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前幾天

下了2018年

最後一場雪

分享一波雪景

↓↓↓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然而

在雪中、風中

瑟瑟發抖...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冬季天寒地凍,自然環境嚴酷,

各種各樣的慢性疾病都容易在冬季發作。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在冷到發紫的環境中,我們該怎麼辦!

之前講了講心臟病人咋過冬

這回講一講冬天如何預防疾病!

“崔醫聲!不是常有“冬令進補”的說法嘛?”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其實,是不是要進補

來以備“過冬之需”

是因人制宜的!

冬天要在不得病或者

少得病,不消耗自身元氣的情況下,根據自身條件去調理身體。

所以,我們要先講一下怎樣去預防疾病


【冬季疾病的預防】

關鍵詞:活血

因為冬天【寒性凝滯】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寒”了以後水會結冰,

血液也會流動得慢一點,

流動得沒有那麼暢通,叫凝滯

所以,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也會升高。

如果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可能要加強一點活血的力度,讓血液能夠流動得快一點。

關鍵詞:保暖※

冬天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老慢支等病好發的季節。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而這些疾病往往都是由受寒誘發的,

故需要保暖。

尤其是——

①頸部需保暖

中醫有個叫“天突”的穴位,就在鎖骨當中的凹陷處,其實這裡的皮膚非常薄,裡面就是氣管,所以“天突穴”很容易受到寒氣的入侵。

②頭部需保暖

腦後有“風府穴”、“風池穴”。一聽到“風”就知道了,俗話說:“神仙也怕腦後風。”

這些地方受寒了以後很容易引起人體和經絡的一系列疾病。

所以, 如果確實有肺系疾病,不妨圍個圍巾,前前後後都把保暖工作做好。

愛美的寶寶特別“勇敢”,常常

“要風度,不要溫度”,穿裙子和稍微厚一點的襪子。

要知道''寒主收引''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寒”了以後,

會出現往內收的感覺,

經脈拘緊,關節痙攣疼痛。

所以,冬天關節疾病發作也會增多。

現在可能不覺得,等年紀稍微大一點的時候,感覺關節老是屈伸不利,老是痛,這是中了“寒邪”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哎喲!我的老寒腿!”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這可能就是當時受的寒,

種下的病根兒!

在寒冷的時候,就稍微少一點兒美麗,不要老是追求“美麗凍人”。健康才是第一位的,要保護好我們的關節。

所以我們需要注意保暖,讓身體不要那麼“寒”。同時可以用一些溫性的藥物,或者像生薑、龍眼、羊肉等一些溫性的食物,可以讓陽氣多一點,同時也可以幫助血液流通。

關鍵詞:血壓

之前,我們在

中說過:

“秋風起,蟹腳癢。”要去吃螃蟹的時候就該注意可能血壓要開始升高了,因為天氣寒冷,血管一收縮,血壓就容易高,各種各樣的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概率就大,故要提前預防血壓升高,每日監測血壓,一旦血壓升高,馬上就診調整降壓藥。

一旦血壓升高,馬上加點藥,這叫“治未病”。“治未病” 除了未病先防之外,還有既病防變!有了高血壓,要注意不讓它發展成中風或者心肌梗死。


【冬令需進補?】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除了剛才所說的祛病強身,我們也需要去調補。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進補前,我們要先分清楚幾對矛盾

①是虛還是實?

“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現代人和古代人不一樣,

《內經》成書的年代是食物匱乏的年代,不太容易吃飽吃好。

可現在營養狀況都非常好,我們說得更多的是營養過剩。

由於營養過剩導致疾病,長期患病才使人體“虛”。

還有痰溼、血瘀很厲害的情況,如果這個時候還去補,那就是抱薪救火。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所以,一定要讓醫生判斷清楚是虛還是實。

如果是實,千萬不要補,先洩掉一點,否則過猶不及,“實”也是一種毛病。

如果是虛,那就按照中醫寒熱、氣血、陰陽,調理一下身體。

②是通還是補?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其實我們要保證人體各個內環境的通暢,包括二便的通暢、七竅的通暢、血脈的通暢、汗孔的通暢、女性月經的通暢、情志的通暢等等。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如果這些都不通暢的話,就算補進去了,也不能到達病所。

如果要補,也要先使全身氣血暢通,然後再進補,那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③是動還是靜?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人體分“形”與“神”,也分“動”與“靜”,所以我們要解決動和靜的矛盾。

除了靜態的藥補以外,我們一定要活動自己的身體。

比如華佗的五禽戲、太極拳以及現代的八段錦,都是動靜相宜的鍛鍊方法。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你的形體經常進行運動,才能有活力,才能讓體內的物質燃燒,才能進行營養代謝。

否則,這些補進去的東西都是礙滯不動的。

特別是冬天,會因為穿得多、像大笨熊一樣不太運動。

其實在家裡完全可以用中醫養生保健的功法來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所以,不能只想著進補,還要運動!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冬季養生,就要注意兩方面:首先要祛病強身,然後才是進補、調理。

瑞雪兆豐年

恭祝元旦快樂

2019

健康幸福

長長久久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好書推薦

《醫聲相伴 : 崔松話養生》

歲末年初·養生思辨·健康有禮

更多醫學養生知識,可關注我公眾號“醫生相伴崔松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