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佔C位,學區房被雷到了嗎

本輪調控下房地產項目頗顯頹勢,不過學區房好像都沒有任何動搖,乃至又被搬上了春晚。2019央視春晚開心麻花團隊的小品《搶奪C位》說的就是一群家長為了給孩子在座次上上找個好位置,各顯神通你來我往的事兒。這其中大家說起各自送孩子進好學校的不容易,春晚民生段子算是小品的重要內容組成部份。

搶奪C位這個小品到底是討伐學區房呢?還是肯定學區房呢?就如同小品裡演的那樣難為了半天誰有辦法麼?就像小品最後硬生生把話題從學區轉到多陪伴孩子,迴避了真正的問題,沒辦法畢竟是主旋律春晚嘛。

搶佔C位,學區房被雷到了嗎

這次說到的“學區房”實際上一直是無解的問題,大家熟悉的新聞上北京學區房一個過道能買二十幾萬一平米,上海的好學區也是一套逼仄的小屋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價格。當學習以分數劃段的時候,拼的是努力和智力,當學習的條件以幾百萬來劃分的時候,努力和智力還沒有來得及上場。

實際上好學區與普通學區與否早已經成為劃分人之間的一大標準,而且這道鴻溝如此之大,已經過了熱議的階段,到了無奈無言的地步。學區房不僅僅是起跑線上孩子和家長們的比拼,也是一次重大資產投資,一代代的學區房價格越長越高,而且不受市場調控宏觀環境的影響,抗通脹的能力根本不是房地產可以比的。

搶佔C位,學區房被雷到了嗎

學區房老破小動輒幾萬十幾萬二十幾萬一平的價格關鍵不在房在學區。因此這次房子不該背鍋了,哪些老破小但是好學區的房子,真的不是住的,是一張通往好學校的門票而已。堅挺的不是房價,稀缺的不是房子,真正的大佬是學校啊。

教育資源不可能平衡,學區房只不過是一種市場定價機制來反映出教育品質的價格。公平劃片,如同限定醫院掛號價格一個,只會把價格差異轉變一個途徑而已—黃牛。最後的結果仍然是掛號難、掛號貴。

所謂福利的公平是不能僅僅以誰出的起高價來決定誰獲得好學區,可是好的教育資源永遠有限,就像其他資源一樣,但直接給教育定價很難令人接受。家長希望為孩子的成長施加更多的努力,這是人之常情,但是有比較就有競爭,競爭是一個市場化的話題,於是學區房就越貴,代替教育分級定價。

搶佔C位,學區房被雷到了嗎

做父母的成年人早就洞悉了這一點: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只不過看著小孩子懵懂的揹著書包走向學校,的確是一番感慨在心中,也許春晚小品裡說的也沒錯,多陪伴,自己努力的同時慢慢告訴孩子也要努力,人生的路就是這樣慢慢的成長,五味雜陳。


分享到:


相關文章: