室內活動和家務勞動也可以達到同樣的鍛鍊效果,如快走30分鐘消耗能量等於爬樓梯15分鐘、跳舞(中速)25分鐘、打掃房間40分鐘、擦地板35分鐘等。

春節綜合徵三:腰痠背痛,渾身不適

專家開方:解放軍第302醫院中醫科主任王睿林建議,節後要保證休息,適當鍛鍊,儘快按照原來正常的上班節奏來安排作息。

中醫認為人體經絡循行有其氣血旺盛的時間點,如晚上11時到凌晨3時是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的經絡氣血運行恢復的時間節點,此時要保證充分休息;早晨5時到7時是手陽明大腸經的氣血循行旺盛的時間點,養成這個時間點排便有利於腸道功能正常運行。建議按照身體時間節律來安排作息,讓各系統能夠恢復正常運行的節奏,對於上述腰痠背痛、渾身不適的緩解就能夠儘快恢復。

此外,可以採取一些針對性的鍛鍊方法,比如在工作時症狀明顯的狀態下,可以在辦公室環境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進行中醫八段錦的鍛鍊,包括“雙手託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鵰。調理脾胃單舉手,五勞七傷往後瞧。搖頭擺尾去心火,背後七顛百病消。攢拳怒目增氣力,兩手攀足固腎腰”。也可以採取更為簡易的方式,就是保持身體直立,雙手用力叉腰,脖子後仰,雙肩後收,逐漸加大力度和後曲的角度,也能起到很好的幫助。這些運動,可根據情況調整時間,能比較靈活快速地減緩腰背痠痛,再結合按照經絡循行節律進行規律作息和飲食,會很快恢復到理想狀態。

春節綜合徵四:恍恍惚惚,心神不寧

專家開方:解放軍第302醫院綜合內科心理門診副主任醫師李琳建議,節後要提前調節、主動適應。

從心理學角度上講,在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下,作為一種應急機制,人的大腦中樞會相應建立起一套高度緊張的思維和運作模式,以使人們能夠適應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模式。如果人們一下子從上述狀態中停下來無事可做,原來那種適應緊張節奏的心理模式便會突然失去對象物,加上生理和心理的慣性作用,會使人們面對寬鬆的環境反而感到不適應。於是,有些人便會出現抑鬱、焦急、憂傷、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問題。

建議節後從生活內容到作息時間都積極做出相應的調整,每一次長假都有兩個緩衝期——假日剛到和假日過後。平時工作緊張,生活節奏較快,節日期間鬆散的生活打破原來的生活規律,造成心理的不適。假日後的數天內會感到情緒低落,精力不濟。假日中可按規律慢慢調整作息時間。假日最後一天應有意識地做一些與工作有關係的事,如看看報刊、思考一些問題,有助於走出懶散的“休閒狀態”,靜心思考上班後應該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調整到工作狀態上。也可每過幾個小時進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好似隨著吐故納新,緊張也離開了身體。心理症狀嚴重時可在精神科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藥物,改善情緒,消除恐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